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岩河,源于太白山北麓,带来便捷舟楫通道

岩河,源于太白山北麓,带来便捷舟楫通道

【摘要】:■张晓红岩河,源于太白山北麓,全长约10千米。流经此地的岩河,孕育了大古镇。岩河为人们带来了一条舟楫往返的便捷的水上通道。岩河自古多弯曲,因为它的河道是流水流过滩涂自然形成的。东海龙王之女青龙,投胎转世为岩河边的陈家之女。岩河在把福祉施予人们的同时,也裹挟着水患灾难而来。如果用直尺去量地图上的新岩河,会发现那是一条让人惊叹的直线。现今,岩河温和了,不再因台风而脾气暴躁。

■ 张晓红

岩河,源于太白山北麓,全长约10千米。岩河之水流经嘉溪、湖塘、邬隘等几个乡村,自南向北而来,汇合于大碶三江口,流经新碶,进下三山大闸入东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经此地的岩河,孕育了大碶古镇。这里在唐宋时是一片滩涂的“海濡之地”,因岩河而“得水为上”,遂成“风水宝地”。古镇因岩河而兴,于是有了岩河上那座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碶上墩”古桥,才有了以桥为中心向四面延伸的几条大街,形成了繁华集镇。街道上店铺连排,店号门口悬挂着各色招牌,巷弄中黑瓦飞檐的高高马头墙,乌漆斑驳的木板旧墙门,和曲径通幽的青石板路,恰似一幅古朴典雅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岩河为人们带来了一条舟楫往返的便捷的水上通道。在往昔的岁月里,一平如镜的河面上,有航船、乌篷船欸乃穿梭,航船上“唱新闻”的盲艺人苍凉沙哑的声音在回荡。岩河畔,古桥旁,水光霞辉中,爱国侨胞顾宗瑞先生的“瑞庐”故居,似在向人们诉说当年先生是从岩河的河埠头跨上了经宝幢去宁波的航船,出家门,闯天下,而后成为闻名天下的航运企业家

岩河自古多弯曲,因为它的河道是流水流过滩涂自然形成的。从大碶新庙后至下三山之间的河道尤为弯曲,有“十八望娘湾”之称。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新碶诗人叶佐黻写过这样一首诗:“楼台叠处淡烟笼,二十九湾曲曲通。却为横空千丈筑,年年春水隔西东。”诗中“千丈”就是千丈塘,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县令何愈所筑。“二十九湾曲曲通”,形象地描绘了“十八望娘湾”河道的弯曲。

※大碶高地王社区

“十八望娘湾”有一个凄美婉约的民间传说。东海龙王之女青龙,投胎转世为岩河边的陈家之女。长至十八岁,聪慧伶俐,貌美如花,恋上了打柴的穷小子小二哥。但父母不允,把她许配于富家之子。新婚之日,青龙女抗婚不从,剪碎了新嫁衣。东海龙王闻其女如此悖逆不孝,不觉大怒,令其速归龙宫受责罚。青龙女没有办法,现出真身从家门口游向东海。此时,但闻娘亲在岸上追随呼喊:“儿啊!回来吧……”青龙女难忘娘亲养育之恩,娘亲唤一声,青龙女回首一次,眼中留恋之情切切。娘唤十八声,青龙女回首十八次。每一次回首就成了一湾,遂成“十八望娘湾”。

“长长岩河曲曲弯,滔滔大水多灾难。”这是航船上盲艺人“唱新闻”的唱词。岩河在把福祉施予人们的同时,也裹挟着水患灾难而来。“十八望娘湾”水流不畅,“做风水”(台风)季节,山洪暴发,会使岩河发怒咆哮,洪水泛滥。王安石有诗记载:“天怒水狂生灵忧,嘱民浚渠筑堤垄。”当年,年轻又有抱负的王安石,虽也浚渠兴碶筑堤垄,但那窄处只有两三米的岩河湾头,还是难以将滔滔大水速泄至东海。那时,我家在水田环绕的周隘陈村,“做风水”时,水漫进了屋,后来雨虽歇了,但整个村子都还泡在大水里。大人们愁眉不展,说岩河又在发脾气了,吩咐我们不可出去。面对淹着茫茫大水的稻田,人们一筹莫展,唉声叹气,希望有一天把“十八望娘湾”拉直,使流水畅通,这样就再也不会发大水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是数万人参与的浩大艰难的工程。隆冬时节,在政府组织下,庄稼汉们用原始的铧锹和“泥夹”等挖河工具开挖新河道,用双手把一块块泥土通过“溜板”传递至河岸上。大伙儿干得汗气直冒,而工歇之际,寒风一吹,又冷得打战。人们手上起了血泡,都开裂出血了。这样奋战了数月,硬是用手工挖出了一条新的岩河,使大碶至新碶4120米长的河道截弯取直,最宽处达到50米,河道傍着北仑山,直通“十四眼碶”外的东海。如果用直尺去量地图上的新岩河,会发现那是一条让人惊叹的直线。

现今,岩河温和了,不再因台风而脾气暴躁。岩河美丽了,经过砌石、绿化与“五水共治”的整改,两岸树木葱郁青翠,河水更加清澈,平静如镜,白云、绿树倒映在清水河中,栖息于水草丛中的白鹭翩然起飞,真让人感觉到秋水与长天共为一色的意境了。

(文载2015年4月《北仑地方志》总第21期,有删改)

※今日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