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性是数字游戏艺术的一种独特属性,技术为这种新型艺术的情感交流带来了双向和实时的可能性。因此,数字游戏通过构建虚拟的赛博空间,利用双向互动的方式加深了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活动。......
2023-09-25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游戏玩家群体规模不断壮大,数字游戏的发展也被赋予了个性化的诉求,针对玩家的不同身份结构和心理需求,不同类型数字游戏的出现,满足了这一庞大群体的个性化多元需求。
1.动作游戏(Action Games,ACT)
动作类游戏通常要求玩家所控制的主角根据周遭情况变化做出一定的动作,训练手眼协调及反应力。其特点是具有多样的攻击方法、随机出现的种种机关、丰富的道具应用,以及动作操控的多样性。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动作类游戏开始从卡通画风向3D的流畅画面过渡。ACT游戏的代表作是《魂斗罗》和《超级玛利》(图7-1),这两款游戏可谓家喻户晓。
图7-1 数字游戏《魂斗罗》和《超级玛丽》
2.冒险游戏(Adventure Games,AVG)
冒险类游戏通常是玩家控制角色进行虚拟冒险的游戏,其故事情节往往是以完成某个任务或是解开一个谜题的形式出现的,在游戏中通过玩家控制角色而产生一个交互性的故事。早期的冒险类游戏如《神秘岛》系列主要是通过平面探险来开展的,直到《生化危机》(图7-2)系列诞生后才重新定义了这一游戏类型,产生了融合动作游戏要素的冒险游戏。
3.射击游戏(Shoting Games,STG)
射击游戏是动作游戏的一种,带有很明显的动作游戏特点,为了和一般动作游戏区分,只有强调利用“射击”途径才能完成目标的游戏才会被称为射击游戏。此类游戏的代表作有《反恐精英》《DOOM》(图7-3)等。
图7-2 数字游戏《生化危机》
最初的射击游戏一般为2D,可以细分作平台射击游戏(Platform Game)和卷轴射击游戏(Side-Scrolling Game)。卷轴射击游戏也称为弹幕射击游戏,敌人一般在游戏界面的上段或右侧,玩家需要控制游戏人物或飞船等进行攻击。
图7-3 数字游戏《DOOM》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irst Person Shooting,FPS)是以玩家主视角进行的射击游戏,身临其境的体验带来的视觉冲击大大增强了游戏的主动性和真实感。随着3D技术的发展,为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剧情、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音效。同时,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也催生了“游戏引擎”的大规模发展,使得游戏引擎成为游戏的核心点。
4.格斗游戏(Fighting Games,FTG)
格斗游戏也是动作游戏的一种,画面通常是玩家分为两个或多个阵营相互作战,使用格斗技巧击败对手来获取胜利,游戏节奏较快,耐玩度也较高。格斗游戏可以分为2D和3D画面两种,2D格斗游戏有著名的《街头霸王》系列(图7-4)、《侍魂》系列、《拳皇》系列等;3D格斗游戏如《铁拳》《VR战士》等。
2D格斗游戏系统是根据固定背景画面下的活动块碰撞计算的,是动作游戏战斗部分的进一步升华。现今的2D FTG系统可以说是由日本Capcom(卡普空)的《街头霸王》系列定义的,它对战中情形进行判定,制定了摇动摇杆后按下相应的按键使出威力强大的“必杀技”方式。《拳皇》系列成功地定义了“超必杀技”系统,玩家在达到了某种相对而言比较苛刻的条件后就可以使出有可能逆转对战结果的“超必杀技”,增强了对战结果的多元化。
图7-4 数字游戏《街头霸王》
5.竞速游戏(Racing Games,RAC)
竞速游戏是在电脑上模拟各类赛车运动的游戏,以体验驾驶乐趣为游戏诉求,给予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易进行的各种“汽车”竞速体验,玩家在游戏中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快”。此类游戏惊险刺激,真实感强,深受车迷喜爱。
2D RAC系统就是在系统给定的路线(多为现实中存在的著名赛道)内,根据玩家的速度值控制背景画面的卷动速度,让玩家在躲避各种障碍的过程中,在限定的时间内,赶到终点。由于2D技术的制约,很难对“速度”这一感觉进行模拟,所以成功作品相当有限。在3D RAC时代,3D技术构建的游戏世界终于充分发挥了速度的魅力,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EA的《极品飞车》系列(图7-5)、SCE的《GT赛车》系列等。
图7-5 数字游戏《极品飞车》
6.角色扮演游戏(RoIe PIaying Games,RPG)
