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载《洪范九畴》称:五福者,寿为先,而继之日攸好德。禄、位、名,而寿尤居其大也。君子朝作夕息,苟一怠惰,匪僻随之,故宴安鸩毒,宵旰不遑,古先圣贤,斤斤致训。勤可获寿,断断然矣。然惟淡泊清心,兼之惜福保命,尤阴骘之显而易知者。既不多求,罪将自减。今日从心田上积得分毫,尔辈受用无尽。......
2023-09-27
考察静宁进士诸人,发现他们有着明显的出身烙印,换言之,家世色彩较浓。像赫赫有名的慕氏家族,慕天颜、慕琛父子捷足先得,荣擢进士之后,迁居苏州的子孙中,又有慕泰生、慕豫生和慕鏊陆续金榜题名,“一门五进士”,举世罕闻。王瓆、王源瀚、王曜南,三进士同出一门,为王氏家族带来了非凡的荣耀。进士叶桂的曾孙叶祖修,于曾祖夺魁的73年之后,再次蟾宫折桂,给“簪缨四世,陇干望族”的叶家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家世门第对于科举,益处甚夥(huǒ)。
好处之一,是能全方位、相始终地为子弟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那时生产力低下,贫穷面较广,所以只有官宦或厚实之家有条件让后代功成名就。光“膏火”一项,就为一般家庭支撑不起。其次是乡试会试川资盘费困难。汉代以后,“公车”早已成为远去的美丽传说,甘省士子乡试一趟,花费少者数十金,多者百数十金;上京会试更不得了,王源瀚《六戊诗草》记述的上京会考路线:出静宁翻六盘,经邠州到西安,风陵渡过黄河经平阳府到太原,出太原取道正定,渡易水到京师,屈指三四千里,而清代对士子上京会考补贴,甘省大概不足十两银子,杯水车薪。进士吴正炳因会试复试不及格,经下一科补考始中进士,折腾两次,以致缺乏赴任湖南的盘缠,终因返里筹资遭遇丁忧,把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县官名额给作废了。金钱威力,让多少英雄气短,文士蹙眉。
之二,古代书籍印刷成本高昂,流通不广,贫穷士子用书大都求借转抄,耗时不少。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久远,藏书丰富,经史子集,汗牛充栋,用书便利。且门第文化氛围浓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生晚辈耳濡目染,受益自然良多。家族中出一伟士,则往往形成连锁效应,遂成“科举大户”。慕天颜父子继踵成为进士,受其父子影响,家人中有十二人中举入贡,遍阅陇右资料,无其可与比肩。
之三,世家家长致仕后,往往以课子侄为业。作为过来人,他们深谙制艺阃奥,以故指导得法,效果明显。同时他们功名意识强烈,对后代督责认真,不少宽贷。嘉庆静宁刘曰萃,器局高迈,学问亦博,教子侄得燕山遗意。《刘氏家谱》载,“嘉庆癸酉,(子)伯匽鸟中副榜归,拜见堂上。(曰萃)公方凭几为文,返身以砚击之,曰:‘中,可;不中,亦可。何又为副榜耶?吾父子岂皆以副榜终邪!”刘伯匽鸟乃发愤苦读,终于中举。
优越的环境是取得功成名就的外部条件,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本身努力。“囊萤、映雪”已离现实太远,大概是发奋的例子过于普遍,史书不屑记录的缘故罢,反复查找州志县志,也找不出几个刻苦攻读的典型来。印象中记得明清时屡有读书人为躲避城市喧嚣,到离城三五里的西岩寺山,摹仿祖师达摩,面壁读经。如明人杨仪,清初慕天颜等。偶翻“州志·艺文”,见有州人江锭《读书云台山》二首,遂知顺治时州人江锭曾到百多里外云台山读书轶事。云台山现名葛家洞,岭峻林密,人迹罕至,当地俗谚:先有葛陈洞,后有庄隆静。江锭放弃优裕的家庭生活,孤栖深山,青灯黄卷,也算苦读的另一种境界罢。
有关静宁文史大观(2) 文哉陇干的文章
《书》载《洪范九畴》称:五福者,寿为先,而继之日攸好德。禄、位、名,而寿尤居其大也。君子朝作夕息,苟一怠惰,匪僻随之,故宴安鸩毒,宵旰不遑,古先圣贤,斤斤致训。勤可获寿,断断然矣。然惟淡泊清心,兼之惜福保命,尤阴骘之显而易知者。既不多求,罪将自减。今日从心田上积得分毫,尔辈受用无尽。......
