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瑞昌立县前古文明之谜:揭秘湮没的历史

瑞昌立县前古文明之谜:揭秘湮没的历史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存在三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即东部江浙地区的吴国、越国和西方的楚国,而赣北地区,特别是瑞昌地区,处于这三个诸侯国疆域的交接地带,是它们相互争夺、辗转角逐极为激烈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地区的主要居民属于百越民族。目前较有把握的是,至迟到春秋中期以后,楚国的势力已到达赣西北地区。及至春秋晚期,吴楚用兵的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存在三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即东部江浙地区的吴国、越国和西方的楚国,而赣北地区,特别是瑞昌地区,处于这三个诸侯国疆域的交接地带,是它们相互争夺、辗转角逐极为激烈的地区。并随着吴、楚、越各自进入赣境时间的不一,随着它们各自力量的消长,这一地区的政治归属也不断互有变异。

扬越地望。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地区的主要居民属于百越民族。《吕氏春秋·恃君览》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注》载:“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赣北地区自然也包括在这一地域内。从考古发现看,古越族代表性的遗物为几何形印纹陶和原始瓷器,它是越文化楚文化中原其他诸侯文化最重要的区别之处。扬越为雄居南方古越族的一支,从现有考古资料并参照有关历史文献分析,其主要栖处于今天湖北汉水下游和湖南、江西等地,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北以及赣江西岸都系古扬越族人的分布范围。1990 年3 月发现于桂林街道六合村一个山洞的春秋盂型铜鼎和附耳蹄足钵形铜鼎,具有典型的越式风格,说明当时瑞昌地区当属越族居地。

荆楚南疆。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玄帝颛顼的后人。在上古冲突中及商王朝的驱逐下,逐渐南迁。商朝末年,楚人首领鬻熊协助周文王姬昌起兵灭商,成为功臣。前1042 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于荆蛮一带,楚始建国。《史记·楚世家》:“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荆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国是周朝镇守南方各民族的重要防线,楚熊渠时期,西征庸国,东攻扬越,至于鄂。春秋前期楚的势力是否已跨越幕阜山脉到达赣北地区,难以确定。目前较有把握的是,至迟到春秋中期以后,楚国的势力已到达赣西北地区。楚成王时(前671—前625),楚对南方的扩张掀起一个高潮。周惠王曾对楚成王说:“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国向南方扩地到方圆千里。就是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战争,楚国的南疆已扩展到洞庭湖以南的湘中地区及赣西北地区,今天的南昌、九江等地区都属于楚的范围,即所谓“南楚”之地。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由于吴越向西大举扩张,赣北地区一度易主为吴、越所控,直至战国中期以后,方复归于楚国版图。

吴越西境。吴国为周太王的儿子泰伯所创,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越国(公元前2032—公元前306),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在整个东周一直比较强大,春秋时期曾威胁到了齐国的安全。春秋中前期,吴国逐渐与周围其他部族特别是楚江北地区展开争斗,疆域得以迅速扩展,扩张到今苏皖两省全境、浙中北地区,部分楚地归于吴控制。及至春秋晚期,吴楚用兵的重心移至江南地区。自公元前504 年,夫差“伐楚取蕃”之后,楚国大惕,吴趁胜“尽占江南之楚地”,今之赣北地区一度为吴所占。至哀公二十年(前476),“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古艾国,位于今修水县境。“遂适楚”,说明当时赣北地区当时虽然归入吴国版图,但这里又是吴的边境地区。但赣北地区为吴所控时间很短,就在庆忌奔艾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473 年,越国就把吴国灭了,吞并了吴国全部领土,赣北地区亦归越所有。越国占据赣北地区主要是在战国早期,后来楚国复又强盛起来,至春秋中期又收复了为吴越夺去的土地,直至秦灭六国,包括瑞昌在内的赣北地区归于大中华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