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瑞昌立县前古文明管窥:领先世界的矿山采冶技术

瑞昌立县前古文明管窥:领先世界的矿山采冶技术

【摘要】:考古资料表明,铜岭古铜矿的采、冶技术处于先秦时期国内外最先进水平。依据植物找矿技术。通过勘井探矿技术。槽坑的东向底部与J11连通,被视为同一遗迹单位,称之井口露天槽坑。西周以后的探矿方法除保留探槽法外,主要是采用小型矿井探矿法。开采时一般由浅入深,从矿脉露头逐渐向深部开拓,即先露采,后坑采,这是符合矿床开发规律和适应古代开采技术条件的。

考古资料表明,铜岭古铜矿的采、冶技术处于先秦时期国内外最先进水平。刘诗中先生在其《铜岭铜矿的发掘与研究》一文中,做了较详尽的描述。

1.综合找矿探矿技术

采矿必先找矿。古代寻找矿物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根据植物指示,二是观察矿石颜色,三是依据矿物共生原理,四是通过勘井探矿找矿技术。

依据植物找矿技术。指示各种地下矿产的植物,叫作指示植物。铜岭铜矿的地表层普遍生长着一种铜草花,俗称“铜锈草”,学名“海洲香薷”。这种铜草花,其花蕾似柱状,每至深秋颜色泛红,成为找矿的重要标志。植物之所以能传递地矿信息,是因为它们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中,有的土壤就是矿石直接风化而成的,并吸收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作为营养物质,当土壤中的含铜量较多时,许多植物会因吸收过量的铜元素而中毒,而一些像海洲香薷的植物偏喜铜,哪里有铜元素,哪里的铜草就生长茂盛。

依据石头颜色找矿技术。铜岭矿的主要铜矿物是孔雀石蓝铜矿和自然铜。孔雀石是一种翠绿色的具有很强琉璃质或金刚光泽的含铜矿物,因其色泽美丽,犹如绿孔雀之羽翎,故冠以“孔雀石”之名。铜岭矿的孔雀石与另一种具有给青的浅蓝色的铜矿物共生,翠蓝混杂,更增加了它的次生矿物颜色的指示性。

依据矿物共生原理找矿技术。先秦时期的《管子》和《山海经》这两部世界上最早记载矿物共生理论的文献,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根据诸矿共生原理的找矿方法。《管子·地数》中记,“帝问于伯高,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铜。上有赭,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荣”即矿苗,慈石实为“铁帽”。铜岭矿为铜铁共生矿床,矿体明显特征是在垂直矿化分带有铁在铜上的趋势,即由铁铜矿床渐为铜铁矿床。铜岭矿的上部大多为铁帽区,它标志的不仅是铁矿本身的存在,而是其下有铜金属的存在。

通过勘井探矿技术。古人凭直觉在地表找到铜矿后,矿床的大体方位就确定了,但还需要作具体的探矿工作。中国古代有专司探矿的官员。《周礼·地官》:“非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非”是中国文字史上记载“矿”的最早字符。“矿人”是执事于矿山,“徒”为采矿最下层的苦役开凿者。书中除记载矿人的组织机构外,还谈到矿人的职责:“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而守之。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因而技之,巡其禁令。”矿人作为管理矿藏的官员,并设“厉禁”管理,今铜岭矿北面山脚下的村庄名为“禁地”,实为禁山私采之意。矿人的任务是勘察各种金属矿石分布情况,当探明其地确有矿石时由矿人派人看守,并负责绘制矿山分布图。商代的探矿方法是从矿脉露头处的地表开掘出一条半地穴式探槽,当追踪到富矿带后再转人立井开拓。如C1与J11 贯通,即在海拔+71 米的山坳地表开挖露天槽坑,长760 厘米、宽140 厘米、残深56 厘米,槽坑两帮打入木桩,作为挡土墙。槽坑北西走向,坑底东高西低,西向为槽坑首端,东向为尾端。槽坑的东向底部与J11连通,被视为同一遗迹单位,称之井口露天槽坑。西周以后的探矿方法除保留探槽法外,主要是采用小型矿井探矿法。铜岭矿区发现的上百口古矿井,有一部分断面很小,其净空面不足50 厘米,如属西周时期的J10,净断面边长仅有46 厘米,作业面窄小,与周围断面较大的采矿井有很大差别,应视作寻矿勘探井。