2023-09-27
谜语本属文字游戏,但如以诗的形式出现,托物寓意,合辙押韵,则就是含蓄有致的咏物诗了。《荷屋文存·谜语选萃》中的“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一提起泪洒江河”(竹篙);“务求扎扎实实,最忌松松垮垮。自己地位越高,为民出力越大”(夯),便是谜诗的精品。故而,赵宗理的诗无丝毫矫揉,无点滴虚拟,每一吟咏,皆是诗人情感心血的结晶。据了解赵宗理的诗友介绍,该卷诗的写作,是在“文革”中。......
2023-09-27
受庆龙,字云亭,晚号普陀逸僧,静宁威戎受家峡人。期间出版了此生唯一一部诗词集《博达游记》。1942年9月,十七军奉命进驻宁夏固原整训,受庆龙于是辞职归里。受庆龙出身贫苦,矢志苦读,学养丰厚,诗词功力扎实。初涉诗坛的受庆龙,以其胆识超迈,诗格老成,令世人刮目相看。其次,受庆龙亦精于声律,擅长填词。固原县长叶超,字逸凡,喜好吟咏,乃与受庆龙等组织萧关诗社,相与唱和,为一时之盛。......
2023-09-27
杂录道藏因以自嘲《五千言》亦归无极,三十年来访太初。醉眼迢迢凝望久,夕阳多是六朝馀。赵季和刻青田石章见赠,时将归蜀因为诗以报之法古以神不以迹,赵君篆入斯冰室。十年悬腕如拨镫,一刀凿透青田石。文三桥,王山麓,当年此技称绝工。傥思老朽诗情苦,乞与巴东十万笺。六桥残月随人远,一老文星照座孤。题黄山樵隐图松涛黄海无今古,三十六峰何处家。工琴能诗,年二十弃家入道。......
2023-09-27
王源瀚先生不反感科举,认为那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不二途径,但对于“堂上一呼,阶下百诺”的“官本位”主流意识,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接着他被任命为南康知县,走马上任。正当升迁在望,仕途得意之际,王源瀚先生做出了一个“逆天”的决定——急流勇退,辞职归里!消息传开,南康“绅民遮道款留,制牌匾颂德”,有“琴镜高悬”“泽遍蓉江”等语。王源瀚将当地百姓精心制作的三顶万民伞带回故里,珍重保存。......
2023-09-27
赵宗理,原名遵礼,字志复,号荷屋,有两部著作出版面世,一是《荷屋诗稿》,一是《荷屋文存》。另外,《荷屋文存》“补遗”19首,共计284首。但与受庆龙、刘子安诸先辈的呕心之作终遭“楚人一炬”相比,《荷屋》能够渡过劫波,而飨今人,也算不幸中之万幸。《荷屋诗稿》的艺术成就和价值,“前人之述备矣”,见仁见智,各有说辞。而赵宗理正是以其兼备众体,运用自如,从而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写作实力,为一般诗家所难企及。......
2023-09-27
翻过年,西北少数民族起事,连天的烽火,打破了往昔安适悠闲的生活节奏,兵燹蹂躏,使静宁不再宁静。街坊老辈人讲,同治在位的13年里,9年没见过庄稼,“六戊”中写到同治五年三、四月后,街头饿毙者日以数十计,无人收尸,道尹豫师雇人掩埋。就这个意义而言,王源瀚的“六戊”,就是一部清代末叶静宁人的社会史、兵灾史、生活史。......
2023-09-27
爰⑦有嘉槐,历历亭亭。条风⑩徐至,万窍皆鸣。荡浊风于皋原,满嚣尘于天地。思乘风兮归不得,欲御之而无何。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于,当为“予”。......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