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瑞昌文化始兴期的发展特点-湮没的历史管窥

瑞昌文化始兴期的发展特点-湮没的历史管窥

【摘要】:这一时期,瑞昌地区也出现了利泽寺、普泽寺、筋竹寺、普济寺、宝严寺、资圣寺等一批历史上最早的寺庙。如此众多的佛寺在同一时期创建,说明当时瑞昌社会礼佛之风何等兴盛。瑞昌古史志中有关道教的零星史迹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道教在瑞昌地区的传播状况。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至曹魏时,玄学开始取代儒学而为主要的社会思潮。

1.宗教文化崛兴

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并在统治者上层的推崇下广为传播。东汉时期,佛教主要在中原一带传播,至三国两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致使大量北民南迁,佛教因此在南方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并深入民间,一大批寺庙在赣北地区修建。这一时期,瑞昌地区也出现了利泽寺、普泽寺、筋竹寺、普济寺、宝严寺、资圣寺等一批历史上最早的寺庙。

利泽寺建于东晋太元年间,位于铜江岭东侧,至今仍存。据考证,此寺比东林寺还早,当年慧远法师为避乱中原,至江州传教时,曾在利泽古寺开坛讲佛40 余天,豫章、江夏、鄱阳三郡缁白信徒云集,观者如堵。

筋竹寺建于孙吴赤乌年间,位于去县西南35 里之东山,为江西境内出现得最早的六大佛寺之一。

普济寺创自东晋,位于今下巢湖。

普泽寺建于东晋,位于今武山脚下。

福堂寺创自晋代,坐落于横港镇红光村东山谷中。

宝严寺、资圣寺地址不详。

如此众多的佛寺在同一时期创建,说明当时瑞昌社会礼佛之风何等兴盛。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由民间流行的巫术与黄老学说的部分内容结合而成。道教形成于东汉顺帝时(126—144),比佛教传入中国稍晚,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巫师、方士。最初,道教奉黄帝、老子为始祖,故称黄老道。由于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而老子是一个有史可考的实实在在的人物,之后,老子取代黄帝而成为道教的唯一教主。传播道教的人称道士,他们大多由方士转化而来。道教形成初期,分太平道与五斗米道两大派系。太平道为琅邪人于吉所创,讲究以符水替人治病,在民间影响颇大,后因其首领张角在汉灵帝时组织黄巾起义,太平道遭到残酷镇压而销声匿迹。五斗米道为蜀人张陵所创,规定入道者,必须交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张陵后被尊称张天师,故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从三国时起,道教开始在江南各地传播开来。

瑞昌古史志中有关道教的零星史迹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道教在瑞昌地区的传播状况。

(1)周钦法师墓

周钦,号仲符,汉封第一掌法真人。清同治《瑞昌县志》载,其墓在县治北大林保南畈三十六坛,地无虫蚁鸟粪,祷雨多应,竹 旛 插此叶久不枯。南入山榈二里有师主庙,俗传即师之故居,旁有大石,名晒法台,云师晒法书于此。

(2)石泉碑

据瑞昌古县志记载,石泉碑位于葛洪山,传说此山为东晋著名道士葛洪修道炼丹之处。当时田蛭害人,洪便书符于石,蛭遂不生,至今石刻见存。葛洪(约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容(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唯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 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

(3)蟹口

在古赤乌场故址,相传为郭璞所居,其左右二泉为蟹口,又名蟹眼。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

2.崇儒之风渐起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学便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把天解释为至高无上的神,把皇帝说成是天之子,天子是代表天来进行统治的,所以皇帝的统治是永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人民不能反抗,否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这种唯心主义的儒家经学完全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东汉末期,随着大一统局势的崩溃,这种神化了的儒家经学便变得黯然失色。至曹魏时,玄学开始取代儒学而为主要的社会思潮。

玄学源于老庄学说,由《老子》《庄子》《周易》三书构成,号称三玄,是儒道结合的产物。两晋时期,玄风更盛。大批风流名士醉心清谈,朝野之人竞相慕效。在玄学的猛烈冲击下,“魏晋浮荡,儒教沦歇,公卿士庶,罕通经业矣”。

北方战乱,江南赣北地区成为北民南迁的重要栖身之地,儒、道、佛、玄学思想在赣北地区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庐山,便是儒、佛、道、玄思想交汇碰撞的中心,大批佛教领袖来此修寺礼佛,大批儒学大家来此讲经授学,大批清修之士来此清修悟道,大批隐逸之士于此纵情山水,他们各有所求,又相互交流,形成了四大社会思潮共存共荣的奇特局面。

