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及发展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及发展

【摘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已逐渐趋向完善成熟,更加贴近现代学科和社会职业的发展。所谓“专业设置”,主要指高等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因此,专业设置是决定一所高等院校、一个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的重要问题。

如前所述,专业是高等院校组织构架的基本要素。专业的开发、设置和建设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探讨和研究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理念、理论、方法和实务,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我们称其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论。

1.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从其萌芽状态,就是按专业分门别类地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只不过从前的专业与今天的专业相比更宽泛。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已逐渐趋向完善成熟,更加贴近现代学科和社会职业的发展。

但是,高等院校教育的专业不可能与学科、社会职业之间完全一一对应(即一个专业对应一个学科、一个职业)。迄今为止,高等教育通常是根据学科或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分析,分门别类地实施专业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办学的效益。世界上有两千多学科,从职业上看,各国不同。比如德国,1994年社会职业高达2.24万种,但国家认可的培训专业仅有370种。我国1986年已有6800多种职业,而2004年国家认可的高职专业数为532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可以说,专业是学科、社会分工、职业整合与价值认可的产物。

所谓“专业设置”,主要指高等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其中的“设立”,是指专业的开设与新建;其中的“调整”,则是指专业的变更、整合、撤销或重构等。专业设置关系到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关系到高等院校办学能否保持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方向性和高效性,也关系到适应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的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生命力等问题。因此,专业设置是决定一所高等院校、一个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的重要问题。专业设置涉及的其他问题如下:

(1)专业设置是国家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级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和规划布局的基本依据。

(2)专业设置是国家和各级劳动部门对人才需求、录用、委托培养的基本依据。

(3)专业设置是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专业设置制约着高等院校对人力资源、资金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办学的规模效益。

(4)专业设置是高等院校形成教学成果的基础,也是学校联系社会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基点。

(5)专业设置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估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

2.专业建设

所谓“专业建设”,就是对专业的发展加以规划、规范、改革、重组、整合和创新,是以学科发展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社会行动。其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涉及专业的教学水平、业务水平、思想建设,还涉及专业队伍、教育制度和资源配置等。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涵盖了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与业务交流、基础设施、教学环境等方方面面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