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与第3期的区分理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1954年10月29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兰州市初步规划的审查会议;1954年12月底,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城市总体初步规划。为了贯彻中央“厉行节约”的决定,国家建设委员会派出以周干峙为首的赴兰工作组,重点是修订不合理的定额指标。......
2023-09-27
2002年,朱佳木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方面学习苏联的经验,在工业化上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另一方面吸取苏联片面和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教训,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同时并举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战略,但对于这一战略一度实施得不够坚决。朱佳木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一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其根本原因是编制“一五”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制造上给予全面援助的承诺。而实际过渡时之所以又被提前,其主要原因也在于要使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尽快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但总体看来,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当时的历史机遇,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朱佳木在《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苏联和中国当初把实行计划经济说成是受马克思思想的启发,与其说是为了实践马克思思想,不如说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工业化而从马克思思想中寻找理论根据更为切合实际。他认为,向苏联学习计划经济的方法十分自然,但是,这一学习同样是出于自己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需要;而且在学习的初始阶段,除了对重工业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基本照抄外,其他方面都注意到了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那种认为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就是从某种理论出发,是完全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是站不住脚的。
沈志华从八个方面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方式和途径。2004年,张柏春等人所著的《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一书,对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做了系统的综述和分析,包括影响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的若干外交问题、工业援建项目中的技术转移、科技援助中的技术转移、高等技术教育援助中的技术转移、苏联专家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苏联援华中断及中方的自力更生措施、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的特点及其影响等。秦红卫、胡瑞涛(2005)指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双方经济联系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实质上,它是苏联借以实现其国内外政治目标的工具,因而是一种明显的经济关系政治化现象。2009年,张春海、李生策认为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苏联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在军事上,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成功控制东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础;在经济上,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暨新中国成立初期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苏联在新中国成立问题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在外交上,苏联派米高扬访华,密切了中苏两党关系,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苏联的支持和援助有其利益驱动,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容抹杀。
有关苏联规划在中国兰州第一版总规编制史实研究(1949~1966)的文章
第2期与第3期的区分理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1954年10月29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兰州市初步规划的审查会议;1954年12月底,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城市总体初步规划。为了贯彻中央“厉行节约”的决定,国家建设委员会派出以周干峙为首的赴兰工作组,重点是修订不合理的定额指标。......
2023-09-27
从上述颠覆性的批复内容来看,所有问题均聚焦在“国家工业发展”的核心指令上,即城市规划建设围绕工业展开的大政方针当时已成定局。3)蓝图重塑:《兰州市新都市建设计划工作报告》根据中财委的指示,规划编制从头再来。该报告关于“区划计划”和“路网计划”的初步意见详见附录B。......
2023-09-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兰州市人民政府即着手对兰州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基础资料进行搜集和调查。这些历史测绘成果,均因比例尺和精度问题,不能直接用于市区城市规划编绘之用。图4-24兰州市区地形图兰州市区已进行了控制测量40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1.2%;地形测量252.2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8.2%;道路管网定测约650km。......
2023-09-27
由于年代久远、政治变动等历史因素,包括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资料在内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编制历史资料大量流失,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如会议纪要、工作笔记、报告批文等缺失比较严重。③无法客观评判项目负责人任震英先生及苏联专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就一些重大议题上的各自立场和具体作用。这些至今仍存在争议的谜团尚待进一步解开。......
2023-09-27
近些年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开展学术研究的文献还十分鲜见,专门梳理、总结苏联规划影响的文献也寥寥无几,相关内容零散分布于以断代史方式出现的各类城市规划史文献、老一代规划前辈的回忆文章当中。侯丽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反思了现代主义手法在社会主义城市中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社会主义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进行了渊源回溯。......
2023-09-27
目前,关于城市规划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研究、苏联援华系列研究的文献虽然很多,但是针对城市规划范型研究的文献很少,尤其是对兰州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对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学术研究的,目前还没有。本书将围绕上述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合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现状,以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为对象,逐步开展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2023-09-27
对种族、阶级、性别与性议题的重视构成了自20世纪末以来西方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规划史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手段自然要借助史学方法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史料的来源上,斯科特采取传记式手法,以采访20世纪早期城市规划参与者的方式,撰写了《1890年以来美国的城市规划》,这在早期规划史研究中是个孤例。......
2023-09-27
2003年,李百浩、郭建为了揭示城市规划发展的演变规律,从城市规划范围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历史分析,从中得知国外城市规划思想导入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三种主要途径。国外城市规划在中国的导入过程也是近代中国日本侵占地的城市规划范型的形成与转变过程。该论文旨在通过研究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范型,为现今的城市规划以及未来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使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