瑞昌地区与庐山毗邻,社会思潮上当然也受到作为儒、佛、道、玄思想交汇中心的庐山近距离辐射与影响。

虽然这一时期瑞昌并未出现有历史记载的儒学名士及儒学传播场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一时期儒学在瑞昌地区一定开始传播。理由如下:第一,中原地区大批士民南迁落户瑞昌,并专门设有汝南这样的侨置县。汝南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瑞昌距今已有2700 多年的建城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两汉时期,此地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儒学传播中心,大批汝南人迁居瑞昌,带来了儒学并促进了儒学思想在瑞昌民间的传播。第二,两晋六朝时期,瑞昌码头的半洲城曾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作为江州、寻阳郡址,汇集江州的儒学名流在瑞昌地区有过大量的活动,并且统治集团曾在郡治所在地进行过儒学传播。第三,从瑞昌此一时期古墓出土的文物看,儒学的核心礼文化此时在瑞昌民间已较深入人心。瑞昌码头西晋墓,曾出土了一青瓷堆谷仓。谷仓的左、中、右三面,各有一人,头戴扁帽,身着长服,双手执杖,遂赶头上三只竖状展翅雀。这说明当时戴帽是瑞昌民间一件很普遍的事,而戴帽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从深层次分析来说是儒礼文化影响的结果。而这一时期儒学传播之所以未能在瑞昌地区留下历史遗迹,可能是因为与瑞昌当时还处于初期开发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太繁荣,本地未出现有名望的儒学士人及有影响的儒学传场所,这正符合儒学文化在一地初始传播期的特点。

3.文化艺术初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瑞昌地区开发不断向纵深推进,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文化艺术的起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手工艺术方面。工艺品种不仅更趋纷繁多样,金属器、漆器、陶瓷器的制作工艺也随着人们美感品鉴能力的提高而日趋精美。瑞昌博物馆收藏的六朝铜镜,纹饰繁杂,花纹丰富,体现了江南地区这一时期的工艺特征。金银铜器工艺品在六朝墓葬中逐渐增多,这些金银饰品造型典雅精巧,纤细秀丽,光泽度强,反映六朝时期对黄金的冶炼、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冲压等工艺已达到纯熟的水平。源自民间的漆器工艺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码头古墓群中出土的漆器造型完美,色彩大方,纹饰丰富,代表了六朝手工艺的繁荣与发达水平。青瓷制作方面,瑞昌这一时期的古墓中,青瓷是主要随葬品。码头西晋墓出土遗物百余件,其中青瓷达66 件,主要器形有罐(双系)、壶(双系、四系)、盆、钵、盘、碗、盏、碟、盅、虎子、羊型壶、鸡首壶、鸟首壶、双系镂空器等实用器,还有堆塑阁人物谷仓、灯、火盆、熨斗、羊、马、牛、狗、鸡、鸭、牲禽圈等,件件制作精美,雕塑技艺高超,大多为六朝青瓷中的上品。

建筑艺术方面。自三国以来,瑞昌地区出现了许多寺院和道观,极大地丰富了民间建筑的样式,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这从现存的利泽寺建筑艺术可窥测一斑。另外古湓城遗址出土的墙砖、绳纹瓦片及这一时期古墓的建筑工艺,也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艺。

文学艺术方面。佛道盛兴,带动了宗教音乐与宗教绘画艺术的兴起,虽无史记载,但可以从佛事、道士的传道活动中推测出当时瑞昌地区宗教音乐、绘画艺术初兴的情景。文学创作方面,遍查史籍,此时瑞昌亦无文学创作人物与作品记述。但是,这一时期至少有两个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与瑞昌有关,一个是东晋时的陶渊明,一个是南齐时的谢朓 。

陶渊明(365 或372 或376—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为官80 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大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陶渊明退隐后,多在今德安、星子、九江县、庐山、瑞昌毗邻地区活动。据宗族史研究专家考证,陶渊明曾到今瑞昌范镇九都源居住过,其诗中也见有不少当地风物的描述,至今九都源陶氏一族,也是陶渊明后裔。

朓谢 (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于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 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于狱中,时年36 岁。据瑞昌古县志记载:晋谢玄晖墓,位于本邑金城乡(今天瑞昌码头镇)。朓谢 在诗歌创作上有极高的成就,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作品以山水诗见称,诗风清俊从容,细腻工巧,特别注重声律,善用对句,开拓风景描写的空间,擅长营造平远构图,富于诗情画意。在风格与形式上,谢 朓 诗都与后来唐诗有相似之处,为唐代李白最敬仰和赞赏的古代诗人。谢朓 在生时,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梁武帝则说:“三日不读谢朓 诗,便觉口臭。”谢朓是南齐一代山水诗的代表,开拓了自轩窗中观赏山水的新空间,词汇与技巧为其后的何逊、阴铿、王维的山水诗学习,不少诗评都认为谢朓 诗已具有唐诗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具有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