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以上各类城市规划方针在当时的背景下应当说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对指导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3-09-27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国家政权建立,政府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中央提出了“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以及“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等论述,为制定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奠定了思想基础。各地规划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城市规划事业也正式拉开序幕(1949年10月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计划局下设立基本建设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城市建设工作,除国家设立的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外,各地规划管理机构也逐步建立,如重庆的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成都的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济南的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等。当时兰州市人民政府也设立了建设科,任震英先生任科长,负责市政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苏联的全面援助下,以工业布局主导或牵引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于当时的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对配合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因而这一时期被称为新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的“第一个春天”。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城市规划的论著汗牛充栋,但大多数都是从工程的角度来谈论和探讨城市规划的具体操作,从城市史抑或城市规划史角度开展研究的极少,而专门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则更少。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逐渐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当代的城市规划学科的新兴理论发展与动向研究热烈,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研究较少,因此近现代的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总体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
但是,社会是延续的,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当我们由此去探索、梳理、思考时,总能从绵亘的历史轨迹中得到启示、警示、感受和感悟。人类需要不断地自我审视,需要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命运以及何去何从的选择理性。鉴往可以推知未来,任何一个今日的城市都是历史城市的延续,不了解城市的过去,就无法认识城市的现在,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效规划城市的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处在同一时间链上。因此,要解决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使一个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认识城市的历史特点,进而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性。
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城市规划紧锣密鼓地集中编制完成,开创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新局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基础,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编制历史无疑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近几年,为适应城市大规模建设的迫切需要,人们在广泛关注今日的城市建设之时,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也逐渐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开始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建设的历程和得失,并尝试对其开展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这说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历史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知。本书也是基于上述城市规划历史的学术研究背景,才逐步将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纳入研究视线的。
2)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具备历史典型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工作围绕的核心即“支持国家工业建设、协调城市中的各个工业项目”。这一时期也是苏联城市规划理论、技术全面进入中国的重要时期,苏联专家直接全程参与了中国重点工业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具体由中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任震英先生主持、穆欣等苏联专家指导编制完成。该版规划是新中国第一批被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的城市总体初步规划之一,在当时国内外是享有盛誉的(图1-1)。
图1-1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模型照片
1955年4月,同济大学冯纪忠教授、董鉴泓先生带领城建专业毕业班15名学生前往兰州实习并参观规划成果。1956年,同济大学城建专业三年级学生又一次去兰州实习。1956年7月,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在编写时,参考和借鉴了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经验和做法。1957年,任震英先生带着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图纸成果,随中国建筑师代表团出访苏联和罗马尼亚,博得国外同行的好评。1958年7月,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五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五次大会于1958年7月20日至27日在苏联的莫斯科举办,大会的主题是“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问题——1946年至1957年城市的新建和改建”。参加该大会的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代表。中国以中国建筑学会杨春茂副理事长为团长的19人代表团出席会议。时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的梁思成先生在会上做了关于东亚各国1945—1957年城市的建设和改建的报告),兰州作为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先建城市,其城市规划图纸在会议上展出,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很大关注。1959年9月,该规划成果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成就展览”,作为新中国城市规划的经典案例在首都向全国人民进行了展示;其规划成果也被编入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相关教科书之中。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是在中方专家主持、苏联专家指导下,按现代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编制和实施的兰州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城市规划方案,奠定了兰州市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发展建设的历史基础。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一五”计划时期中国苏联援华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典型案例和重要代表,也是规划成果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其编制过程具有历史典型性。
所以说,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建立和苏联援华新兴工业城市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地处内陆的兰州的这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深度认知。
3)通过研究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以叩谒先辈们的心路历程
城市规划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打开新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篇章的前辈们,他们为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和规划学科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并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众多的规划前辈中,被誉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著名城市规划大师任震英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任震英先生与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共荣”的渊源关系。1987年末,任震英先生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50周年庆祝大会在兰州隆重召开,时任市长的王道义贺词:“东方奔来一头牛,俯首金城五十秋,鞭挞辱骂全不顾,耕耘荒原变绿洲。”任震英先生被大会誉为“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建设新兰州的功臣”。
任震英先生(1913—2005年)是中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建筑学专家、工程设计大师,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任震英先生于1913年4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一个教师家庭,1937年1月毕业于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被授予工程师学位,同年在组织的安排下到甘肃兰州工作。1949—1966年,任震英先生相继担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兰州市建设局局长、兰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兰州市建筑工程局局长及总建筑师兼兰州市建设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任震英先生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位城市规划领域的工程设计大师,以其自身的专业功底和人格魅力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城市规划专家的心路历程,也折射出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变迁的历史光辉。正如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之程度,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开创新中国城市规划新篇章的先辈同仁们的思想当为今日规划界之瑰宝。
然而,城市规划历史研究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历史事实及其演变过程、内在规律等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属于城市规划史研究,该研究深入展开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为目前开展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学者和文献数量都很有限,尤其是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历史的系统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书就得基于历史视角,通过搜集大量一手史料、与亲历者深度访谈等手段,走近曾经参与或经历规划编制过程的诸位前辈们,实现笔者与历史的对话,故此研究将是一个生命追逐另一群生命的过程。
有关苏联规划在中国兰州第一版总规编制史实研究(1949~1966)的文章
梁思成的“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以上各类城市规划方针在当时的背景下应当说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对指导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3-09-27
郝卓然、于崇信两位同志于1954年10月中旬向国家建设委员会汇报,获得同意后安排正式会审,要求甘肃省及兰州市有关领导及有关具体编制规划的同志参加。1954年10月29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兰州市城市总体初步规划的审查会议。1954年12月11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在审查会议上提出的主要意见详见附录D。1954年12月底,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城市总体初步规划。......
2023-09-27
由于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迅猛发展也逐渐成为世界的关注点,中国的城市规划在国际规划学界的影响力空前绝后,这些为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最初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中进行。这是中国学术界自现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接触近代城市规划史,但是此书仍然隶属于建筑史研究范畴。......
2023-09-27
对于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的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学界和史学界均有不少研究。现实的情况是,中国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城市规划史的研究,并且该课题一直是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进行的。......
2023-09-27
由于人才的损失,进而导致城市规划工作的困难及城市建设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对于快速成长和建设发展的新中国,代价无疑是惨痛的。这一时期的政治大波动致使中国城市规划事业蒙受的重大损失难以估量。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工作,十分突出地强调政治和政策性,强调要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服务,这是应该的。城市规划受人治因素的影响,这一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延续至今。......
2023-09-27
近代“欧美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如英国的霍华德及其追随者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卫星城市理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取而代之则是突然介入的另一种外来城市规划思想流派——“苏联模式”,近代“欧美模式”随即中止。这一时期,1951年稿、1952年稿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的变化很有代表性,恰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编制范型,即从以“欧美模式”为主导的都市计划向以“苏联模式”为主导的城市规划的过渡。......
2023-09-27
中华民国时期,兰州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先后由甘肃省民政厅、建设厅负责。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市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逐步健全。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以迎接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兰州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在市政府建设科科长任震英先生的主持下,克服技术人员匮乏、基础资料空白、规划知识受限等重重困难,依然坚持启动兰州市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
2023-09-27
干道网的目的就是以最短的距离将城市的各个功能部分联系起来,并且通过街道网的方式使城市与对外交通线路取得联系。阿凡钦柯认为干道系统的规划在城市交通方面的要求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②干道网的定线应考虑到地形的条件。⑧规划干道系统是城市规划中重大的建筑任务之一。......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