上述找矿探矿方法灵活方便,很适宜沿次生富集带追逐产状形态多变的自然铜、孔雀石和蓝铜矿等矿物。探槽和小型勘探井大都打在绢云母化蚀变带内,绢云母化矽卡岩也是现代矿山生产找矿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随着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铜岭古人探矿已开始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进行。

2.联合开拓法采矿技术

考古资料表明,铜岭铜矿开采方法分两大类,即露天开采(简称露采)、地下开采(简称坑采)。开采时一般由浅入深,从矿脉露头逐渐向深部开拓,即先露采,后坑采,这是符合矿床开发规律和适应古代开采技术条件的。

铜岭古代露采区主要分布在铁山矿体南坡。从铁山南部的东西长250 米、南北宽110 米区域内所遗存的古露采坑看,此处的采铜是分区分期开采的,重点是开采矿体厚、品位高、覆盖层薄、剥离比小的区域。其工作线基本上是顺铁山矿体走向从东向西分单元开采,沿垂直矿体走向掘进。从0 线、2 线的地质勘探剖面线看(图75),古露采坑的坑底渐深,剥离的废石顺坡排至山下或已采过的废坑内。露采的境界封闭圈在海拔标高+80 米,直径约25 米。由于铁山南坡北高南低,所以封闭圈上部是山坡露天矿,下部形成较浅的凹陷露天矿,深度为8 米,坑底高程+72米,并残留有大量的人工堆积废石,即褐铁矿转石。这些露采坑的工作帮坡角缓陡不一,0 勘探线为45°左右,2 勘探线约为25°。早期的露采区分布在较浅的凹陷露天矿地带,晚期的露采区分布在山坡露天矿区。

图75 铜岭铜矿2 线地质勘探剖面图

1. 后期堆积 2.古露采坑及转石 3. 铜铁矿 4.石灰石 5. 石英长石岩脉

由于富集的铜矿体赋存较深,为了减少剥离废石量,有效地开掘矿体,当露采到一定深度时,边坡的稳定,疏干排水或开采境界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时,即以地下开采为主。从商代中期开始,铜岭矿就已采用以露采为辅,坑采为主的采矿方法。从地表向下开掘直达矿体的巷道,形成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地下开采系统。

铜岭商代地下开拓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单一开拓法和联合开拓法,主要采用前者。

单一开拓法,即竖井开拓法。井筒断面呈矩形,净断面约70×90 平方米,开掘深度较后期浅,为单一浅井开拓。竖井位置均在白云质灰岩上盘的孔雀石部位,其特点是矿石埋藏浅,矿层极薄,孔雀石采完即开拓终了。由此可见,浅井并非表明开拓方式简单,而恰恰反映了因地制宜,视矿藏情况而定的开拓方式。

联合开拓法,即竖井至平巷联合开拓法。目前揭示的这种方法规模较小,依地形和矿体的相互关系,即矿脉从山坳延伸至山腰内而分步骤确定的开拓方法。如J24 与X3 贯通,其开拓工作线是从山脚顺矿体到山腰。J14 与X1贯通,其开拓工作线也是从山腰顺矿体到山腰,先在地表向下凿浅竖井,尔后在井底往东开挖阶梯状斜巷,再沿阶梯向山腰开拓平巷,平巷清理至1 米处未见尽头。巷顶距地表深427 厘米,平巷一般高136 厘米、宽80 厘米。由竖井底部开拓平巷或斜巷,工程量小,运输简易。

