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地质简图 1.砂砾岩;2.下段晶屑凝灰岩、上段碎斑熔岩;3.下段粉砂岩、上段流纹英安岩;4.砂岩和砂砾岩;5.砂岩;6.变质岩;7.次花岗斑岩;8.花岗岩;9.煌斑岩脉;10.火山颈(推测);11.断裂相山火山盆地总体上分为3层结构:基底主要为古--中元古代和震旦纪的变质岩系,部分为下石炭统、上三叠统;基底之上为火山岩;盆地火山岩之上有红层覆盖。早石炭世、晚三叠世沉积岩主要分布在相山地区东侧,岩性主要为砂岩。......
2023-09-27
6.4.3.1 成因类型
总的来说,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样品都显示出A型岩浆所特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例如:富碱,具有较高的K2O+Na2O含量;富集REE、HFSE和Ga,亏损Ba、Sr和过渡元素;具有高的Ga/Al比值(Whalen et al,1987,1996)。较高的形成温度也是判别A型花岗岩的一条重要指标。利用Watson et al(1983)锆饱和温度计能计算出花岗岩形成时的温度。计算结果(表6-5)表明杨梅湾花岗岩的形成温度为795~829℃(平均810℃),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形成温度为808~881℃(平均850℃),表明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样品具有较高的形成温度。在A型花岗岩的判别图解上,如10 000×Ga/Al-K2O+Na2O,Nb,Zr图解以及Zr+Nb+Ce+Y-(K2O+Na2O)/CaO(图6-1 1 a~d)中,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显示出高的Ga/Al比值以及较高的Zr+Nb+Ce+Y含量,大部分数据点都落入了A型花岗岩的范围里面,表明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图6-11 新路火山盆地中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a)(Na2O+K2O)-10 000×Ga/Al,(b)Zr-10 000×Ga/Al,(c)Nb-10 000×Ga/Al,以及(d)[(Na2O+K2O)/CaO]-(Zr+Nb+Ce+Y)分类判别图解(Whalen et al,1987)
显示出这两个花岗岩体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FG.高分异花岗岩;OGT.未分异的I型、S型以及M型花岗岩。图例同图6-5
6.4.3.2 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
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全岩Nd同位素组成εNd(t)在-6.5~-3.6之间,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在-7.8~-0.9之间,并且全岩的Nd同位素和锆石的Hf同位素都具有中元古代的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这两个岩体起源于地壳深处的中元古代变质岩。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一样,在Nd同位素和Hf同位素图解(图6-12)中,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数据点位于中元古代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演化区域之间,因此,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是由事先经过脱水而发生麻粒岩化的中元古代变质岩(包括副变质岩和正变质岩)部分熔融而形成的。
图6-12 新路火山盆地中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全岩εNd(t)值(a)以及锆石εHf(t)值(b)对于时间的演化曲线
副变质岩的Nd同位素演化曲线引自沈渭洲等(1993),正变质岩的Nd同位素演化曲线引自胡恭任等(1999)。PM.副变质岩;OM.正变质岩
前面已得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主要起源于基底变质岩的部分熔融,并且其源区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但是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相对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具有较高的全岩εNd(t)值以及锆石εHf(t)值,显示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原岩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此外,杨梅湾花岗岩相对于大桥坞花岗斑岩具有较高的全岩εNd(t),可能也指示两个岩体中地幔组分的性质或者比率有所不同。
此外,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一样,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这两个A型花岗岩岩体的形成表明赣杭构造带在这个时间段上是处于一个拉张的构造背景,这个拉张环境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之后的板片后撤所引起的弧后拉张或者弧内断裂所造成的。这些A型花岗岩较高的形成温度以及原岩中含有地幔物质组分,表明随着古太平洋板块的后撤,持续的拉张作用导致地壳和岩石圈地幔逐渐减薄,上涌并底侵的软流圈地幔引发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赣杭构造带上的杨梅湾花岗岩以及大桥坞花岗斑岩这两个A型花岗岩岩体。
6.4.3.3 分离结晶作用
同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一样,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但是两者之间的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如两者的轻重稀土比值以及Eu的负异常程度并不相同,Ba、Sr、P、Ti的负异常程度也并不相同(图6-9),表明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两者的岩浆演化过程是有差异的,分离结晶作用控制了两者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变化。
在Sr-Ba、Rb-Ba以及Eu-Ba图解(图6-13a~c)上,可以看到大桥坞花岗斑岩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程度较小,而杨梅湾花岗岩相对于大桥坞花岗斑岩则发生了较为强烈的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在La-(La/Yb)N图解上(图6-13d),可以看到褐帘石和独居石的分离结晶控制了两者的稀土元素的含量差异。
图6-13 新路火山盆地中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a)Sr-Ba,(b)Rb-Ba,(c)Eu-Ba,以及(d)La-(La/Yb)N图解
Rb、Sr和Ba的配分系数引自Philpotts et al(1970),Eu的配分系数引自Arth(1976);磷灰石的配分系数引自Fujimaki(1986),锆石和褐帘石的配分系数引自Mahood et al(1983),独居石的配分系数引自Yurimoto et al(1990)。Pl.斜长石;Kfs.钾长石;Bt.黑云母;Aln.褐帘石;Mnz.独居石;Ap.磷灰石;Zrn.锆石。图例同图6-5
有关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的文章
图4-1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地质简图 1.砂砾岩;2.下段晶屑凝灰岩、上段碎斑熔岩;3.下段粉砂岩、上段流纹英安岩;4.砂岩和砂砾岩;5.砂岩;6.变质岩;7.次花岗斑岩;8.花岗岩;9.煌斑岩脉;10.火山颈(推测);11.断裂相山火山盆地总体上分为3层结构:基底主要为古--中元古代和震旦纪的变质岩系,部分为下石炭统、上三叠统;基底之上为火山岩;盆地火山岩之上有红层覆盖。早石炭世、晚三叠世沉积岩主要分布在相山地区东侧,岩性主要为砂岩。......
