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山唐墓群发掘报告1.概况该墓群处于瑞昌城区北缘,坐落在人民公园丁家山。东、西、北三面均为山坡,墓葬群则处洼地,西距瑞昌博物馆仅20米。墓群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内葬具及尸骨均已腐烂。土坑墓地均为长方形竖穴,破坏较严重。M2五顺一丁砌墙,左右侧墙内壁各砌5个砖墩紧贴于墓壁,砖墩高至起券处。......
2023-09-25
该墓位于码头周家山。1980年1月至1983年8月,农民在此地打屋基和修建水沟时发现古墓4座。
周家山隋代墓葬群发掘报告
这4座古墓,编号分别为M1、M2、M3、M4,现将出土情况简介如下。
1.墓葬结构
这4座墓分别位于4座黄土坡地之中,离地面约1.5米深,为长交形竖穴土坑墓。M1长3.2米,宽1.6米,高1.4米,墓向西偏北。M2长4.3米,宽2.4米,高1.6米,墓向南偏西5°。M3长3.4米,宽2.4米,高1.5米,墓正南。M4长4米,宽21米,高1.2米,墓向南偏东8°。以上这4座墓的棺木都已朽。
2.随葬器物
这4座墓共出土器物20件。全部器物为青瓷,分别置于墓门和墓壁两侧。现介绍如下:
M1出土青瓷2件。
青瓷盘口壶1件(图1,①)。深盘口,束颈,溜肩,长鼓腹,平底,足处撇呈一圆饼状,颈中部有两圈凸弦纹,肩部塑有6个单、双相对称的半圆竖系,系上竖刻一道凹槽。上腹及下腹部各刻有瘦条莲瓣纹一周,腹中部饰堆状锯齿纹相隔。通体施青釉,开细片,釉色淡黄,透黑斑,器体厚重。通高3.5厘米,口径13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16厘米。
青瓷盘1件(图1,⑤)。敛口,弧腹,底微凹,内口沿饰三道凹弦纹,内底心两道凹弦纹,中饰八瓣莲花纹及莲籽芯。器内满施釉,外釉至半腹,器体厚重。高4.6厘米,口径21.5厘米。
M2出土7件。
青瓷钵1件(图1,④)。尖唇,深弧腹,小饼状足,底较厚,向上渐薄,器足旋削规整,外口沿饰一道凹弦纹,青釉不及底。通高8.5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5.3厘米。
青瓷杯6件(图1,⑦)。直口,斜腹,平底,内满釉,外釉不及底,有流釉。通高5.7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4厘米。
M3出土10件。
青瓷瓶1件(图1,②)。杯口,小颈,深腹,平底足旋削规整,肩部饰四横系及两道弦纹。通体施青釉,细开片,器体厚重。通高20.5厘米,口径7.6厘米,腹径15.5厘米,底径11.5厘来。
青瓷碟1件(图1,⑥)。侈口,浅腹,底稍凹,内口沿饰两道弦纹,外底中饰两道圆圈。器内满施青釉,外釉不及底。通高2厘米,口径13.4厘米,底径6.4厘米。
青瓷罐1件(图1,③)。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饰四横系。通体施青绿釉,细开片。通高9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12厘米,底径7.7厘来。
青瓷碗1件(图1,⑧)。敛口,斜腹,平底,内底有明显下凹痕迹。通体施青釉,细开片。通高6.6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6.2厘米。
青瓷杯6件。分6式:
I式1件(图1,⑨)。直口,弧腹,平底。通高5厘米,口径1厘米,底径4.7厘米。
II式1件(图1,⑩),直口,弧腹,平底,内心呈现涩胎现象。通高5.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4.4厘米。
III式1件(图1,)。直口,斜腹,凸平底。通高5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5厘米。
IV式1件(图1,)。直口,弧腹小平底,器物不规整,稍倾斜。通高4~5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3.8厘米。
V式1件(图1,)。直口,弧腹,小平底,器物欠规整。通高4.2~4.6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3.3厘米。
VI式1件(图1,。直口,弧腹,小平底。通高4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8厘米。
M4出土1件。
图1 出土器物图
青瓷碟敛口,斜腹,平底,底部胎呈红褐色,施青釉不及底,细开片。通高4.2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4.2厘米(图1)。
3.结语
