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相传,王乔爱好游历。老人说完,小鹿就跳起来走到王乔身边,十分亲热。王乔连忙把从小带在颈上的项圈取下来,送给小鹿。王乔收下告别了老人和小鹿,循原路爬出洞。听说王乔后来做了大官,还去过瑞昌斗笠顶山,可是小白鹿和老人已走,只有棋盘桌凳还留在台上。王乔洞位于瑞昌市城西10 公里,高丰镇乌石街南面斗笠山东北山腰上。如今,王乔洞因了王乔与传说,成为当地一景,更被誉为瑞昌古八景之一。......
2023-09-25
618 年,李渊于长安称帝,建立大唐王朝,改元武德。唐建立后,李氏集团以关中为根据地,逐步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和消灭地主武装割据,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武德四年(621),李渊令赵郡王李孝恭和大将李靖率领大军,平定两湖萧铣势力,江西因之门户大开,次年三月,占据豫章的张善安降唐,赣北地区正式归于大唐版图。
1.唐代赣北政区设置
唐代统治300余年间,赣北地区的政区设置曾做了10余次调整:
唐武德四年(621),复九江郡复为江州,分湓城增置浔阳县。次年,又分湓城置楚城县;以彭泽为中心设浩州,分彭泽置都昌县同隶浩州。将建昌县升为南昌州,领南昌、新吴、龙安(原豫宁改)、永修(今修水)4县。
武德八年(625),废湓城县置湓城戍,属浔阳县;以历陵故址立蒲塘驿,属楚城县;废浩州,彭泽、都昌划归江州;废南昌州,地域并入建昌县,隶洪州。
贞观元年(627),依山河形势,分全国10道,每道置采访使。江州、洪州皆属江南道。
贞观八年(634),废楚城县立楚城驿,改蒲塘驿为蒲塘场,俱属浔阳县。
武后长安四年(704),分建昌置武宁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又分全国15道,将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与江南西道,江州、洪州皆属江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州皆改郡,江州复为浔阳郡,洪州复为豫章郡。
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置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统洪、吉、虔、抚、袁5州。不久,又增信、江二州。广德二年(764),更名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咸通六年(865),升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为镇南军节度使。
建中四年(783),以浔阳西偏远处,分立赤乌场。
贞元十六年(800),析武宁八乡设分宁县(今修水、铜鼓县境)。时九江地区设6县,分属2州,其中浔阳、彭泽、都昌属江州,建昌、武宁、分宁3县属洪州。
2.唐代瑞昌政区隶属情况
唐代瑞昌政区隶属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唐初武德四年(621)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延续隋开皇九年政区设置,瑞昌历史上第一个存在了40余年的县级政区汝南县被撤并入寻阳县,瑞昌属江南道江州浔阳县管辖。
第二阶段,开元二十一年(733)后,析江南道为江南东道与西道,瑞昌属江南西道江州(742—758年改为浔阳郡)浔阳县管辖。
第三阶段,建中四年(783),以浔阳西偏远处,分立赤乌场,至南唐升元3年(939),升赤乌场为瑞昌县止,瑞昌地属江州(907—937年为杨吴镇南军)浔阳县赤乌场。
综上所述,自隋开皇九年汝南县撤并至南唐升元三年设瑞昌县,此350年间,瑞昌一直没有县级行政机构存在,均为江州或浔阳郡所属,浔阳县管辖。建中四年设立的赤乌场,也是浔阳县下设的专管市场贸易的准政区机构。
值得说明的是,唐代政区划分,不是单纯的自然地域概念,而是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明显的等级区别。按唐制,都督府因军事、政治、经济地位分为上、中、下三等。州则按人口分为上、中、下三州,凡四万户以上者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以上者为中州,二万户以下者为下州。县以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下县。按此标准,赣北地区州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唐中后期全部进为上州、上县行列。而瑞昌一直未见县级政区设置,至唐后期才设有准县级赤乌场,说明当时经济发展虽快于前代,但人口还不够设县条件,按不满三千户设下县设标准推测,唐末瑞昌区域住民可能在一至两千户之间,人口一万左右。
3.赤乌场的设立
唐代县级基层组织管理体系完备,县以下设有乡、里、村、保、邻。四家为一邻,五邻为一保,五保为一里,五里为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乡设耆老,里设里正,村设村正,保设保长,邻设邻长,负责查核户口,收授土地,监督农业生产,征敛赋税,职掌明确。此外,一些地方县以下还设有驿、镇、场等价于县、乡之间的一级政区管理机构。