铜岭商代的坑采虽然根据矿岩的不稳固状况进行地下采空区的地压管理,但开采方法还处在草创阶段,井多巷少,开拓面较窄。到西周阶段采矿方法才逐步形成。西周以后,矿工根据铜岭矿体的地质条件,将方框支护用于地下采场的管理,形成方框支柱法,在回采工作中,随回采的推进而架设方框,其地下开采方法有单框垂直分条回采和单层小方框开拓法。前一种方法是在地下掘一个或数个井筒,边掘边采边支护,视矿体赋存变化,竖井掘到一定深度后开挖平巷,形成单框竖分条;后一种是在竖井底掘进平巷或斜巷,追踪富矿,边掘边采,因掘井工作量比井筒小,所以生产能力比前者更高。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采矿主井,这种井是人员上下和运输的主要通道。如J37,井体明显大于同时期矿井,上部已被筑路时掘去约350 厘米,考古发掘清理井深842 厘米。采用激电测深方法,获知现存井深为11 米,并测知井底与一巷道相通,巷道走向北东85°,向北东沿延伸约15 米。该井的井口毛断面南北长259 厘米、东西宽178 厘米,井体上部有木梯供人员上下。井体的下部在南部开小井,通过小井抵达深部采场。

战国时期的主井以J29 为代表,正方形,净断面为210 厘米,在井框内有木楔打人框架木间或四角一方面起加固井框作用,另一方面也用于供矿工上下的踏脚木。通过激电测探法得知,其井深约21 米,底部有一巷道,巷道方向南西26.3°。

春秋时期为了扩大采场,除在矿井底部有平巷外,还出现了中段平巷。如J57,方形井筒、净断面边长82 厘米,马头门设在竖井下至326 厘米深处,通过马头门进入X17,当X17 开拓完毕,又继续下掘井筒至底部,再转入底部平巷,形成水平分层开采方法。

3.井巷木支护安全技术

地下开采的井巷掘进必然要破坏矿体周围的平衡状态,而破坏的程度与围岩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铜岭矿体地处接触破碎带,属不良地质条件,围岩比较松软,井巷容易塌方,因此井巷采用木架支护工艺,以确保矿山生产安全。据考古资料反映,自商代中期井巷的木支护工艺已趋规范化,以后结构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木架支护具有抵抗侧压、顶压和地鼓的综合能力。

(1)竖井支护

竖井开拓后,其周围岩石所受力往往会超过岩石的强底,井筒周围的岩石便会向内部塌落,因而其支护主要是抵抗井筒四周围岩的挤压力,当有支架时,压力会传递到木架上,因而这种支架形式应是相互连接的框架。

图76 商代(J81)、西周(J20)矿井支架图

图77 春秋(J19)矿井支架示意图

商代中期竖井支护为同壁碗口接内撑式框架,由四根圆木吻接成矩形框架,其中两根直径约6 厘米,另两根砍削成碗口状托槽的圆木为内撑木,被撑木两端嵌入围岩内。井筒断面约70 厘米×90 厘米或80 厘米×92 厘米。同一矿井的支护框木规格较统一,可见井框构件为预制件。井框与围岩间插入密排径2~25 厘米的木棍,有的还在框架与井壁间激草席。商代晚期竖井支护结构大致与中期相似,不同的是在两根撑木的基础上,另加两根碗口结半圆木内撑,平面朝内,弧面向外,通过增加支点来加强井框的支撑力。这种支护形式,可称“同壁碗口接内撑加强式”(图76)。

西周时期竖井大多为正方形,支护仍采用间隔式框架,框木衔接为榫卯式,框木的一端为公榫,另一端为母榫,公母榫相套,母榫顶端为三角状嵌入围岩。框架外用木板密排护壁,这样既防止了围岩的塌落,也有利于空气流通,使整座竖井形成了一个封闭式井筒。

从西周晚期开始至春秋时期,在采区内出现了碗口结交互内撑式框架,它除了沿袭商代碗口结竖井支护工艺外,把原上下同向支撑框架,转变为交互支撑,使上下支撑点增多,表明工匠在掌握支撑力学上又有新的认识(图77)。

战国时期摒弃了传统的间隔式框架工艺,而采用更为牢固的搭口垛盘式,方形框架层层叠落,框架与围岩间无需用板护壁。如J29,框木选用10~12 厘米粗的圆木,两端削出台阶,搭接时上下套扣(图78),同于支护十分牢固,因而采掘面和深度加大,采矿量也随之增长。

