首页 理论教育大碶人与钢琴:一个半世纪支撑我国钢琴业的故事

大碶人与钢琴:一个半世纪支撑我国钢琴业的故事

【摘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个半世纪以来,是大人支撑着我国钢琴业的这片天,并开拓了日本、东南亚的钢琴文化。大人与钢琴有着特殊的渊源与深厚的情缘。有的大人则到其他城市创业,在厦门就有陆廉卿兴办的华成琴行,生产“孔雀牌”钢琴销往港澳地区、东南亚一带。学校通过聘请名师授艺,组织学生举办音乐会等形式,大力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令人欣喜的是,在2005年,叶可沁获得了浙江省少儿钢琴比赛二等奖。

■ 韩朝阳

当见到位于大碶的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在奥地利创办维也纳钢琴城,使中国产钢琴挺进主流市场的报道时,当海伦钢琴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陈列,并奏出优美而动听的旋律时,人们无不为我国拥有堪称世界一流技术的钢琴制造业而高兴,而自豪。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个半世纪以来,是大碶人支撑着我国钢琴业的这片天,并开拓了日本、东南亚的钢琴文化。大碶人与钢琴有着特殊的渊源与深厚的情缘。

事情还得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随着我国通商口岸的对外开放,西方文化的传入,作为西洋音乐特征的钢琴亦登陆上海,于是就有了英商开设的谋得利琴行。一个偶然的机会,缪斯女神垂青了聪明能干的大碶人,能工巧匠的代表人物毛文正先后带领百余个乡亲,进入了谋得利琴行。从木工、漆工等粗活开始,他们运用自己的灵活头脑,努力钻研技术,逐渐学会了组装、维修钢琴,进而掌握了钢琴的设计、调律、整音等技术奥秘,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技师。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之后,这些师傅就离开“老巢”,纷纷各自去开辟自己的天地,去圆他们梦寐以求的致富之梦了。当时,这些师傅抓住商机,到一些大城市开办琴行,在上海就有黄祥兴开办的祥兴琴行、程定国的永兴琴行、顾阿智的精艺琴行、高葆仁的上海琴行、朱彬章的鸣凤琴行等14家,基本上都是以大碶人为主开办的。其中程定国虽是鄞县人,但他最初也是与大碶人黄祥兴合伙的,后来才自立门户创办自己的琴行。有的大碶人则到其他城市创业,在厦门就有陆廉卿兴办的华成琴行,生产“孔雀牌”钢琴销往港澳地区、东南亚一带。在香港有袁宁发开设的上海琴行,孙李文英开办的通利琴行。王安定则在台湾开设琴行等。这些人也都是大碶、算山一带人。1952年,邬隘村的邬保定还在上海开办小提琴厂,百灵牌仙乐小提琴曾红极一时。

※海伦钢琴

一些大碶人还把目光瞄向国外,如李佐庭、周兴旺同乡亲漂洋过海去闯码头,在日本开设琴行,成为一整套钢琴制造技术的传播者。后来李佐庭成了雅马哈钢琴制作的权威。有的人则下南洋,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成为这些地方钢琴制造业的始祖。从1924年大碶王阿明在新加坡创办南兴琴行始,其后又陆续有凯勒钢琴公司、东方琴行、弦歌钢琴行、联艺琴行等10多家琴行开张,都是大碶的邱、王、贺、刘等族姓人所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以姻亲关系为特色的钢琴业。贺福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办南星琴行,成为马来西亚这一带钢琴业的发起人,拓展了新的天地。钢琴的制作工艺是比较复杂、细致的,因为一架钢琴由近万个零部件组合而成,所以过去这些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再由琴行组装而成。后来这些师傅在组装、维修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就开始自制零件,并开始调律、制作整架钢琴,而掌握这些技术的基本上都是大碶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多。不仅如此,当时在世界各地的钢琴维修、制造业中,都可见到操着石骨铁硬宁波话的人,由此可见大碶钢琴师傅的分布之广。

著名音乐家周大风与钢琴亦有很深的情缘。1938年在上海搪瓷厂做徒工时,曾师从上海国立音专王瑞娴教授学钢琴,当时他就曾得到上海琴行的三位同乡技师的帮助,学会了修钢琴的技术与调律、造琴技巧,从而增强了他自学音乐的劲头,奠定了扎实的音乐基础。因为大碶有着许多钢琴修理制作的技术行家,又有着代代相传的家族色彩,所以这个“钢琴之乡”的本土就富有音乐“基因”,形成了许多专门从事钢琴业的世家。

而今的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北仑乐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北仑周边的鄞州、慈溪等地仍是钢琴生产企业的聚集之地,这些无疑都是先辈们制琴艺术的传承。由于大碶这个“钢琴之乡”的本土音乐的辐射,北仑一带产生了为数众多的高水平钢琴技师,还拥有钢琴演奏大师。如享誉国际的钢琴演奏大师李名强,9岁起学琴,20岁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次年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后又获罗马尼亚乔治·艾涅斯库钢琴比赛第一名、第六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

此后,李名强应邀到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钢琴独奏会,并担任上海钢琴学会主席之职,是世界闻名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及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之一。为使钢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1995年在绍成小学兴建钢琴教学楼,特设钢琴班,以从小培养钢琴方面的人才。此举得到了宁波市钢琴学会的大力支持,会长林元宁亲自来校兼职钢琴教师,风雨无阻地辅导学生学琴。学校通过聘请名师授艺,组织学生举办音乐会等形式,大力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几年来,接待过中外参观者千余人,其中有国家、省、市教委领导和兄弟学校教师,浙江省电视台对此曾做过专题报道。北仑区青少年宫、艺名业余艺校等文艺培训单位均开设钢琴班,面向社会招收少年学员,一股钢琴热正在兴起。令人欣喜的是,在2005年,叶可沁获得了浙江省少儿钢琴比赛二等奖。人们正努力进行着新一轮的开拓,在已经有了钢琴制造业的辉煌之后,又培育着钢琴演奏的下一代,期待着更多的雏凰起飞。

大碶,这个与钢琴有着深厚情缘之乡,它的业绩将永远记载在这历史的光辉进程中。

(文载2018年3月《北仑地方志》总第30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