角色扮演游戏是由玩家在一个写实或虚构的世界中扮演一位角色,在结构化规则下通过一些行动令获得所扮演角色的发展和成长。此类游戏的核心是扮演,强调剧情发展和个人体验,游戏过程中注重真实感和沉浸感的表现,因此这也是最能引起玩家共鸣的游戏类型。
RPG游戏能把游戏制作者的世界完整地展现给玩家。架构一个或虚幻,或现实的世界,让玩家在里面尽情地冒险、游玩、成长,感受制作者想传达给玩家的观念。RPG游戏没有固定的游戏系统模式可寻,因为其系统的目的是构建制作者想象中的世界。但是,所有的RPG游戏都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就是代表了玩家角色能力成长的升级系统,而程序构建的世界就是各个RPG游戏的个性所在。与其他游戏类型不同,虽然RPG游戏的表现是立体、多元的,但其根本都是故事情节的表现。比较著名的代表游戏有日式的《口袋妖怪》系列、《最终幻想》(图7-6)系列;国产的《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等;欧美式的《创世纪》系列、《暗黑破坏神》系列等。
7.益智类游戏(PuzzIe Games,PUZ)
益智类游戏是以作为休闲、益智、放松的游戏诉求出现的,多需要玩家对游戏规则进行思考、判断,提高玩家手、眼、脑的灵敏度和逻辑能力。PUZ系统表现相当多样化,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方块》《泡泡龙》(图7-7)、《愤怒的小鸟》《斗地主》等。
图7-6 数字游戏《最终幻想》
图7-7 数字游戏《泡泡龙》
8.音乐游戏(Music Games,MUG)
在音乐游戏中,玩家配合音乐与节奏做出动作进行游戏,这类游戏要求玩家对节奏的把握和手眼的反应力,培养玩家的音乐敏感性,增强音乐感知。MUG游戏的诞生以日本Konami(科乐美)公司的《复员热舞革命》为标志,诞生之初便受到业界及玩家的广泛好评。这类游戏的主要卖点在于音乐、歌曲的流行程度,较为人们熟知的代表作品有《复员热舞革命》系列,《太鼓达人》(图7-8)系列等。
图7-8 数字游戏《太鼓达人》
9.模拟仿真游戏(SimuIation Games,SIM)
模拟类游戏是让玩家控制或制造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模仿现实生活中各种角度的生活状态,各种生物(包括人、植物和动物等)的生活,注重对仿真事物操作的过程和感受,其目标是让玩家能够充分体验游戏中角色的动作及对事物的反应。这类游戏高度模拟现实,能自由构建游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如现实中一样进行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还能通过网络与众多玩家一起游戏,如模拟游戏的经典之作《模拟人生》(图7-9)。
10.体育运动游戏(Sport Games,SPG)
体育类游戏是一种让玩家来扮演一名运动员或一组运动员参与专业体育运动项目的游戏。包括篮球、网球、高尔夫球、足球、美式橄榄球、拳击等在内的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体育类游戏制作的蓝本。体育运动的游戏花样繁多、模拟度高,广受欢迎,如《FIFA》系列、《NBA Live》系列(图7-10)、《实况足球》系列等。体育类游戏制作最出色的公司要数美国艺电的EA Sports,几乎所有可模拟的体育运动都能在EA Sports的作品中见到。
图7-9 数字游戏《模拟人生》
图7-10 数字游戏《NBA Live》
11.即时战略游戏(ReaI-Time Strategy Games,RTS)
即时战略游戏是战略游戏发展的最终形态,因其在世界上的迅速风靡,使之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单独的游戏类型。玩家在游戏中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不停地进行操作,因为“敌人”也在同时进行着类似的操作。RTS一般包含采集、建造、发展等战略元素,同时其战斗以及各种战略元素的进行都采用即时制。随着战略游戏的发展,从其上又衍生出“即时战术游戏(RTT)”,即RTS的各种战略元素不以或不全以即时制进行,或者少量包含战略元素的一种游戏形态,重点突出战术的作用。RTS游戏的代表作品有西木工作室(Westwood Studios)的《命令与征服》系列、《红色警戒》系列,暴雪娱乐的《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系列(图7-11),目标软件的《傲世三国》系列等。
图7-11 数字游戏《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
12.桌面游戏(TabIe Games,TAB)
桌面游戏顾名思义,是从以前的桌上游戏脱胎而来,呈现在数字平台上的游戏,如各类强手棋游戏,其中较为经典的一款是《大富翁》系列(图7-12);棋牌类游戏也归属此类,如《飞行棋》《红心大战》《麻将》等。
图7-12 数字游戏《大富翁》
有关数字媒体艺术导论的文章