图78 战国(J29)矿井支架示意图

(2)平巷支护

平巷是追踪富矿,采取矿石的主体建筑。它既是采掘矿石的工作面,又是运送矿石及生产资料的通道。巷道开拓后,顶板岩石就暴露出来,巷道顶板就像根“梁”承受了上部压力,受力后的“梁”要向下弯曲,靠近巷道顶板岩石因弯曲而受拉力,这个拉力在巷道顶板分布是中间最大,向两边递减,巷道顶板形成了自然平衡拱,把压力传到巷道两帮,而两帮岩石所承受的压力没有超过岩体本身的强度,那么两帮岩石就要发生裂隙,因此,平巷比竖井支护难度大,它不但要抵御侧压,还要抵抗顶压和地鼓。

平巷支护一般由顶梁、立柱和地梁构成框架,顶和巷帮分别用棍或板封闭。

商代中期采用碗口接厢架式结构支护,与同期竖井框架相似。顶梁和地袱木直径8 厘米,立柱直径9 厘米,立柱高78~84 厘米,立柱两端砍削成碗口状托槽,以支接顶梁和承接地袱。顶棚无遮盖物,巷帮也无栏木,为不完全棚子(图79)。

商代晚期采用开口贯通榫接厢架式平巷支护,如X1的柱脚为圆周截肩单榫,柱头为开口贯通榫,下凹处宽2 厘米。顶梁两端为单榫,与柱头贯通榫接,地袱两端有卯眼承接柱脚榫,组成框架。顶棚和巷帮排列中小木棍,形成完全棚子。

图79 商代中期(X12)巷道支架示意图

西周时期巷道厢架与同期竖井同样采用榫卯式结构,立柱两端削出圆角方形公榫,顶梁、地袱凿出母眼。顶梁、地袱均为半圆木,弧面上下相对,平面分别支撑顶棚和铺于地面。顶棚、巷帮均用厚约2 厘米的木板密排,其封闭较商代更为严密(图80)。

春秋时期巷道框架结构沿用商代碗口接工艺,顶棚和巷帮均用板封闭。

图80 西周(J28,X11)巷道支架示意图

(3)马头门结构

在竖井和平巷相交的地方,应力表现得更为集中,支护相应更牢固一些,便建造一种特殊的支护结构一马头门。矿山中见有马头门结构大多在矿井底部,少数出现在中段。

商代马头门以J12 为代表,它是在竖井底部另立两根径6 厘米柱子,两立柱靠于竖井同一方向两角落,在这之间用横向圆木从内向外撑住,形成H 型转角,通向巷道的纵向棚木架于此上,由此引人巷道。

西周马头门结构以J28 为例,马头门设置在井框架下,在其井框的东北部,利用井框的三角形,用两根立柱分别顶住井架东西两根框木,与之相通的X11 顶板直接于J28 底层框架上,形成底部平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中段平巷,J57 的马头门架设于井下第六层框架下,其东北、西北各立一根长142 厘米的角柱,上下用两根碗口木卡住立柱,形成目状。X17 顶板架于上部横梁,较商代马头门更为牢固。

上述木支护工艺表明,铜岭古矿的支护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主要表现在支护木已注意选用质地坚硬,无木节、扭纹的樟木、栎木、栗木。设计和施工规范化,从而提高了井巷的支护工效。采用杆件组成的方框支护井巷,杆件间碗口节点的结合效应仅适应于当节点接触面在发生挤压应力时才能结合牢固。这种节点结构正是认识到井巷围岩变形产生抗压力而设计。可见商周时期铜岭井巷支护工艺既符合维护控制压力需要,又注意到便于安装,施工方便。木架支护是中国古代矿工经过长期实践和分析比较而选定的,它具有重量轻,容易加工,架设方便等优点,加之古矿区林木繁茂,材源丰富,它是用于较松围岩的经济合理的支护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最早使用木支护开矿的应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带,考古发掘所获最丰富者是井巷支护结构资料,矿山井巷支架构件的尺寸和规格是划一的,大部分木架是在地表提前制好,尔后运到井中安装。此种工效高、速度快的先进预制技术,在数千年后的今天,有的矿山井巷支护中仍在采用中。

