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余,欲述宜人之德,以谋不朽。既不获辞,姑勉为之:宜人姓周氏,雍珍公之继配也。及殁,佐封君措办葬事,丰约合礼。封君初娶柳宜人,遗一子,曰葆光。至成立,授室孙氏,生二子,而氏殒。封君性严峻,而家政整饬。宜人辄排解之,卒使义不掩恩。家本素裕,而封君承父兄业,更思振兴。至葆光不禄,遗子半属弱龄。而宝航年华且富,异日黼(fǔ)黻(fú)皇猷,霖雨苍生,紫诰泥封,其所以光大宜人之德者,又可量耶?......
2023-09-27
陇干怀古
陇山环抱陇干城,宋世英雄几战争。
杨宿同心伸大义,刘吴雅量遇奇兵。
愁云晨镇马蹄迹,暴雨夜兼鬼哭声。
今日阵图成往迹,临风吊望不胜情。
吴涪王信王墓
吴王古墓几经年,葱茏佳气尚依然。
终恨夏人逞虎视,当时吉壤卜牛眠。
四围衰草残碑在,十里悲风暮鸟还。
立马殷勤访故事,荒凉翁仲锁朝烟。
刘将军祠
顺昌旗帜建奇勋,宋世英雄说此军。
欲问当年征战事,荒祠残树挂斜曛。
刘将军庙坪登高,时西域回疆逆氛不靖
瓦亭一骑竞降酋,水洛石门指顾收。
在昔人心同借寇,于今庙貌尚依刘。
南朝事业倾心久,西域干戈动地愁。
谁起将军千载后,更骑白马镇边州。
将军遗庙陇原头,九日登高为少留。
一统山河曾属宋,千秋香火此安刘。
剜苔觅碣寻残字,举酒衔杯上破楼。
日暮边尘西北起,儒生豪气竟难收。
西曹夜值感怀(五首)
吕刑出周末,明明衰世书。
回视舜五典,烦简良已殊。
所以汉初法,三章不为迂。
崔胡张汤辈,专以刑名居。
文网及后世,百密无一疏。
律有三百条,例或千万俱。
埋首案牍内,遽能便识欤!
假手刀笔吏,毋乃盛苞苴。
遂令网鲸鲕,而漏吞舟鱼。
衣冠与鞭纽,杂沓同一庭。
鸟鹊与官吏,纷纷同一声。
茫茫讼庭内,情伪无定形。
问官五六人,叱咤剧雷霆。
嗟民只两耳,恍惚难俱听。
冒昧陈一词,刻即罹惨刑。
不知何罪过,于心不分明。
愿君少从容,曲折通其情。
城楼下夕阴,讼事亦已毕。
鸟散人吏稀,察察饥鼠出。
念我同胞兄,枕上来何速。
欢言酌春酒,剧谈破我寂。
云我手所持,是刀不是笔。
人命顾不重,汝官何足惜。
危言悚我听,所嗟鸡鸣埘。
觉来独潸然,残灯耿在壁。
黯黯地上砖,隐隐人血迹。
不知三尺下,冤魂几千百。
灭灯不能寐,忽复闻叹息。
细听非秋虫,非鸟鸣唶唶。
分明冤死魂,咷号风雨夕。
嗟汝既非人,我岂能汝惜。
床头有樽酒,聊用向奠醊。
古人重经术,决狱称神明。
今人尚法律,是非无定衡。
乾坤大父母,贵贱同一生。
谁能弃天命,以求时世名。
嗟予实腐儒,朱墨愁纷更。
仓卒署纸尾,辄复心怦怦。
科条岂无辞,直恐非人情。
以此盗寸廪,毋乃愧簪缨。
长揖辞上官,归田事躬耕。
又西曹二首
司狱天下平,狱平天下理。
刑法苟不中,力争分应尔。
法是祖宗法,法能抗天子。
执法而畏法,执法虚名耳。
彼例亦一是,此例亦一是。
两是相比较,真是乃出矣。
一字令人生,一字令人死。
生死一字间,杀人反掌耳。
如何循私心,轻重有失理。
杀人而媚人,贤者恐不尔。
客中杂感六首
寄鸿庑
余以癸丑通籍,丙辰起复供职刑曹。然素不乐仕,远慕梁鸿之为人,视一官如寄也。作寄鸿。
