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产力水平提升:稻作与养鱼业在瑞昌前古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生产力水平提升:稻作与养鱼业在瑞昌前古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但稻作生产对牛耕的要求更高,水田单位面积所需牛力接近旱地的两倍。特别是养鱼业,瑞昌东部地区临江带湖,水网密布,特别适合发展渔业生产,正所谓“江南水乡,采捕为业,渔鳖之利,黎元所资”。

1.稻作农业深耕技术普及

稻水农业在六朝基础上又有了较大改良。赣北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平原、丘陵、山地交错,江河湖泊纵横,稻作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是稻作农业的重要产地。但稻作生产对牛耕的要求更高,水田单位面积所需牛力接近旱地的两倍。自汉代开始虽然牛耕技术已传入赣北地区,但六朝以前还没普及,“火耕水耨”的生产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至隋唐五代,牛耕已普及于南方水旱生产,所谓“耕之资在牛,牛废则耕废”。适宜水田耕作的江东犁在唐代稻作地区广泛推行。这种犁结构完善,单牛牵引,轻便省力,犁辕短而弯曲,犁杆可用来调节入土深浅,犁铧上部加宽,装有铁制的犁壁,耕田时犁壁能推开犁铧翻起土块,既减少了阻力又可深耕。晚唐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江东犁时称:“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2.水利排灌技术进步

赣北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但因气候、地理原因,水旱灾害也长期为害,水灾、旱灾发生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武周天授二年(691),狄仁杰任彭泽县令时,就因大旱绝收,而请求朝廷免收赋税。元和年间,白居易为江州司马时作《大水》诗云:“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长庆元年(822)李渤任江州刺史时,该州管田2197顷,当年大旱,1900顷失收。为抵御自然灾害,政府和民众开始重视防洪抗旱,一改过去依赖江河湖泊、沟洼溪水自然灌溉的习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1989年,省考古队在九江县岷山乡柱岭树曹洼沟水库的溢洪道侧断崖上,就发现一块“南唐水利计工题刻”,内容为自乾德元年(963)冬至翌年春夏,为修筑水库费时5个月,用工2800个,反映了1000多年前农民用集体力量修建水利工程的事实。那时,瑞昌与九江县为毗邻区域,地理条件相似,虽然史料没有当时瑞昌地区修筑水利工程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河湖密布的瑞昌,先民们一定有这方面的作为,兴建了不少堤塘沟渠,以利灌溉。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为农业生产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另外,水利排灌工具的进步也是赣北地区稻作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唐代耕地由平原坡泽而向高山绝壑扩展,对高效率提水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各种形式的水车应运而生。瑞昌机械使用技术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木辘轳机械提升技术。当时在生产实践中,瑞昌先民们已学会制造和使用桔槔、辘轳、水车、水转翻车、水碓、水磨等具有机械性能的工具,同时方便实用的龙骨水车和筒车等新的灌溉工具广泛推行。

3.稻麦复种和两熟连种技术进一步推广

麦粟是利于旱田种植的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冬种春收,收讫后便可插秧种稻,正好弥补了南方稻作季节的空档。六朝以来北民南迁,使麦粟种植在江南广大地区得以推广。白居易《泛湓水》诗言,江州“四月未全热,麦凉江气秋”。南唐时长期为官江西的李中作《村行》诗云:“极目青青垅麦齐,野塘波阔下凫翳。阳鸟景暖林桑密,独立闲听戴胜啼。”可见麦粟作物是赣北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稻麦复种和早晚两熟技术的推广,使赣北地区的粮食种植结构比以前更加合理,也有利于粮食总量的增长。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隋唐五代赣北稻作区进一步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点粮食供应基地。

4.农业多种经营模式逐步形成

除粮食生产外,林牧渔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西部山区农民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生产加工和贩运竹木,一个“木客”群体初步形成。桑麻种植业、家庭养殖业、传统养鱼业等副业都成为农民重要的生存致富门道。特别是养鱼业,瑞昌东部地区临江带湖,水网密布,特别适合发展渔业生产,正所谓“江南水乡,采捕为业,渔鳖之利,黎元所资”。临江临湖边的居民多为渔民,唐诗人周繇诗中说:江州“乡户半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