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至秦始皇时,为达其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目的,还有意识地迁移大批中原汉族至岭南,其中有部分就渗透到海南来。此亦秦代已有汉人到海南的明证。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其时南越国已有相当成熟的造船技术,因此通过海道与海南岛联系应该是可能的。这是海南岛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始。锼,镂刻,这种将耳撕扯成条状,且不食五谷、只食海蚌及薯芋的习俗,显系海南岛原始居人的生活习惯。......
2023-09-27
整个唐代近三百年间,被贬海南的高官要算韦执谊与李德裕。韦执谊于唐顺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二月,由王叔文引荐,跃居相位。但此时王叔文正在顺宗的支持下进行一场旨在排斥宦官的所谓“革新”运动。最后,“永贞革新”在封建专制体制下,还是以失败告终。顺宗一死,宪宗执位,还是由包围皇帝最紧的宦党专政,当然要拿韦执谊等人开刀。这样韦执谊任宰相仅半年多时间,至是年十一月,便被贬逐到海南任崖州司马(后改崖州司户)。
但韦执谊的被贬比起唐代其他贬官来,还是比较幸运的。当时的州刺史李甲还算客气,不仅不歧视他,还让他参与政务,“命摄军事衙推”(唐胄《琼台志》引李肇《唐国史补》说是“州事衙推”,查《国史补》并无此说,恐误记)。洪迈《容斋三笔》卷一“珠崖迁客”条称,“唐韦执谊自宰相贬崖州司户。刺史命摄军事衙推”“当时传以为笑,然犹未至于挫抑也”。因为处境比他更糟的大有人在。有的被地方官侮辱、囚禁,有的还一再被政敌加害。如唐高宗时,韩瑗被贬振州(今三亚市崖城镇一带),他的政敌还不肯放过他,遣使到琼追杀。虽死,还要开棺验尸。这是韦执谊以前的事。而在他之后43年被贬的李德裕,景况就凄凉多了。
李德裕任宰相八年之久,经他奖拔提携的达官贵人不知凡几,但被贬南下之日,却有“十五馀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之叹。到崖州一年多,便在忧郁贫病中去世了。去世前几个月,他在写给从表兄姚邵的信中这样叙述他的遭遇情怀:“天地穷人,物情所弃。虽为骨肉,亦无音书。平生交旧,无复书问。”“资储荡尽,家事一空。八口嗷嗷,往往绝食。块独穷悴,终日苦饥。惟恨垂没之年,须作馁而之鬼。”这真是穷独凄凉至极了。李德裕是前宰相李吉甫之子,本属纨绔子弟,生性也属奢豪。《太平广记·奢侈二》引《独异志》载:“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奢侈。每食一杯羹,其费约三万。为杂以珠玉宝贝,雄黄朱砂,煎汁为之。”《唐语林·卷七》还载他连喝水、烹茶也定要无锡惠山泉,为此设驿站专门为他送水,谓之“水驿”。由富贵骤为贫贱,又没有韦执谊那样的际遇,这恐怕是李德裕在崖州遽然病逝的原因。但他为相八年,对唐室毕竟是有功之臣,他病死遐荒,总还有人替他鸣不平。《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载咸通元年,右拾遗句容刘邺向唐懿宗上言:“李德裕父子为相,有声迹功效,窜逐以来,血属将尽,生涯已空,宜赐哀闵,赠以一官。”其后,果为他复官职并赠左仆射。有些善于趋附的人接着便在李德裕归葬的问题上称功。如《东观奏记》说是李德裕死后托梦给曾任宰相的令狐綯,令狐綯奏请归葬故里;《宣宗实录》注又说是中书令白敏中移书段全纬希望为李的归葬说情;还有《金华子杂编》干脆说是宣宗私访感悟,故得以平反归葬。其实都是一派胡言,故意往自己脸上贴金。宣宗大中四年,令狐綯为宰相,当时就有多次遇赦平反机会,但都没有为李平反。而白敏中更为卑劣,因为他受知于李德裕才位至显贵,但他当宰相日,却极力参与倒李的活动,将李贬至南荒,如今见皇帝宽宥,又来趁机说好话。
也许韦执谊当政的时间短,树敌不多,而且得到地方官李甲的关照,不仅有较安定的生活,还有政事可干,曾为当地百姓做过不少有益的事,如倡导文化、传播生产技能、兴修水利等。地方志及海南韦氏族谱均有记载。而更为幸运的是,韦执谊一族因上述条件得以定居崖州,世代相传,遂为地方旺族。至今韦执谊墓还保存完好,而李德裕到崖的后人却历尽磨难,真个是“亲交雨散于西园,子弟蓬飘于南土”了。
(2001年1月3日)
有关琼崖旧事:桂馨楼琼儋史话的文章
海南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至秦始皇时,为达其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目的,还有意识地迁移大批中原汉族至岭南,其中有部分就渗透到海南来。此亦秦代已有汉人到海南的明证。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其时南越国已有相当成熟的造船技术,因此通过海道与海南岛联系应该是可能的。这是海南岛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始。锼,镂刻,这种将耳撕扯成条状,且不食五谷、只食海蚌及薯芋的习俗,显系海南岛原始居人的生活习惯。......