盛世无劳歌五噫,偶来游向帝城西。
此间不少伯通庑,聊把鸿踪寄雪泥。
著孟亭
余年四十而断弦,继娶马氏。字之曰希孟,盖重德不重色也。取放翁诗意,作著孟。
亦有朱帘亦有床,两间白屋作华堂。
人来定笑剑南叟,老去犹谋著孟光。
望云楼
双亲永感,忆梁公之语倍怆然也。作望云。
梁公有语系人思,千里白云一望迟。
我比梁公情更苦,望云怎比望亲时。
插萸台
琛航二兄,垂老之别,靡日不思。取王摩诘诗,作插萸。
当年摩诘感怀诗,九日登高有所思。
今我登高无暇日,感怀何独插萸时。
啼猿岭
余有五姊一妹,存者二,亡者四。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取杜工部诗意,作啼猿。
一树繁枝春意余,雪霜零落又天涯。
岭猿啼到声声唳,忍对空庭姊妹花。
觅东径
昔年啼笑计婴孩,千载谁留望子台?
梨东于今饶觅处,安得西风吹汝来。
听雨窗诗轶
示子耿
小亦不了了,大亦不能奇。
生儿如豚豕,犹复顾惜之。
忆昔受汝书,怜骄且痴迷。
常怀舐犊爱,棰楚不一施。
倏忽八九年,岁月浸已驰。
即今岂不悔,难悔觉已迟。
所愧为汝父,不足为汝师。
他年坠箕裘,衔恨无已时。
示子燮
吾家家世本儒冠,习气休教染绮纨。
试看古来成事业,半皆生小耐饥寒。
鹏程始讬三千里,骥足终归十二闲。
但使徐行安稳步,谁言天路阻人难。
又七绝一首
转眼光阴三十春,清贫两字保吾真。
传家只有书千卷,不将多产累儿身。
得家书知子耿生子有喜而作
昨夜家书到都门,近五十人已抱孙。
岁月催人成祖辈,称呼随俗觉爷尊。
玉麟种小来非远,雏凤声清愧过言。
预想含饴行乐处,先人数亩旧田园。
次日检书箧(qiè)有感示二子耿燮
购书万卷向燕门,能读方知圣教尊。
贻谋从此益辛苦,既望诸儿更望孙。
题松风寺壁
小结茅屋万壑间,煎茶白画有余闲。
垂帘莫放炉烟出,恐被秋风吹下山。
游松风寺
古寺留金刹,通幽一径斜。
微风抽①竹笋,细雨落松花。
僧院灯将灺(xiè),禅林②鸟不哗。
独归山路晚,回首白云遮。
赵贡玉自注:①抽:一作“摇”。②林:一作“堂”。
春夜喜故人邀饮松风寺
故人邀我饮,趁兴到山池。
烛秉春宵永,樽开小院宜。
幽塘花睡早,曲径月来迟。
坐久尘劳息,长生觉可期。
灞桥访友适家兄琛航至
客里相逢皆友生,灞陵桥上见吾兄。
把杯共笑青门月,万里天空双雁声。
咏雪三十首(只二首)
万里云沉黯淡中,是谁碾碎玉玲珑?
前身流水清兼冷,转眼飞花色即空。
大地奇寒风力劲,长天不夜月光同。
拈毫欲赋频呵冻,惭愧平章句未工。
瑞兆天教慰老农,无边冷景绘穷冬。
填平凹凸村□□,遮断青苍郭外峰。
野树萧萧稀雀噪,柴门寂寂少人□。
□成一种凌寒操,爱尔蟠纠百□□。
有关静宁文史大观(2) 文哉陇干的文章
邮寄余,欲述宜人之德,以谋不朽。既不获辞,姑勉为之:宜人姓周氏,雍珍公之继配也。及殁,佐封君措办葬事,丰约合礼。封君初娶柳宜人,遗一子,曰葆光。至成立,授室孙氏,生二子,而氏殒。封君性严峻,而家政整饬。宜人辄排解之,卒使义不掩恩。家本素裕,而封君承父兄业,更思振兴。至葆光不禄,遗子半属弱龄。而宝航年华且富,异日黼(fǔ)黻(fú)皇猷,霖雨苍生,紫诰泥封,其所以光大宜人之德者,又可量耶?......
