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苏联援华研究:兰州总规编制史实研究

苏联援华研究:兰州总规编制史实研究

【摘要】:2002年,朱佳木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方面学习苏联的经验,在工业化上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沈志华从八个方面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方式和途径。2009年,张春海、李生策认为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苏联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苏联的支持和援助有其利益驱动,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抹杀。

2002年,朱佳木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方面学习苏联的经验,在工业化上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另一方面吸取苏联片面和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教训,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同时并举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战略,但对于这一战略一度实施得不够坚决。朱佳木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一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其根本原因是编制“一五”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制造上给予全面援助的承诺。而实际过渡时之所以又被提前,其主要原因也在于要使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尽快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但总体看来,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当时的历史机遇,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朱佳木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苏联和中国当初把实行计划经济说成是受马克思思想的启发,与其说是为了实践马克思思想,不如说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工业化而从马克思思想中寻找理论根据更为切合实际。他认为,向苏联学习计划经济的方法十分自然,但是,这一学习同样是出于自己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需要;而且在学习的初始阶段,除了对重工业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基本照抄外,其他方面都注意到了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那种认为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就是从某种理论出发,是完全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是站不住脚的。

沈志华从八个方面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方式和途径。2004年,张柏春等人所著的《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一书,对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做了系统的综述和分析,包括影响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的若干外交问题、工业援建项目中的技术转移、科技援助中的技术转移、高等技术教育援助中的技术转移、苏联专家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苏联援华中断及中方的自力更生措施、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的特点及其影响等。秦红卫、胡瑞涛(2005)指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双方经济联系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实质上,它是苏联借以实现其国内外政治标的工具,因而是一种明显的经济关系政治化现象。2009年,张春海、李生策认为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苏联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在军事上,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成功控制东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础;在经济上,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暨新中国成立初期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苏联在新中国成立问题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在外交上,苏联派米高扬访华,密切了中苏两党关系,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苏联的支持和援助有其利益驱动,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