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鸣皋[1]横河三校是指最早的横河公学及其以后的敬德小学、公德小学。李氏三代说的是我师李琯卿先生、李母曹太夫人和琯卿先生子女——烈士李长来兄弟姐妹。横河最早的学校——横河公学,是李师奉母命于民国初年出资创办的,后每年资助银圆三百。我自幼家居横河,与李师同村,好长时间受李师亲炙,深知先生爱国情深。......
2023-09-27
■ 李价民
甬江东流入海,把镇海分隔成江南江北。江南侧又有岭里岭外之分。所说岭里头即大碶、柴桥、郭巨区域(今为大碶、柴桥街道和白峰镇所属之地)。岭外侧是江以南的长山区域(今为小港、戚家山街道)。这个“岭”计有育王、灵峰、布阵、孔墅、牛坑诸岭。我们青少年求学时期多北出孔墅岭去镇海城,或西出育王岭去宁波。登上孔墅岭向西南方向瞭望,可以见到丛丛的村落中有一幢堡垒状的大房子,这便是当年称作横河小李家的大户人家。横河是其所在的村名,现在是大碶公社(今为街道)河北、河南等大队(今为村)。这所房子现在已成为大碶区(今为街道)的一个粮库。
横河地方有好多个李氏村集,李家的正南有槽头李,西北侧有槐花树下李家,都是相距两三里路。这些李姓家族是早年已聚族居此的,而小李家则是从小港的大李家分迁过来,百多年时间,到我们“民”字辈一代还只五代。在封建时期,从外面迁来的住户,往往开始时受当地原住户的歧视、欺负。但由于小李家始祖以帆船运输业起家买屋置地,并为当地属庙及公共事业捐了田地,另有海运事业和从这一原始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其他事业,也就慢慢成为当地的望族。由于初迁来此时,隔壁的於氏坚决不肯出卖其房地,遂使这个堡垒般的小李家大屋,只能造成仅有一重纵深的房屋,而东西却有百多米的长度。不愿出卖其房地的於家,则从此在正南方的眼前被大房高墙长年累月挡住了耳目与风光。如果当年建宅时没有这一阻扼,这所小李家的大宅,会更具有重门叠户的纵深架势。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资本主义早已萌芽。宁波府各县以木帆船经商南北洋运输业而起家的有宁波的赵氏、慈溪的董氏,在镇海则有李氏,这个李氏即小港的大李家。这些富户从海上运输经营起家,在家乡置田置产,结纳官府。随着鸦片战争后上海、宁波的开埠,进一步经营各种企事业,或依附于洋人而上升为买办阶级。镇海有三大地主家族,即方、李、叶三家,这个李家也就是小港的大李家。旧社会的联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我的母亲即方氏的女儿。这个团桥附近的方家则是以钱庄起家的。
一个大家族,既有富户也有贫户。父亲有一次和我们谈家世,说到我们的曾祖原先是村中的一个屠沽儿(即村中小酒店中的小厮),有一个弟弟,他奉养着老父,家境是十分贫困的。后来求得族中叔伯富户的提携,到上海帆船运输字号中学习,由于忠诚、老实、勤奋,从学徒到伙计,一直升任为“阿大”(即后来称为经理)。凭借历年的分红与积累起来的经商经验,后来自己另立字号“镇康号”。随着半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李家步步上升致富。我们的曾祖父遂奉老父之命迁居横河造屋置地。因此高祖父成为我们横河小李家的始祖,堂号敬德堂。弟也随兄而富,以后兄弟分家。曾祖即为东太公,谥称镇东公(字懒仙)。大弟即为西太公(镇南公),名字均不详。这家大房子由此即从正屋中间的大堂前分为东西两半。我们则是东太公的后代。可见小李家实际创业者是我们的曾祖,高祖是父以子富而成为名义上的始祖,而西太公也是由于东太公的兄弟情谊,受提携而享其成的。
(选摘自《封建家族的前辙》一文,有删改)
有关侨乡大碶的文章
■赵鸣皋[1]横河三校是指最早的横河公学及其以后的敬德小学、公德小学。李氏三代说的是我师李琯卿先生、李母曹太夫人和琯卿先生子女——烈士李长来兄弟姐妹。横河最早的学校——横河公学,是李师奉母命于民国初年出资创办的,后每年资助银圆三百。我自幼家居横河,与李师同村,好长时间受李师亲炙,深知先生爱国情深。......
2023-09-27
赫赫有名的天宝堂王家,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这是我母亲的外婆家。※王家老屋建造房屋的老祖宗是开药店发家的,“天宝堂”是药店的堂名。阿太告诉过她,天宝堂的老祖宗是上过洋学堂、有文化的人,亲自设计和督造了这座考究的老宅。民国第一才子、蒋介石“文胆”陈布雷先生,是天宝堂的女婿。母亲说,因天宝堂非常注重儿孙后代的教育,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陈布雷会来联姻,也是合乎情理。......
2023-09-27
提起大的老街老店铺,现在60岁以下的人已经不清楚了。余暇时,笔者根据几个耄耋老人的回忆记述,对老街的店铺布局进行系统的排列。大旧时的老街老店已经成为历史,老人们对老街老店的追忆和排列,为中青年及下一代对了解过去大集镇的历史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2023-09-27
且说慧达获得舍利宝塔后,进行讲经传道,“戒杀行善,普度众生”。慧达是个诚实之人,信以为真,随即携带舍利与邬尚书一同进了邬府,却被软禁了起来。一定要救出这百余人的性命。一把抓住风水先生,把邬尚书杀人灭口的阴谋告知众人。※古阿育王寺邬尚书毁寺建坟的事情终于被皇上得知,于是被处死了。后人将戚堇与慧达藏身过的山称为赤堇山,其意是表彰戚堇的赤胆忠心。......
2023-09-27
大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积淀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纷纷回故里探亲访友,寻根问祖,并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自1991年以来,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捐资已达近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社会公共事业。为褒扬孙周月琴对家乡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孙周月琴被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和“浙江省爱乡楷模”称号。......
2023-09-27
农民协会根据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向县政府提出收租务必统一使用“十六两制”新秤,并在秤头上装订铜牌,以资识别。地下党员李侠民等同志得到消息,立即发动近千名群众,集结在解押农会干部的汽油船必须经过的清水桥和大青龙桥一带,举行规模空前的抗议示威。在地下党组织的精心筹划下,顾荆庸出面与黄大梁等当面交涉,黄大梁、沈友梅从自身利益考虑,同意成立“镇海县农会江南办事处”,让顾荆庸当了主任,使农会又恢复了活力。......
2023-09-27
大商街的形成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大成市后,石湫的商贸业外迁,这些街店消失了,但打铁弄、方家井潭等作为田畈名而留了下来。大商街曾数度遭火灾。清末时,横街大火,街屋民房全部被毁。1943年11月30日杨家桥战斗,日寇一中尉和小队长被镇海县自卫大队和定象保安一大队击毙,次日日寇报复轰炸,炸毁中街与坝头房屋40余间。......
2023-09-27
石湫是大的第一村,先有石湫,后有大,此言确实不谬,因为在石湫的人文古迹中无不显现了这个史实。村名为何称石湫,现尚流传两种说法。一是意为石山下的低洼之地,湫即水泽之状。据该村老人回忆,过去孟君庙有8个保,大致每保一大姓,全村有80多个姓,如王、朱、叶、李姓等,杂居较多,是石湫村的一个特点。据载,从大、石湫经柴桥到璎珞河头的沿河大道被称为官塘大道,铺着近2米宽的石板,总长度9千米多,是行驶航船的纤路。......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