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摘要】:1.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到位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主因,因为当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部门还是低层次的垦殖,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极为有限。这也是解决大学生及整个社会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大学生就业呈现“倒金字塔”状况。由于我国的区域差别大,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期望在大城市、东部地区就业,而不愿意到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就业。

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到位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主因,因为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农业部门还是低层次的垦殖,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极为有限。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而且根据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发展状况,越来越多的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成为流动人口主力军,正在不断地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化。

图1-1 2001—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加工业,由于结构性供大于求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比例偏低,部分地区经济结构过分依赖外向型经济等结构性问题的存在,致使金融危机下就业岗位数不增反减。第三产业虽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近年的增长速度也较快,但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吸纳新增人数特别是高端人才的能力有限,不足以解决其他产业转移和大学生新增人员。因此,就业岗位的提供关键在于发展产业结构合理的国民经济。这也是解决大学生及整个社会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区域差别大,各种资源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双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发达、农村落后),在经济上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二元结构的同时,也在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社会体制方面的二元结构,这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问题突出。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发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落后。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各类高级专家有75%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占21%,西部仅占4%。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不足百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10。人才流失、断层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无法形成“洼地效应”,造成恶性循环。在城乡二元化体制作用下,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社会保障乏力、发展机遇欠缺,导致大量农村毕业生不愿回到农村,进而加剧了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大学生就业呈现“倒金字塔”状况。由于我国的区域差别大,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期望在大城市、东部地区就业,而不愿意到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就业。这样就形成了区域差别型结构性失业,即在大城市、东部地区人才济济,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而在中西部及广阔的农村地区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却不愿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