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元胞长度的可变设计及其效果

元胞长度的可变设计及其效果

【摘要】:为了实现此目的,模型首先应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元胞长度的可变设计。然而,传统的CTM 模型是以元胞可容纳的车辆数ni 作为单一的状态变量,因此为满足元胞的流量守恒关系,必须将元胞均匀划分,使其元胞长度均保持一致。由此可见,基于元胞长度的可变设计,是达成基于交通事件的模型改进的首要步骤。其中,第k时段驶入元胞i 的所有车辆数可表示为:第k 时段驶出元胞i-1 的所有车辆数则可表示为:

由于事发路段与其他路段的交通流特征差异较大,因此若能有效地将其分隔开,使其分属于不同的元胞,就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出交通事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为了实现此目的,模型首先应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元胞长度的可变设计。然而,传统的CTM 模型是以元胞可容纳的车辆数ni (k)作为单一的状态变量,因此为满足元胞的流量守恒关系(如式2.2 所示),必须将元胞均匀划分,使其元胞长度均保持一致。由此可见,基于元胞长度的可变设计,是达成基于交通事件的模型改进的首要步骤。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书选择以交通流密度作为状态变量,计算各时段元胞的驶入流量和驶出流量[27] [28],进而得到时段内各元胞的车流密度,通过对密度值的判断,以确定元胞内的车流状态。具体方法如下:

依据道路几何线形等道路条件将路段划分为若干元胞,如图2-6 所示。以元胞内的交通流密度作为状态参数,交通守恒模型可描述如下:

其中,ρi (k)表示第k 时段元胞i 的车流密度;li 表示元胞i 的长度,为避免出现元胞内车辆为负或车流密度大于堵塞密度的情况,元胞长度应不小于Δt内车流自由走行的距离;qi, in (k)与qi, out (k)则分别指(k, k+1)时段内单位时间所有进入与离开元胞i 的车辆数。

另外,由于此模型同样满足图2-1 所示的基本图,元胞i 的交通流状态则可由元胞密度ρi 与临界密度ρio 及阻塞密度ρiJ 进行对比判定得出:

若ρi <ρio,则元胞i 处于自由流状态;若ρio ≤ρi ≤0.5ρiJ,则元胞i 处于轻度拥堵状态,此状态下的交通流运行效率会受到轻度影响;若0.5ρiJ ≤ρi<0.7ρiJ,则元胞i 处于中度拥堵状态,此状态下的交通流运行效率会受到较大影响;若0.7ρiJ ≤ρi <ρiJ,则元胞i 处于重度拥堵状态,此状态下的交通流运行效率会受到显著影响,并易出现非完全阻塞状态下的排队现象;若ρi ≥ρiJ,则元胞i 处于阻塞排队状态。

图2-6 元胞划分示意图

此时,此模型的路段模型的一般表达式描述如下:

第k 时段驶入元胞i 的车辆数可表示为:

式中,qi (k)为第k 时段元胞i 的流入率,第k 时段元胞i-1 的发送函数Si-1 (k)及第k 时段元胞i 的接受函数Ri (k)表示如下:

此模型的节点模型与CTM 的节点模型类似,同样也分为普通连接、合流连接、分流连接三种形式,具体计算公式如式2.4 至式2.12 所示。其中,第k时段驶入元胞i 的所有车辆数可表示为:

第k 时段驶出元胞i-1 的所有车辆数则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