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瑞昌立县前古墓现场发现湮没的历史

瑞昌立县前古墓现场发现湮没的历史

【摘要】:1990年8月18日,瑞昌市人民北路李家墩一居民打厨房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笔者闻讯,立即同张绪来、吴智峰等同志赶往现场进行了清理。该墓处李家墩新村中央,坐北朝南,距地表1.4米,系长方形砖室竖穴墓,券顶已经坍塌。墓室内积满淤泥和碎砖,葬具及骨架均已腐烂。随墓器物除铜镜放在墓中部外,其余全部置于墓室前端。其余的折沿高颈瓶、卷口丰肩罐及青铜镜等,都是唐墓中常见的器物。故我们认为该墓的大致年代可定为唐中期。

1990年8月18日,瑞昌市人民北路李家墩一居民打厨房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笔者闻讯,立即同张绪来、吴智峰等同志赶往现场进行了清理。该墓处李家墩新村中央,坐北朝南,距地表1.4米,系长方形砖室竖穴墓,券顶已经坍塌。墓长2.6米,宽0.94米,残高0.6米。墓室采用四顺一丁砌法,封门墙亦同,墓底按“人”字形铺排一层地砖。墓砖青灰色,长31厘米,宽17厘米,厚5.5厘米。墓室内积满淤泥和碎砖,葬具及骨架均已腐烂。随墓器物除铜镜放在墓中部外,其余全部置于墓室前端

随葬器物计3类,5种,8件。现分述如下:

铜镜半面,青铜质,镜面光亮。体成正方形,四边微弧,委角,圆形钮无座,宽平缘,素面。镜背面有用透明胶汁书写的“柳暗花”行书字。直径13.5厘米,厚0.4厘米。

陶洗1件。泥质黑皮灰陶,胎质松软,平沿,口微敛,斜腹,平底。高4.7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6厘米(图2,③)。

青瓷灯盏1件。敞口,圆唇,斜腹微弧,假圈足。腹内有一耳朵形钮,钮中间有一圆形小孔。先施黄色护胎釉,再在黄釉上施酱褐色釉,两次釉均不及底,灰胎细腻。高3.8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4厘米(图2,②)。

青瓷瓶1件。方唇,折沿,直口,长颈,溜肩,鼓腹下收,平底。口沿至颈的上半部施青釉,大部脱落,灰胎,器壁厚重。高34厘米,口、底径13.5厘米(图2,①)。

青瓷罐4件。形制相同,胎色青灰,质地粗糙。卷口,尖唇,丰肩,斜腹,平底。施褐釉和酱褐色釉均不及底。高6.8~7.3厘米,口径7.2~7.8厘米,底径5.2~5.5厘米(图2,④)。

图2

该墓虽无纪年资料,但随葬器物的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尤其酱褐色釉灯盏与浙江宁波小洞番窑址和安徽歇县辣口窑出土的唐代灯盏几乎相同,唯该灯盏施两次釉,完整无缺,此在瑞昌还是首次发现。其余的折沿高颈瓶、卷口丰肩罐及青铜镜等,都是唐墓中常见的器物。故我们认为该墓的大致年代可定为唐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