交互性是数字游戏艺术的一种独特属性,技术为这种新型艺术的情感交流带来了双向和实时的可能性。因此,数字游戏通过构建虚拟的赛博空间,利用双向互动的方式加深了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活动。......
2023-09-25
游戏方式分类法具有清晰、客观的特点,是当今游戏最主要、最普遍的分类途径。游戏方式分类法也在近几年游戏的发展中逐渐变化。就目前而言,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是游戏平台的三大支柱。......
2023-09-25
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电视包装的创作手段,也提升了电视包装的艺术品位,同时技术的日益更新使得包装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三维风格、二维风格、数字合成风格、水墨风格等多种形式被融合到电视包装作品中。中国的电视包装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技术手段恰如其分地作用使得电视包装作品的艺术品位不断提升,达到整体包装的设计意义。......
2023-09-25
数字媒体艺术已不再像传统艺术,只局限于社会上层阶级,而是走向大众的艺术传播,审美的受众范围逐渐扩大,审美主体呈现出广泛性的趋势。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客体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数字景观、拟像空间、超现实场景等丰富的形式。受众的传统审美体验再次被颠覆,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营造出的种种“真实”完全超越了原有的真实体验,进而步入了虚拟的审美客体领域之中。......
2023-09-25
时至今日,数字游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得到了普遍认可。相较于其他叫法的“游戏”,数字游戏的概念更具延展性和本质性。也就是说,在未来无论游戏发展到何种境地,只要继续采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制作与传播,就可称之为“数字游戏”。......
2023-09-25
我们应清楚地把握数字艺术创作的重点,寻找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技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艺术创作过度“自由”。在自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数字媒介不仅拓展了受众接收艺术的途径,更开辟了普通人创作艺术、传播艺术的道路。这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有同样的要求和启发。数字技术带来了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极大自由性,赋予数字艺术作品形式变化的可能性,也为意象美的营造提供了有利......
2023-09-25
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是综合性极强,内涵与外延联系广泛、并且各个学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一个学科范畴。从广义上来说,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视为数字媒体艺术。它们共同构成了广义的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外延。因此人们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样式复杂多变,但其实质依然遵循艺术的创作规律。......
2023-09-25
在这类影片中,数字技术并不是在完成视觉“特效”功能,而是出于艺术的需要、拍摄成本的考虑,用以拍摄难以拍摄或是不便拍摄的镜头,而这一切都以现实感、逼真感为基本依据和目标。数字特效长镜头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连续的动态构图和完整的场景设计,构成整个运动镜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镜头语言细腻流畅、一气呵成,在表现动感、营造气氛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似乎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影视作品中的特效制作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