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王琪忧旱赋-静宁文史大观书-东海孝妇周青,祈雨之诗

王琪忧旱赋-静宁文史大观书-东海孝妇周青,祈雨之诗

【摘要】:东海孝妇周青,因婆婆自缢蒙冤,被太守杀死。郡中遭遇大旱,直至新太守亲自祭奠孝妇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天才下起雨来。周宣王时,连年旱灾,宣王作此诗抒写为旱灾愁苦的心情,求神祈雨。

万历三十八年岁庚戌,自三月至于夏五不雨,枯槁殆尽,虽祷者纷然,而炎风镇日,了无云翳,桑梓之虑,能无恐乎!乃作忧旱赋。

嗟皇天之不惠兮,爰降盭(jì)于下民?

纵凶魃之猖獗兮,肆焰虐而谁禁?

金石而焦垆块兮,沧海几其扬尘。

地脉涸而欲绝兮,宁草木之滋荣?

睠良苗之彧彧兮,迺胡罹此炎屯

迄自春以徂夏兮,曾莫沾霂霢(mùmài)之薄侵。

翳丰隆之偶起兮,蜚廉妒而相寻

盪(dǎng)微阴使不得蹔(zàn)住兮,矧(shěn)叆叇之能伸?

一足之鸟束其翮兮,垤(jié)鹳咽而不鸣。

神龙垂首于下泽兮,蜥蜴伺隙以冯凌(时有雹灾,旧传乃蜥蜴所吐)。

麦抽芒而含膏兮,菽引蔓而吐英。

粟始荄(gāi)而微芽兮,黍初布而未耘。

当阳鸟之腾跃兮,势如炽而如焚,

叶拳曲而根损剥兮,秀者弗寔(shí)而苗者曷兴?

旷原隰其望远兮,曈曈乎赤壒(ài)与浊氛。

彷徨而四顾兮,时闻乎野哭之声。

噫将畴其控诉兮,徒于邑而长呻。

群走告于司牧兮,蕲(qí)徼惠于神明。

顾昭虔之弥笃兮,神若蔽而罔闻。

岂弘羊之未烹兮,抑孝婺之未旌

不然焚玉而暴尪(wāng)兮,斯又古人之所惩

歌《云汉》而踟蹰兮,不觉夫涕泗之沾衿。

安得假余以长翼兮,予将上征乎玉京。

排阊(chāng)阖而宜入兮,谒帝座于青冥。

下土之蹇厄兮,动上帝之哀矜。

敕风伯使前导兮,驱雨师而偕行。

鞭青骢(cōng)以嘶跃兮,洒甘澍而沛淋。

俾八荒之徧濡兮,始反命于九阍

乘轻云而下来兮,观黄茂之欣欣。

大有书于史策兮,获敛足于农人。

吾亦相忘于造物兮,颂帝力于难名

注释:

①盭:古同“戾”,乖违。

②凶魃: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

③流金石:使金石流动,即熔化金石。垆:黑色坚硬的土;块:土块。焦垆块:使坚硬的土块变焦。

④睠:同“眷”,眷顾。彧彧:茂盛的样子。

⑤炎屯:热气聚集。

⑥徂:往。

⑦霂霢:小雨。

⑧翳:遮蔽,障蔽。丰隆: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

⑨蜚廉:风神。相寻:相继,接连不断。

⑩盪即“荡”,扫荡。蹔同“暂”。

矧:何况。叆叇:云盛貌。

一足之鸟:名商羊。商羊出则天将大雨。翮:鸟的翅膀。

鹳,水鸟;垤,蚁冢。天将阴雨,蚁出穴而鹳就食之,遂鸣于其上也。咽:喉咙阻塞。

冯凌:进迫,侵陵。

荄:长根。

阳鸟:指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鸟,故名。

秀者: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寔:同“实”,结果实。

原隰:广平与低湿之地,亦泛指原野。

曈曈:光辉灿烂。赤壒:红色的尘埃。

羌:句首助词,无义。

噫:表示感慨、悲痛、叹息的叹词。畴:在这里通“筹”,筹谋,筹划。

于邑:忧郁烦闷。

蕲:古同“祈”,祈求。徼惠:请求加惠,求取恩赐。

顾:然而,但是。昭虔:显示虔诚。弥笃:更加笃诚。

弘羊未烹:汉元封间大旱,商人卜式宣言“烹弘羊天乃雨”。弘羊即财政大臣桑弘羊。

婺应为“嫠”。孝嫠:孝顺的寡妇。东海孝妇周青,因婆婆自缢蒙冤,被太守杀死。郡中遭遇大旱,直至新太守亲自祭奠孝妇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天才下起雨来。旌:旌表,宣扬。

暴尪:古代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瘠病者,冀天哀怜之而降雨,谓之“暴尪”。

惩:戒止。

《云汉》:《诗经·大雅》中的一篇。周宣王时,连年旱灾,宣王作此诗抒写为旱灾愁苦的心情,求神祈雨。

敕:古同“饬”,整顿。

甘澍:甘雨。

徧即“遍”。

反命:复命。九阍:九天之门,亦指上天。

黄茂:丰美的谷物。

颂帝力于难名:难以用言辞表达出歌颂天帝的恩德。名,说出。

注:王琪,字公甫,一字襟崆,大才仲子。为文有体,诗亦入格。所著有《袜线集》十卷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