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兰州苏联模式规划:功过评说与研究

兰州苏联模式规划:功过评说与研究

【摘要】:“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苏联模式”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苏联模式”在兰州的教训国民经济计划是统领,城市规划“被动”地作为社会发展内容在空间上的落实。

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理性主义色彩。“苏联模式”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如为配合“156项”工程建设的需要,及时地对一些城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工业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基本上正确地解决了工业、交通运输、生活居住用地的合理布置,城市道路系统、各项工程管网和绿化系统的合理安排,保证了工业建设和城市近期建设的进行。

规划重点主要是围绕工业规划而展开的物质性规划,核心是工程技术;工厂负责工业区内布局设计的“总甲方”制度;重“生产性建设”、轻“非生产性建设”。可以这样说,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在相当的程度上是通过苏联专家这一渠道发生作用的,而且活跃在当代的中年规划人员大都受过苏联专家的指导。当时由于全国的规划力量都比较薄弱,因此以苏联专家为技术支持的选址工作组,对于规划技术的传授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各地还派出人员进京参与规划编制,进一步扩大了苏联规划思想的影响。

但是,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城市规划的定义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外来的工业建设项目,对城市自身存在的内在发展动力没有认识。没有外来工业建设项目的城市,一般都没有编制城市规划方案。正在编制的城市规划方案,往往只考虑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给城市带来的相应发展,却没有考虑城市自身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实行以工业项目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大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使中国在短期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工业城市体系建设,但由于过快过多的引入,缺乏对其模式的判断和思考,也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

总结其功过得失,具体如下:

(1)“苏联模式”对兰州的“功”

①由于讲求工业和国防体系在全国有计划的均衡分布,内陆中心城市兰州凭借历史基础、交通优势和地理战略地位成为计划经济的宠儿,获得了较多的国家投资以建设大型工业区,且在短期内即形成了较为庞大的重工业基地。②苏联城市规划模式中的三大轴线将城市的行政中心和火车站、五泉山公园直接串接,其设计理念来自于巴洛克色彩浓烈的俄罗斯古典主义思想,构图完美,道路、建筑、绿化、广场考虑细致,形成了中轴线、放射线、对景、节点等城市设计元素。③“为工业生产”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上下,苏联工业建设体制全盘的引入,解决了大规模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在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布局中,首先考虑工业区的选址,还预留了充足的发展备用地;生活居住区作为主要功能加以分布,使城市人民的居住条件避免工业污染和具有充足的绿地休憩环境;定额指标全面,按千人指标配套的社会文化服务设施都落实到了平面布局上。

(2)“苏联模式”在兰州的教训

国民经济计划是统领,城市规划“被动”地作为社会发展内容在空间上的落实。经济计划以5年为限,城市规划的期限则为20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建设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的问题。对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全盘照搬未考虑中国经济条件的方式也是根源之一。

①因为过分注重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发展,其他城市功能被忽视,导致城市用地比例不均衡,尤其是工业用地比例过高,城市居住生活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比例较低。②以“蓝图”形式出现的初步规划尽管具有完美构图,但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技术和经济预算的要求过高,需要大量搬迁现有居民和大规模地进行场地平整,道路等级和用地比例高,难以实施。③规划千人指标和建设定额的完全套用、苏联标准设计并不符合地方的实际情况。例如,兰州属于河谷盆地型城市,城市建设用地有限,但是居住面积的人均用地指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