驿,即邮驿,唐代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一是数量增多。每30里设一驿。驿馆遍布全国,像一面大网似的密布在全国交通大路上。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大唐六典》载,唐代最大的驿称为都亭驿,是国都所在的驿站,每驿配驿夫25人。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人,二等驿配驿夫15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人,事闲配驿夫9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6人。全国的驿夫总数在25000人以上。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中记载,唐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状驿道,通往全国各地。其中第三条是从长安至岭南的驿路,由长安经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直达广州。在这条驿路上,九江地区曾设有两个重要驿站,即楚城驿和蒲塘驿。二是功能增加。唐继续发展南北朝时的驿传合一制度,“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各种事务,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驿其实成为介于县、乡之间的综合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这正是有时县改为驿、驿改为场、场改为县的原因。贞观八年,赣北地区的楚城县就曾被改立为楚城驿、蒲塘驿被改为蒲塘场(杨吴顺义七年又升蒲塘场为德安县)。
镇,包括军事与经济两类。《太平广记》卷一三四条载:唐宣宗“大中末,信州贵溪县乳口镇有童安玗者,乡里富人也。初甚贫窭,与同里人郭珙相善,珙尝假钱六七万,即以经贩,安玗后遂丰富”。这里的乳口镇是经济意义上的镇。《太平寰宇记》卷一〇六靖安县条记:靖安本建昌县地,唐广明之后,“草寇侵掠本州,以靖安、孝悌两乡去县稍远,乃此设镇,至伪吴乾贞二年升为场,唐升元中改为县”。此镇初设完全是为了军事目的,后来经济实力增强,升为场。
场,唐五代时,往往指特种经济活动的场所,如纳税之地为税场,运输之地为输场,产盐之地为盐场,开矿之地为矿冶场,产茶之地为茶场。场有临时开辟者,天宝十一年(752),“令于龙兴观南街开场,出左藏库内排斗钱,许市人博换”;贞元年间(785—804),“令于京城及东渭桥,开场和籴米二十万石”。这二场均为临时开设的官府与百姓财物交易场。换钱与和籴米活动结束后,所开之场即废。另一些场则由于经济活动的永久性和持续性,固定下来并发展为新一级的市场管理机构。诸场置官设吏,主持日常的经济活动。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场务发展等,一些场从单一的盐场、茶场、矿场、税场发展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场,向一级新的行政机构发展。有唐一代,赣北地区州县治所之外设场的地方,仅见三个:一个是蒲塘驿市场,贞观八年因贸易较为繁荣而改为蒲塘场(今德安);二是会昌初年于彭泽县之东流设立的东流场;三是建中四年以浔阳西偏远处分立的赤乌场(今瑞昌)。
唐建中四年分立的赤乌场,为瑞昌立县之前所设立的专管瑞昌地域事务的最高层级的官方行政管理机构。从有限的史料分析,在瑞昌设赤乌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军政管理的需要。有唐一代,瑞昌地区还未形成县治,一直归浔阳县辖管,但瑞昌与浔阳县治所(今九江)相距百里,地处偏远,难免有草寇侵掠,故在此分立场级行政机构,以便于加强对瑞昌地域的管理。二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唐代规定只能在州、县治所设立市。江州、浔阳县治所均在位今九江市区,与瑞昌距甚远,如果当地百姓参加市易都要集中到浔阳县治所,显然不太方便,可能更多的是就近在三国以来就已形成的赤乌镇进行商贸活动,由此赤乌逐渐发展成了一定规模的集市。为了便于对市场的管理,政府便在此设场。三是特种经济活动的需要。唐代饮茶成风,种茶普遍。江西多丘陵山地,宜于种茶。唐代江西八州中即有袁、吉、饶、江、抚、洪、虔等7州产茶,江州便是重点产茶区之一,瑞昌可能是江州产茶区的一大主要产茶地。《舆地纪胜》卷三十瑞昌县条云:因“有茗菽之利”,建中四年于此置赤乌场,负责管理茶叶生产。这就是说,赤乌场是当时江州政府为了加强茶叶生产与贸易而专门设立的一个区域性特种经济活动场所,就类似于今天的专业批发市场或经济开发区。