2023-09-27
这些结构表明这些电气石的形成与碎斑熔岩有关。图4-22相山碎斑熔岩中电气石的Al-Fe-Mg和Ca-Fe-Mg三角图解。相山碎斑熔岩中电气石结核的硼同位素组成表明硼来自于地壳,进一步说明了相山碎斑熔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的,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表4-14相山电气石硼同位素组成的TIMS分析结果注......
2023-09-27
研究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北部,主体为浙江西部的中生代火山断陷喷发带,地质上称之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图6-1新路火山盆地地质简图火山盆地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盆内发育一套火山侵入杂岩,火山地层为下白垩统劳村组、黄尖组、寿昌组,产铀地层主要为黄尖组。研究区的火山喷发及岩浆侵位活动以及其外围盆地内分布有多组基性脉岩,都表明该区与深部地幔有着良好的连通性,地幔流体作用长时间存在于该地区。......
2023-09-27
盛源盆地安山质火山岩的主量元素组成见表5-6,微量元素组成见表5-7。盛源盆地安山质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例如SiO2为51.24%~62.86%,Al2O3为15.19%~19.21%,MgO为0.43%~5.06%,Fe2O3*为4.80%~9.33%,CaO为0.82%~6.16%,TiO2为0.61%~1.14%。图5-7盛源盆地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变化图解图5-8盛源盆地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主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比值相对于SiO2成分变异图解如图5-7所示。......
2023-09-27
对于赣杭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表8-3赣杭构造带晚中生代钙碱性花岗岩体汇总表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赣杭构造带上侏罗纪花岗岩和早白垩世花岗岩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并且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构造环境。本书研究表明赣杭构造带上这个构造环境的转变是发生在137Ma,明显晚于十杭带南带。......
2023-09-27
副矿物主要为褐帘石、锆石、磷灰石以及一些金属矿物;褐帘石常见,呈自形晶并具有环带。角闪石呈残留的颗粒状被辉石包裹着,表明角闪石先于辉石结晶,在后期的变质事件中被辉石交代。大部分的角闪石被单斜辉石交代,而有少部分是被斜方辉石交代的。在照片右下角的浅色部位是石英角闪片岩捕虏体,可以看到石英角闪片岩捕虏体中的暗色矿物具有定向排列的结构特征。......
2023-09-27
区内有色、贵金属成矿与岩浆多期次演化有关,尤其是与燕山期火山岩、浅-超浅成斑岩和中酸性花岗岩类等关系最为密切。燕山晚期岩浆岩分布较广,总体显示由西向东向外侧扩展,岩体规模一般较小,斑岩、次火山岩小岩体增多,沿海地带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最为强烈,岩体也较大。燕山晚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带、江南东段和皖南地区。......
2023-09-27
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组成分析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利用装有New wave UP213激光探针的Neptune MC-ICP-MS测试。ArF准分子激光发生器产生193nm深紫外光束,经匀化光路聚焦于锆石表面。实验过程中,国际标准锆石91500的测试结果为0.282 301±0.000 017,与文献发表的值0.282 307±0.000 031一致。锆石的εHf值是根据每个分析点的锆石U-Pb年龄计算而得,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下标s表示样品。计算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的参考值如下:CHUR=0.033 6CHUR,0=0.282 785DM=0.038 4DM=0.283 25λ=1.867×10-11/aCC=0.015......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