4.破岩掘进技术

铜岭矿商周时期采用铜工具破岩掘进,它适用于铜岭地区矿体与围岩呈松散状与土状的地质条件。破岩工具主要有斧、凿、钺等。

5.装载运输技术

装土工具主要由木质的铲、锨、撮瓢来完成。铲身多为长方形,身与柄结合处有呈直角的脚力坎,铲身两面平直。木锨则弧状,刃部舌形。木撮瓢为作业面狭小地段的专用工具,撮土工效高。盛矿土用的工具主要是竹编器,早期多竹篓,晚期则大量使用竹筐。竹篓为单提梁,底呈圆角方形,篓内底为格状编织,口径32 厘米,底径21 厘米,高28 厘米。晚期的竹筐口沿蔑条为交股式,内底编织呈放射状,麻花状双耳立于筐口沿,口径43 厘米,底径34 厘米,高30 厘米,容积较早期大。运输工具仅见两头带嵌的尖状木扁担,从形制分析应用于巷道内用绳索钩拉竹筐的拖运工具,也有可能用于挑运支护木原材料。

6.木辘轳机械矿井提升技术

矿井提升是采矿的一项重要工作。井巷的掘进仅仅是将矿石剥离,只有将矿石从矿井中运输至选矿场,才能选矿以供冶炼。矿井提升是采矿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工艺。在铜岭古矿区发现了六件提升机械工具,其中三件保存较好,形制各异,时代亦有早晚,它是中国先秦时期矿用机械工具发现最多的一批,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图81 出土遗物

如图81②滑车出于商代地层,经碳十四测定为距今3240±80 年。器件采用直径35 厘米的圆木加工而成。滑车宽32 厘米,两则各有5 齿,齿顶距轴孔中心距离为17.5 厘米。滑车绕绳的旋转面宽12 厘米,直径25 厘米。轴孔中间部位直径大,为7.5 厘米,两侧直径小,为5.5 厘米。在两侧的齿间分别凿有与轴孔相通的两个斗状斜向孔,孔口尺寸为3 厘米×2.5 厘米。此件滑车的构造很有特色,它的轴孔中间部位直径大,直径较小的两端形成了滑动轴承。这种结构减少了轴承与轴的摩擦面及摩擦阻力,与现代滑动轴承的设计原理一致。滑车的两侧各有一个径向与轴承相通的斗状侧孔,显然这两个孔不适合于装手柄,很可能用来加注润滑剂的,以减少摩擦阻力,延长轴与轴承的使用寿命。

从铜岭古代矿山机械的使用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创造源于矿山生产的需要,滑车直接为矿山提升服务,这对提高采掘铜矿的工效及减轻工匠的劳动强度起了重大作用。商代至春秋滑车结构的设计和制作都独具匠心,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滑车轴承设计和润滑技术也达到了高水平。从铜岭滑车的使用方式看,它不同于提水灌溉的滑车,完全是根据井巷开拓及升运需要而巧妙设置的,即有的用垂直提升,有的用于改变矿石运输时牵引的方向,这表明古代工匠将滑车使用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7.矿井排水、通风、照明技术

(1)矿山排水

大多数金属矿体含水分多,所谓“金水相生”就是指有水之矿。在采区井巷口有渗水或涌水的现象,尤其是晚期的井巷大大低于当地潜水位。井巷中的积水,使地下采场的大气湿度增加,迫使采场的围岩强度降低,为了保证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地下水进入采场。当时的排水设施是在采场最底层的巷道内铺设排水槽。水槽是利用树干剖成,一端宽而厚,一端窄而薄,

每两节水槽间以小端落于大端之上,形成能衔接的落差排水道,使渗水向水仓流去。矿井中的积水则是用木桶类工具直接排去。在J94 商代矿井中,我们发现与木桶同出的有用作提升的弓形木、淘水的木撮瓢。木桶均系整木刳成,J94:1 木桶外壁有三道蔑箍,箍间用竹楔打入,使桶更为牢固。淘水工具除木质撮瓢外,晚期槽坑内还见葫芦瓢。

