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

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

【摘要】: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保卫国家安全、快速发展经济,中国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苏联全方位的支援。这些活动的展开为中国普通百姓提供了全面了解苏联的途径,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苏联的确是中国的好榜样”。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分布在中国16个城市,500—600个工作单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地区实行禁运和封锁、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对峙、朝鲜战争爆发,而国内环境由于多年战争,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保卫国家安全、快速发展经济,中国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

关于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编制历史形势,同济大学董鉴泓教授如此说:“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是主导,这也是当时的国际环境造成的,新中国刚成立,当时在国际上还比较孤立,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学习苏联是一项政治任务。”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苏联全方位的支援。从1950年起的短短5年内,苏联政府先后确定给中国3亿美元和5亿卢布的长期低息贷款,动员了大批人力、物力帮助中国编制计划、增建项目、供应设备、传授技术、培训人才,并派遣了约10000名技术专家从工业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机器设备、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到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管理乃至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多方面来中国进行援助。为中国建立以重工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工业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6国,也援助中国建设了68个工业项目,这些援助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早在1950年12月7日,政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强专家工作的几项具体办法》,要求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与专家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情况。但是,到1952年下半年,在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社会阶层当中,崇美、亲美和轻视苏联、怀疑苏联的思想情绪仍然很严重。

为了真正把苏联的经验和技术学到手,更好地发挥苏联专家的作用,中国领导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的思想教育,开展大规模向苏联学习的运动。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专门讲了关于学习苏联的问题,他强调:“我们要进行伟大的五年计划建设,工作很艰苦,经验又不够,因此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内、共产党外,老干部、新干部、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工人群众、农民群众,他们中间都有一些人是有抵触的。他们应该懂得,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的。……我们现在学习苏联,广泛地学习他们各个部门的先进经验,请他们的顾问来,派我们的留学生去,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应该采取真心真意的态度,把他们所有的长处都学来,不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而且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切我们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对于那些在这个问题上因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的人,应该说服他们。就是说,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3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发挥苏联专家作用的几项规定》,进一步推动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该文件强调“正确地学习与运用苏联先进经验,是胜利完成中国各项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还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来发挥专家的作用,成为后来工作的规范文件。在这一系列由上层推动的全面学习苏联和苏联专家的氛围中,中国迎来了苏联专家大规模来华工作的高潮(表5-1)。

表5-1 苏联专家来华人数统计表

1949—1952年举行了以中苏友好为主题的讲演、座谈和报告近10万次,5000多万人次参与,翻译出版了苏联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包括列宁、斯大林的著作,苏联自然科学、文艺作品、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普通读物与教科书。1949—1953年用中文出版的苏联书籍就有3100多种,其中社会科学书籍943种,文教书籍348种。除此之外,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来介绍苏联各条战线的成就和经验,阐述学习苏联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意义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为中国普通百姓提供了全面了解苏联的途径,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苏联的确是中国的好榜样”。

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分布在中国16个城市,500—600个工作单位。这种学术上的交流活动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的起步都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与阅读书本和实地考察相比,苏联专家面对面、手把手和朝夕相处传授先进经验的方式影响大、见效快,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理论与技术手段都通过直接导入而对接上中国的现实国情,全方位启蒙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