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本《儋州志》共三卷,知州韩祐等撰。一是几乎全抄万历本《儋州志》,万历本分天、地、人三集,而此志也据此分成三卷,实是对应前志之例。明万历儋州修志后,已无别的州志再见诸记载。据此可以认为,这本州志是儋州历来所有志书中,成就较差的一种。此次据以校点整理的底本系《故宫珍本丛刊》影印本。幸得日本所藏万历本《儋州志》为据,互相考订,始基本完备。......
2023-09-27
至今仅有八十多万人口的儋州方言区,自古以来却孕育出一朵艺术奇葩——儋州民歌与调声。在岁月长河中,她宛如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凡是操儋州方言的人们一听到那熟悉的声调、动人的旋律,总会情动于中。
如果说在过去穷荒闭塞的年月,儋州民歌与调声仅仅是一种方言区内部抒发情感的娱乐形式,那么到了今天开放革新、资讯发达的年代,文化多元的潮流滔滔滚滚,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它的文化价值。海南日益成为一个蜚声四海的“国际旅游岛”,地方文化元素将成为这种新兴旅游产业的重要品牌,我们有责任将这种渗透了民族精神品质与智慧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远方的客人们。
儋州民歌与调声好在哪里?
先说民歌。儋州民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善用比喻。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喻物情之微者近《风》。”所谓《风》,就是我国《诗经》中记录最早的民歌,刘熙载认为民歌最能细致入微地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事物。而儋州民歌在运用比喻方面不在国内各种民歌之下。无论在运用的广度、深度,描述的细腻生动、幽默浪漫方面都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儋州民歌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男女情爱有关,这其实也是各类民歌的共同特征。但儋州民歌最擅长运用比喻手法来歌唱,甚至一些细微到人们一般难于启齿的内容都能够从容不迫地隐喻比兴,给人以雅致生动的感受,丝毫不觉得粗俗猥亵、低卑下流,相反在倾听之余回味无穷。在这方面,儋州民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许多民歌难以企及的。
儋州民歌中还有一种对歌的形式,由两位民间歌手(俗称歌爸、歌妈)即兴表演,具有一种对抗风采,考验歌手的应对能力与歌唱水平。这种即兴式的对歌要求歌手不但有歌唱的天赋还要有深厚广博的民歌素材、丰富的生活阅历与常识。这一男一女的对歌,堪比才情禀赋的博弈、交融,就像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长流不息。每一场对歌不受时间限制,不受题材束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随意道来,出口成章,结句成韵,连绵不绝,仿佛没有尽头。
儋州民歌雅俗并长,既有很通俗的情调,也有很高雅的篇章。至今还被人传唱不衰的许多旧文人所创作的儋州民歌同样受欢迎。尤其在以民歌形式反映时事政治、重大事变、历史演义等方面,至今仍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民间传唱。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儋州民歌的成熟与厚重。
再说调声。儋州调声最大的特点是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动感欢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凡是听过的人,无论其音乐素养如何都可以立即辨别其出处。儋州调声深受音乐界的重视,曾经有过多批音乐家到儋州来采风并录制唱腔唱段。早期的儋州调声多局限于青年男女之间自发的歌咏形态,只重声调,忽视舞蹈及肢体语言,只重临场即兴的抒情,没有成形的故事情节可供编演,总体来看,演唱形式比较单一枯燥,音乐表现力不够强。近年来,已经发展有“儋州民歌剧”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有益尝试。儋州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与民间传说,恰逢当代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正是民歌手们放声歌唱的大好时机,应该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儋州是一块极富音乐元素的乡土,在“诗乡歌海”的美誉中,汲养着新生代的音乐人才,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长为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音乐大师。
有关琼崖旧事:桂馨楼琼儋史话的文章
清康熙本《儋州志》共三卷,知州韩祐等撰。一是几乎全抄万历本《儋州志》,万历本分天、地、人三集,而此志也据此分成三卷,实是对应前志之例。明万历儋州修志后,已无别的州志再见诸记载。据此可以认为,这本州志是儋州历来所有志书中,成就较差的一种。此次据以校点整理的底本系《故宫珍本丛刊》影印本。幸得日本所藏万历本《儋州志》为据,互相考订,始基本完备。......