2023-09-27
《海槎余录》,明顾玠(一作岕)著。在《海槎余录》中,据顾玠的序言所称,海南岛地方险远,环境恶劣,有鲸波之险、瘴疠之毒,除非听从王命到这里为官,一般人不愿涉险到此地。特别是已经消沉于历史迷雾中的明代海南风物,足可让今人耳目一新。这则记载里的“鸡翅木、土苏木”,现在海南岛上已基本绝迹,极为罕见。翻车鱼,属大型海洋性鱼类,常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故海南省海岸可以见到。......
2023-09-27
秦桧大怒,开始设计陷害李光。这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看来李光也是因“莫须有”之罪被贬。此后,因秦桧当权,李光便一直流寓贬所,一住十余年。李光在琼的贬谪生涯可以说是荣辱不惊,泰然处之。在十余年的谪居生涯中,他还写了许多反映海南风物的诗篇,流传后世。......
2023-09-27
岭南有“英雄树”,一名攀枝花、斑枝花,海南称木棉、红棉。但是将木棉当作吉贝者亦有之。这种“二三月下种,生黄花”的“木棉”即吉贝。而将木棉称为“古贝”(即吉贝)者亦有之。但在古文献中,古贝与吉贝常相混淆,称“木棉”者并非都与“吉贝”同类;而称“古贝木”者,即今之木棉。闽广以南土著人人竞织的“木棉”实为今之棉花,而林邑国“花如鹅毛”的古贝木应为木棉。吉贝之精者为白叠;而木棉布之精者为斑布。......
2023-09-27
胡惟庸因专权擅政被朱元璋诛杀后,薛祥重被任命为工部尚书。薛远的父亲为薛能,而薛能的其他三个兄弟已无从查考。据《明孝宗实录》,薛远在户部任上,十分勤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朝廷命工部侍郎薛远前往视察,安抚受灾群众,减免租税,修整损毁的公屋、民居,灾情得以缓和。在此任上,为“总督粮饷”,薛远勤勤恳恳,前后工作了十三年。薛远为此请求致仕。这西厂在历史上可谓臭名昭著。......
2023-09-27
先说疍家人,旧作“蜑人”“蜒人”“疍人”。这更进一步说明“疍家人”实为汉人的一种。这部分人即有可能成为后之“疍家人”,故东汉时有许慎记录的“蜑”字。其风俗习惯与“疍家人”迥然有别,而其迁来海南的时间亦应晚于“疍家人”。然而,“番人”迁来海南后,因其中亦多有从事渔业生产者,故与“疍家人”的生产方式有相同之处,但尚未闻有海南人将“疍家人”称作“番人”者,即使有,也应是一种误解。......
2023-09-27
海南省儋州市古时有一个名称:儋耳。此外,《山海经·海内南经》又有“离耳国”的记载。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汉武帝经略海南,才把“儋耳”之名赐给新征服的海南领地。郭璞为东晋时人,他注《山海经》时,海南岛上已有儋耳郡,所以直指“离耳国”为儋耳,并指明这儋耳位于珠崖海渚中。而《吕氏春秋》应是在这种传闻的基础上才得出“雁门之北,儋耳之居”的说法。......
2023-09-27
贾捐之反丑诋当地人为“禽兽”,足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严重隔阂,废郡之举势在不免。自西汉元帝罢废珠崖、儋耳郡后,五六百年间,史籍上不再有封建朝廷在此设官行政的记录。那么在这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里,海南的历史沿革该怎么算,是断档还是代有统绪,则成了争辩不休的历史话题。可以说,直至今天,关于海南岛的这段历史沿革问题还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