据以上4墓的出土器物分析,可以看出均具有隋代青瓷的特点:
(1)从壶的形状看,趋向修长,秀丽,口沿部成盘状,较南北朝时同类器物的盘口显得更深。尤其是壶的颈部长而宜,溜肩,颈部都有浑粗的凸弦纹装饰。
(2)从碗的形状看,深腹,口微敛而腹壁深直,小饼状实足,近底部胎较厚,向上渐薄,给人以稳重感。
(3)从器底看,都有明显的旋削痕,大多倾向平实足。
(4)从器物的纹饰看,壶的上腹部及下腹部、盘的内心盛行用刻划的莲瓣纹装饰。
(5)从釉色看,大多流行半截釉,器表在腹部或近底部露胎,釉色多青,少许青黄绿色,另有流釉现象,玻璃质感强,釉层多开冰裂细片。
(6)因以沙承垫叠烧原因,部分碗心均呈现涩胎现象。
由于4座墓出土器物都具有隋代特征,故将其定为隋代墓葬。
有关湮没的历史:瑞昌立县前古文明管窥的文章
丁家山唐墓群发掘报告1.概况该墓群处于瑞昌城区北缘,坐落在人民公园丁家山。东、西、北三面均为山坡,墓葬群则处洼地,西距瑞昌博物馆仅20米。墓群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内葬具及尸骨均已腐烂。土坑墓地均为长方形竖穴,破坏较严重。M2五顺一丁砌墙,左右侧墙内壁各砌5个砖墩紧贴于墓壁,砖墩高至起券处。......
2023-09-25
陈朝九江司马黄仂闻讯弃城而逃,豫章、庐陵、浔阳纷纷失守,包括瑞昌在内的江南广大地区正式列入隋朝统一版图。此时九江地区设3 县,分属2 郡,其中湓城、彭泽属九江郡,建昌属豫章郡。但这段时期包括瑞昌在内的赣北地区政区隶属变化频繁。此时的瑞昌,延续陈天嘉六年政区设置,属江州治范围。......
2023-09-25
西周原始青瓷罍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高27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2.8厘米,肩宽28.8厘米。洛阳出土的西周原始瓷器, 基本上已经具备了早期瓷器的基本特征。这件原始青瓷罍出土于西周早期的一座中型竖井墓中。北窑西周贵族墓地所出数量众多的原始青瓷造型古拙质朴,古人在制瓷时所表现的蛮态野趣是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2023-11-29
2005年3月—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潼关县高桥乡税村发掘了一座在潼关县境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遗憾的是,墓志被盗,无法确定墓主是谁。于是,此墓的主人及身份就成为千古未解之谜。只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也许可以破解税村隋墓这个千古之谜。由此可见,杨钦墓志中所称“新坟”的方位与高桥塬税村隋墓的方位大致吻合。据此可以初步判断,高桥税村隋墓的主人就是这位杨钦。......
2023-09-18
隋代造像隋代麦积山开窟造像并不多,但规模却不小,集中在东崖及中区。造像风格在北周珠圆玉润基础之上,又有进一步变化,由于封建大一统皇权思想的影响,佛作为帝王神性的一面明显加强,离麦积山北朝时期造像中所具有的那种亲切、自然的风格渐行渐远。佛像造型稍显凝滞,已经没有北朝造像飘逸、灵动之美。代表性作品如37窟右壁侍胁观音立像,高1.85米,束发高髻,戴花蔓冠,发辫散披于肩部,冠带自耳后垂至双肩。......
2023-12-05
隋代石狮1965年洛阳中州路东段建筑机械厂生活区出土石狮高96厘米,作昂首挺胸蹲坐状,颈毛卷曲呈规律化的螺旋形,胸两侧各有一道形似云气的浮雕装饰纹,狮尾甩在狮背下部。石狮正面图洛阳出土的北朝造像碑上的狮子图案蹲坐式石狮从北朝开始出现,经过隋代得以传承,因此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唐代帝陵前石狮,绝大部分都为蹲坐式。这件隋代石狮的出土地点位于隋唐东都城的宫城范围内,应该属于宫廷殿宇前具有佑护作用的石刻。......
2023-11-29
西周采区主要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部。(一)遗迹图31J20 框架结构图图32J13 框架结构图1.竖井西周竖井共清理15 口。X2 巷道坑木测定年代距今2950±50 年,X11 距今2950±90 年。(二)遗物西周遗物共108 件,分采掘、提升、装载、选矿、排水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图51西周遗物图图52西周陶器图图53西周陶纹拓片图7.其他 西周遗物中还有铜镞、木构件及自然遗物。图54西周遗物图......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