2023-09-27
赵佗死后,四传至其曾孙赵兴,赵兴愿臣属于汉,而遭至南越国内以丞相吕嘉为首的反对派的抗拒。九郡其中即有海南岛境内的珠崖、儋耳二郡。从此,海南岛上开始了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海南岛有了郡县的行政区划。路博德与杨仆攻南越,其实杨的军功最多,寻陕与石门的关键之役都是杨的功劳。......
2023-09-27
冯盎是冼太夫人之孙。这西部的崖州设立最早,实为冼太夫人的领地。因冼太夫人安抚岭表及海南黎峒的功劳,隋朝初年赠其子冯仆为“崖州总管”,但这仅是封号而已,其时冯仆已死。于是冯盎据有番禺、苍梧、珠崖等地盘,“自号总管”。冯盎这自封的总管才是货真价实的崖州总管。这次平乱得胜,冯盎被封为汉阳太守。冯盎被封为越国公。认为冯盎不会谋反。但高力士死后陪葬泰陵,并不在海南,因此可能就是冯盎之墓。......
2023-09-27
贾捐之反丑诋当地人为“禽兽”,足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严重隔阂,废郡之举势在不免。自西汉元帝罢废珠崖、儋耳郡后,五六百年间,史籍上不再有封建朝廷在此设官行政的记录。那么在这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海南的历史沿革该怎么算,是断档还是代有统绪,则成了争辩不休的历史话题。可以说,直至今天,关于海南岛的这段历史沿革问题还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
2023-09-27
万历《儋州志》是仅存的几部明代海南地方志书之一。清光绪年间,儋人王云清续修《儋州志》,曾谈到万历本州志“为纲二十有一,为目六十有九”,但似乎他本人也没见过这本志书。曾邦泰却敢于在正史体例之外独树一帜,“自立一家之言,以成一岛之全书”。章学诚认为“独州县志书,方隅有限,可以条别诸目,琐屑无遗,庶以补国史之力之所不给也”。从这一点看,万历本《儋州志》正有其不足之处。......
2023-09-27
《海槎余录》,明顾玠(一作岕)著。在《海槎余录》中,据顾玠的序言所称,海南岛地方险远,环境恶劣,有鲸波之险、瘴疠之毒,除非听从王命到这里为官,一般人不愿涉险到此地。特别是已经消沉于历史迷雾中的明代海南风物,足可让今人耳目一新。这则记载里的“鸡翅木、土苏木”,现在海南岛上已基本绝迹,极为罕见。翻车鱼,属大型海洋性鱼类,常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故海南省海岸可以见到。......
2023-09-27
原来冼太夫人的丈夫冯宝系北燕贵族冯弘的裔孙。且冼太夫人出巡州县的任务是护卫隋朝的使者裴矩。并未提到海南黎峒。所以冼太夫人是否亲到海南移城,在这里也只能是“民间话语”而已,不能看作是查有实据的历史事实。关于冼太夫人的冼氏族源,据其宗谱所载,有多达六种大同小异的说法。因此冼太夫人实为中原汉人的后裔。......
2023-09-27
钦宗不得已,封李纲为“东京留守”,将御敌之事一股脑交给李纲,却时时谋划南逃之计。李纲虽非武将,从未参与过军事,但国之将亡,乃奋身力任,“治守战之具”。然而,尽管李纲打了胜仗,退了敌兵,钦宗却忙着派人与金人议和,割地赔款,将皇弟与大臣作为人质交给金兵,将李纲调离京都,解除兵权。李纲任宰相不到三个月便被罢免,主张他留任的陈东等人还被宋高宗砍了脑袋。......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