(2)矿井通风

由于古代采矿条件所限,当采掘深度达十余米深处时,氧气相对减少。氧气在地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为21%,当空气中的氧气下降至17%,或二氧化碳达到3%以上时,矿工很可能会丧失长时间从事繁重劳动能力。当时没有机械通风,主要靠井口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所形成的风流来调节坑下的空气,保证氧气的供给。另外,为了增加地下采区的空气流通,当时平巷离地表已有相当距离,为了使作业面不出现缺氧的情况,及时用开拓巷道的黏土、废石、废坑木充填,并把它们封堵起来,有助于新鲜空气顺利地流向深处的作业区,使采掘者免受窒息之苦。

(3)井巷照明

主要是用竹签和松柴类。在井巷的充填物中发现大量竹签、松树干,并有火烧痕迹。这些竹签和松柴是用于井巷照明的残余,当时矿工很可能用竹篾绞编成火把,将油脂松木带入井巷中照明。

铜岭铜矿丰富的文化遗存,从诸多方面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采矿技术和方法,它表明早在商代,中国就已在落矿、出矿、地压管理等技术上达到较高的水平。矿山开拓从小到大,由浅而深,从单一群井到井巷联合开拓系统,特别是在井巷支护技术工艺,有一整套完整的发展序列,多类型的木制机械的使用都说明铜岭矿商周时期开采技术具有地方特点,有一套自身发展的采矿工艺。

8.木溜槽、木淘盘选矿技术

通常开采的矿物中含有许多无用成分,习惯上称为脉石,将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的过程就是选矿工艺,又称为矿物加工。选矿所得有用成分称为精矿,无用成分叫作尾矿,只有精矿才能用以冶炼金属。

中国上古时代选矿工艺主要有手工拣选和水选两种。手选颇为简单,拣出矿石或弃除杂质即可。水选是以水为介质,利用矿物和杂质间不同的比重使矿物分离。铜岭选矿工艺主要是水选。

破碎是选矿的准备工作,不同的矿石采用不同的破碎方法,使用了不同的破碎工具。铜岭的孔雀石被铁质黏土胶结,使铜矿颗粒彼此粘连,对此就采用散碎法,即用木褪、木柞或木臼来褪捣矿,使矿粒与黏土等分离,但仍保持铜矿石原有的粒度,以减少铜矿的损失率。

铜岭矿破碎工具有木槌、木柞、木臼等诸种。

铜岭选矿工艺形式大致可分盘淘洗和溜槽淘选两种。

盘淘洗即用木勺竹盘和船形木斗等工具淘洗。从考古发掘所获淘洗工具看,商代使用勺形工具选矿,西周时期则用竹盘,春秋时使用船形木斗选矿。

图82 溜槽选矿示意图

溜槽选矿法是利用矿粒在斜向水流中运动状态的差异进行物料选别,矿粒在重力、摩擦力、水流的压力、剪切力及挡条阻力等联合作用下,松散、分层,这是达到按比重分离的重力选矿方法之一。根据处理物料的粒度,可分粗粒溜槽、砂粒溜槽。铜岭选矿槽则属于粗粒溜槽。溜槽是选矿场的主要设备,用大树干剖成,断面呈U 形,槽长3.43 米,净宽0.4~0.42 米,槽面平斜。距槽头1.2 米处设有一挡板,作截留精矿之用,挡板以上为矿料进入通道,接近槽尾处设有一门,作为闸门,开启后使尾矿流向尾砂池。(图82)

木溜槽挡板宽10 厘米、厚2 厘米,与槽的一壁以开口榫相嵌合,与另一壁以榫卯相接,板底与槽面间距5 厘米,形成一个半圆形孔,可阻止大块矿料通过,又能使粒度合适的矿料流动。闸门呈斗圆形,宽42 厘米,厚1.5 厘米,可与溜槽紧密配合,闸门板一侧有凸榫,与槽壁榫卯相接,闸门可上下启动。溜槽的尾端紧靠尾砂池,池面低于槽面,与槽尾呈台阶形相接。台面分别用宽10~14 厘米的木板铺垫,池另三壁由木板围护。池口70 厘米×80 厘米,深76 厘米。池内尚存尾砂,主要是细腻的红褐色铁质黏土,另有少量细粒粉砂岩。

滤水台紧接尾砂池,面积约3.7 平方米,台四边用横板围护,台面略斜,以利于装有精矿的竹筐滤水流散。

滤水台的西南垫有大块竹席,应是堆人精矿使之干燥的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