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摘要】:案例导学让敬业成为习惯有一次,三星的分公司要进行裁员,裁员名单里有内勤部的李先生和杨小姐,公司规定他们一个月后离岗。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因此,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

通俗地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它是人类社会所有职业道德的一条核心规范。它要求从业者既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是职责,也是成才的内在要求。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竭力。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即要求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

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任何时候用人单位都只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踏踏实实工作,持良好态度工作的人。这就要求从业者只有养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精神,专心致志搞好工作,才能实现敬业的深层次含义,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奇迹。一个人如果看不起本职岗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而且会失去自身发展的机遇。虽然社会职业在外部表现上存在差异性,但只要从业者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终会有机会创出一流的业绩。

案例导学

让敬业成为习惯

有一次,三星的分公司要进行裁员,裁员名单里有内勤部的李先生和杨小姐,公司规定他们一个月后离岗。

李先生听到了这个坏消息,回到办公室就拿杯子、文件夹撒气,工作也不再上心,而且还经常迟到、早退。他想,反正就要离开公司了,干得好不好都是一个样。

而杨小姐在裁员名单公布后,她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无精打采。可打开电脑,拉开键盘,她又和以前一样地干开了。她安慰自己:“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过,反正这样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有机会了。”她心里渐渐平静了,仍然勤劳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

一个月满,李先生如期被辞退,而杨小姐却从裁员名单中被删除,留了下来。主管当众传达了老总的话:“杨小姐的岗位,谁也无法替代,杨小姐这样敬业的员工,公司永远不会嫌多!”

(案例来源:人民网)

点评:

李先生自从裁员名单公布以后,便以消极、散漫的态度应付工作,这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而杨小姐仍然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职业精神赢得了老板的信赖。

一个员工敬业与不敬业是完全不同的,不敬业的员工不仅不会得到提拔和重用,工作也无业绩可言。而敬业的员工,其敬业意识牢牢植根于脑海中,做起事来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取得更大的成就。

由此可见,在职场中,只有敬业才是真正的聪明。职场中提升最快的往往是那些工作认真、踏实敬业的人,而那些表现欠佳、应付工作的“最差”员工,往往是公司最先考虑的辞退对象。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据此我们也可以作出这么一个推断:今天你不敬业,明天就有可能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

2.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不弄虚作假。在职业行为中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诚实劳动。每一名从业者,只有为社会多工作、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并付出卓有成效的劳动,社会所给予的回报才会越多,即多劳多得。

守信,要求讲求信誉,重信誉、信守诺言;要求每名从业者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的条例、纪律;要求做到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不以权谋私;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同弄虚作假、坑害人民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案例导学

不做对不起公司的事情,珍惜自己的职场信誉

李明是一家食品公司的业务部经理,由于家庭原因,他不得不从这家公司辞职,准备在天津定居。而天津一家食品公司,得知了这一情况,急于从对手手中将这一员大将挖过来,很快向他发出了邀请,并且以其原来薪金的数倍作为薪酬,但是有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让他带走他在原单位的得力下属及大客户。李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知道这样会使自己陷于不义之中。原来公司的老总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以升职、加薪的承诺挽留他,而是对他说:“今后,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为你写一封推荐信。”这件事情很快在业内传开了,李明自然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邀请他加入的公司也越来越多。这些公司的老总一致认为,李明的职场信誉让他们觉得不能放过这样优秀的人才。

(案例来源:搜狐教育

点评:

从李明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职场信誉是无价之宝,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不能丢弃的。这是职场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了职场信誉,任何一位职场人的职场之路都不会走的顺利,相反会引来更多的猜忌和防范,制约的因素会更多,职场之路也就会充满坎坷。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即处理各种职业事务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为群众着想,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本职工作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体现。要有效地履职尽责,就要必须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工作的高标准是单位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履行岗位责任的必然要求。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当社会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奉献社会是一种对事业忘我的全身心投入,这不仅需要有明确的信念,更需要有崇高的行动。当一个人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从事某种事业时,他关注的其实是这一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的意义。

案例导学

职场中的奉献精神

某单位里新来了一个姑娘,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很多老员工都暗地里笑话她新鲜感不会超过一个月。可是一年后的单位优秀员工没有评选给老员工,却给了这个资历尚浅的小丫头。老员工们都表示不服,去总经理那里“理论”。总经理却反问,你们一周请多少天假?你们一周加过几次班?老员工们个个都脸红了,反观这个小丫头从刚进公司到一年后,依然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领导提出的方案,她永远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她总是揽过去自己做。

(案例来源:道客巴巴)

点评:

有的职场人只将工作视为赚钱的途径,因此他们根据工资数额来贡献自己的能力。他们认为拿2 000块的工资就应该做2 000块的事,可是殊不知,这样只是在白白浪费时间和才华。然而有的职场人却深谙“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的道理。其实懂得奉献能力的人从来都不会吃亏——因为他们在奉献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能力与工资。那些在公司里奉献自己青春的人,总是第一个升职加薪的,你的努力总有人会看见,是金子总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