2023-09-27
赵宗理,原名遵礼,字志复,号荷屋,有两部著作出版面世,一是《荷屋诗稿》,一是《荷屋文存》。另外,《荷屋文存》“补遗”19首,共计284首。但与受庆龙、刘子安诸先辈的呕心之作终遭“楚人一炬”相比,《荷屋》能够渡过劫波,而飨今人,也算不幸中之万幸。《荷屋诗稿》的艺术成就和价值,“前人之述备矣”,见仁见智,各有说辞。而赵宗理正是以其兼备众体,运用自如,从而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写作实力,为一般诗家所难企及。......
2023-09-27
的确,石门兼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址双重价值,是上苍和岁月留给人们的一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在的石门已是满目疮痍,昔日的容颜已不复存在。......
2023-09-27
从孩提时起,城南一带王家的水地旱田,果蔬菜园,春及下种,寒露打场,甚至上树捉鸟,下河扑腾等景状,已在这个少年的心头印下深刻的烙痕,留下甜蜜的情愫。黄土高坡,裸露贫瘠,没有丰饶的物产,秀美的山川,但在王源瀚眼中,陇头旱塬,亦是造物所设,自有其纯真质朴之美。眼看故园重九近,行踪犹滞古长安。......
2023-09-27
再后来,又知道这里即被前明“割为牧地”的“安定监”,概称屯野。其二,安定监交通不便,天高皇帝远,牧军居民杂处,疆界纠纷、侵夺事件,层出不穷。历久弥新的人文情结,既成就了“屯野”的景,也凝结成了靳善以及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值得指出的是,出自同一作者笔下的《屯野夏牧》诗,格调意趣与《军寨春耕》诗大异其趣。身为“从七品”“副县级”的牧监平时居住在城中的监正署内,不可能身披蓑衣从事放牧。......
2023-09-27
故静宁进士,最终落实为明代2名,清代12名,共14位。进士张文源所居页河子,是静宁一块“飞地”,志有明载,故他的籍贯为“平凉府静宁州”。静宁历史沿革,“康熙州志”开篇即有明确记载,本土学者赵宗理先生有过更为明晰的阐述与考证。到了清代,静宁科举大有起色,迎来了慕氏父子接踵题名金榜的开门红。静宁所居“座次”,基本属于“先进行列”,尤其在平凉府稳坐龙头老大的交椅,足以使自尊心较强的静宁人有骄傲的理由。......
2023-09-27
张文源到来的时机不佳,月已落,乌悲啼,霜满天。面对无前例可循的困难,张文源“摸着石头过河”,悉心筹划,变通适宜:“凡有碍地方者,斟酌以出之;有裨闾阎者,多方以兴之。”张文源实心实政,革除了许多流俗弊政,彰人称颂不置。民国时期,张文源仍参与地方一些政治活动,如担任静宁自治区区长等,不过此时已处于强弩之末,影响不大。张文源喜爱书法,精于收藏。......
2023-09-27
诗社的发起人名叫王瓆。五月,张献忠猛攻武昌,王瓆与绅宗士民划地分守,敢勇当先,独立捍御。顺理成章,州城首家诗社——“娱老诗社”顺势产生,王瓆、王琪弟兄,及同里诗歌爱好者何永嗣、李淳、郭敦、王宗鹤共六人为诗社成员,王瓆为“社长”。诗社创办宗旨,从社名“娱老”即可领会无余。王瓆起草的《娱老雅社题辞》,可视为娱老诗社成立的“宣言书”。因谱齿年,并成咏赞。......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