唐代赤乌场经济活动的繁荣状况,无史料记载,但我们从唐代市场管理体制可做一番推测。唐时很重视市场管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市场管理制度体系。一是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有太府寺,长官太府卿“掌邦国财货,总京师四市、平准、左右藏、常平八署之官属;举其纲目,修其职务”。太府寺下设有两京都市署等机构作为都城市场管理的职能部门,其长官皆称为“令”。两京都市署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市场——长安东、西两市和东都洛阳南、北两市的直接管理机构,长官令、丞是管理两京市场的实质性人物。《通典》载:“京都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谓秤以格,斗槩以),以三贾均市(贾有上中下之差)。”州县也设有专门负责市场管理的市令,总领市事,禁察各类违法行为;市令下属的丞、佐、史、帅等则负责分管各行业市场的检查,纠察市场中的各类违法行为。二是颁布了一整套市场管理法规,对市场设置管理、店铺管理、度量衡平校管理、物价管理、商品质量与规格管理、市券管理、市场交易秩序管理、市场治安管理等各类市场行为均进行规范。在州、县治所之外增设专门的场,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派出专门的管理人员。江州、浔阳县政府专设赤乌场,反映了当时瑞昌地区经济活动的繁荣。可以想见,当时的赤乌场,一定是茶铺林立,茶商云集,贩夫走卒不绝于道,为赣北地区的大型茶叶集散地。
有关湮没的历史:瑞昌立县前古文明管窥的文章
民间相传,王乔爱好游历。老人说完,小鹿就跳起来走到王乔身边,十分亲热。王乔连忙把从小带在颈上的项圈取下来,送给小鹿。王乔收下告别了老人和小鹿,循原路爬出洞。听说王乔后来做了大官,还去过瑞昌斗笠顶山,可是小白鹿和老人已走,只有棋盘桌凳还留在台上。王乔洞位于瑞昌市城西10 公里,高丰镇乌石街南面斗笠山东北山腰上。如今,王乔洞因了王乔与传说,成为当地一景,更被誉为瑞昌古八景之一。......
2023-09-25
1990年8月18日,瑞昌市人民北路李家墩一居民打厨房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笔者闻讯,立即同张绪来、吴智峰等同志赶往现场进行了清理。该墓处李家墩新村中央,坐北朝南,距地表1.4米,系长方形砖室竖穴墓,券顶已经坍塌。墓室内积满淤泥和碎砖,葬具及骨架均已腐烂。随墓器物除铜镜放在墓中部外,其余全部置于墓室前端。其余的折沿高颈瓶、卷口丰肩罐及青铜镜等,都是唐墓中常见的器物。故我们认为该墓的大致年代可定为唐中期。......
2023-09-25
陈朝九江司马黄仂闻讯弃城而逃,豫章、庐陵、浔阳纷纷失守,包括瑞昌在内的江南广大地区正式列入隋朝统一版图。此时九江地区设3 县,分属2 郡,其中湓城、彭泽属九江郡,建昌属豫章郡。但这段时期包括瑞昌在内的赣北地区政区隶属变化频繁。此时的瑞昌,延续陈天嘉六年政区设置,属江州治范围。......
2023-09-25
从目前考古发现看,瑞昌迄今未见旧石器文化遗迹,仅存一处疑似旧石器时代动物化石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地区、以南昌为中心的赣鄱地区及以铜陵为中心的安徽东南部地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业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不到20处。小型石器主要为各种形式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所占比例达70%。小型石器的原料均来自硅质岩砾石。......
2023-09-2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存在三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即东部江浙地区的吴国、越国和西方的楚国,而赣北地区,特别是瑞昌地区,处于这三个诸侯国疆域的交接地带,是它们相互争夺、辗转角逐极为激烈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地区的主要居民属于百越民族。目前较有把握的是,至迟到春秋中期以后,楚国的势力已到达赣西北地区。及至春秋晚期,吴楚用兵的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2023-09-25
襄城县境内的支前军事机构主要有豫西兵站颍桥办事处和王洛大兵站。每次支前任务下达后,由马长年请示刘超后再具体布置工作。豫西兵站颍桥办事处的建立是在许昌地区各县、区、镇尚未彻底解放,政权还不稳固,党政军机构还未建立健全,尚不能行使人民民主政府派粮、收税职权的动荡时期。王洛大兵站的建立为开赴前线的人民解放军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证,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08-26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动,几百个小国逐渐并为七个大国。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秦的统一是春秋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09-25
在中原夏商文明相继影响和刺激下,至商代在赣鄱流域形成了有着鲜明文化特征和自成系统的完整文化发展序列的吴城方国文明。与之相适应,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赣鄱地区有着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吴城方国文明的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体。吴城方国商贸业的发展是社会大分工深化的结果。商业贸易主要集中于城邑和水陆交通要道上的集镇进行。......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