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琼崖旧事:桂馨楼琼儋史话

琼崖旧事:桂馨楼琼儋史话

【摘要】:贾捐之反丑诋当地人为“禽兽”,足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严重隔阂,废郡之举势在不免。自西汉元帝罢废珠崖、儋耳郡后,五六百年间,史籍上不再有封建朝廷在此设官行政的记录。那么在这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海南的历史沿革该怎么算,是断档还是代有统绪,则成了争辩不休的历史话题。可以说,直至今天,关于海南岛的这段历史沿革问题还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海南境内设置珠崖、儋耳郡,从此海南有了正式行政机构。至公元前46年,因为两郡地方多次叛乱,汉元帝听从贾谊曾孙贾捐之的建议,罢弃珠崖、儋耳郡。贾捐之在他的奏议中言:“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又非独珠厓有珠犀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按贾捐之的说法,罢郡的理由之一是当地土人暴恶,不服王化;二是环境恶劣,若劳师远征,兵入险阻,恐得不偿失。这其实是隐瞒了一大事实,即汉武帝置郡以来,派到这里的地方官大多贪残暴戾,欺压百姓,使民不堪役,才起而造反。如汉武帝末年,孙幸征“广幅布”,被群众杀死就是一例。贾捐之反丑诋当地人为“禽兽”,足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严重隔阂,废郡之举势在不免。

西汉元帝罢废珠崖、儋耳郡后,五六百年间,史籍上不再有封建朝廷在此设官行政的记录。直至南北朝时期,约梁朝大同年间,因冼太夫人的威望,“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梁朝因此得以在今儋州一带设置崖州。至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才正式在海南重立珠崖、儋耳、临振三郡。那么在这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海南的历史沿革该怎么算,是断档还是代有统绪,则成了争辩不休的历史话题。

明代海南人唐胄与王佐修《正德琼台志》时曾因这一问题产生歧见。王佐后来还因为其他原因退出修志,而唐胄却在该志书卷三中留下与王佐辩论这一问题的主要论点。

按唐胄的观点,自秦代以来,各朝已有意识地迁移中原汉族到海南,至汉武帝置郡时,当地汉人已有三万之众。这些汉人当然愿意隶属于中央王朝。因此“有其人必有其地”,不能说断档,此其一。其二,史有明载,后汉于合浦郡置珠崖县;三国时,吴赤乌五年(242年),置珠崖郡,陆机曾被任为儋耳太守。晋平吴后,省珠崖入合浦;刘宋元嘉八年(431年),又复置珠崖。据这些记载,可见中原王朝一直都未曾放弃珠崖。其三,贾捐之建议放弃珠崖,是针对所谓“狸獠”的土著而言,冼太夫人所收服的也是这类人,所以五六百年间所谓断档者应该是这种情况,不应与朝廷废置郡县一事相提并论。

而王佐的观点是,自元帝罢弃珠崖、儋耳之后,各朝根本无法对海南实行有效的统治。史籍所载的那些郡县都不在海南境内,而是在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徐闻,实质上只是一种起招抚、羁縻作用的虚置机构,实际上未能实行有效的统治。所以三国时,孙权曾有过出兵征讨的事件。还有《大明一统志》在这期间一直不书各朝代的纪年,直到隋炀帝大业年间,重置海南三郡后,才开始正式引用王朝的纪年。此外,《汉书》因“珠崖之民无地可着,而置之《南蛮传》中”(意即为化外之民)。

这两种观点,自明以后,都各有支持者。1988年海南建省,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谭其骧教授曾著文《自汉至唐海南历史地理》,征引大量文献史料支持王佐的观点,并大大加以发挥、考证。但此论一出,即有专家学者著文表示不同看法。可以说,直至今天,关于海南岛的这段历史沿革问题还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

(200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