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宣王整顿朝纲恢复周王朝荣光

周宣王整顿朝纲恢复周王朝荣光

【摘要】:▼周宣王登基后,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任用贤能,让周王朝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一时之间,周室出现复兴之象,各个诸侯国对待周宣王的态度也变得越发恭敬起来。有人分析称,宣王晚年周室之所以衰微,主要是因为宣王晚年越来越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甚至随便出手干涉诸侯国的内政,使得朝中的诸侯和大臣们日渐不满。也有人认为,周室的衰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宣王连年征战有关。

当初周厉王倒行逆施导致国人暴动的时候,太子姬静年纪虽然不大,但毕竟也到了记事的年龄,那时候的凶险遭遇还历历在目,常常让姬静心有余悸。

登基即位之后,周宣王仍然让周公和召公来辅政,为了避免再发生和当年类似的暴动事件,周宣王一上位就开始效法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的遗风,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任用贤能,立志要把朝政治理好,让周王朝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

周宣王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很清楚,要想朝政稳定,除了要安抚百姓之外,还必须得学会笼络那些手握实权的王室贵族,他们手中的力量能够对国家产生威胁和影响,甚至撼动国家根基的。因此,在总结了周厉王当年行事的教训之后,周宣王颁布了一系列既能够维护王室贵族利益,又能充分调动平民百姓积极性的改革措施,并很快获得了百姓和诸侯们的拥戴。

在周宣王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周朝社会经济得到了繁荣发展。为了抚平曾经的错误和伤痛,周宣王组织人们将14年前国人暴动时毁坏的宗庙和王室宫殿都一一进行了重建,破败不堪的都城也在周宣王的整修之下重新焕发出生机,一时之间,本已呈现颓势的周王朝显出了几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宣王中兴”。

戎狄和淮夷屡次寇周,当初在周朝发生内乱的时候,他们趁机南下入侵,直逼王畿之地,对国都镐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宣王四年,周朝与戎狄间有多次战争,互有胜败,在稳定社会形势、发展经济生产之后,周宣王决定先把西戎问题给解决了。他任命秦国诸侯秦仲为大夫,率军前去讨伐西戎。原本周宣王对秦仲很有信心,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西戎,可没想到,西戎太过强大,秦仲不仅没能讨得什么好处,反而被西戎人给杀了。宣王大为震惊,同时也非常恼怒,当即又下令,让秦仲的儿子秦庄公等兄弟五人一起率兵去攻打西戎,这一次总算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 周宣王登基后,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任用贤能,让周王朝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

▼ 周宣王亲自出兵攻打西戎。

次年,宣王干脆直接带着大臣尹吉甫一起御驾亲征,在彭衙一带和西戎军对上,西戎军被打败,被迫向西北退去。尹吉甫乘胜追击,率领周军一直打到了太原一带,把西戎逼向了更远的西北。至此,周朝在这场战事中大获全胜,周朝在西北的势力范围也由此扩大到了整个陇右地区。

趁着这场战事的余威,周宣王大杀四方,相继讨伐了淮夷、荆蛮,并大肆分封诸侯,将北国、南地都控制在手中。一时之间,周室出现复兴之象,各个诸侯国对待周宣王的态度也变得越发恭敬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周朝的复兴就如同昙花一现,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到周宣王晚年的时候,周王朝又再现颓象。

有人分析称,宣王晚年周室之所以衰微,主要是因为宣王晚年越来越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甚至随便出手干涉诸侯国的内政,使得朝中的诸侯和大臣们日渐不满。比如在鲁国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周宣王觉得鲁武公的小儿子更优秀、更讨喜,就枉顾礼法,不听朝臣劝阻,让鲁武公废长立幼,结果引发鲁国内乱。

在对待朝臣方面,晚年的周宣王也一度表现出极其霸道的一面。据说一个名叫杜伯的大夫因为劝说了宣王几句,让他亲贤臣,远小人,触怒了宣王,宣王竟不分青红皂白把杜伯处死了。

也有人认为,周室的衰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宣王连年征战有关。打仗本来就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而且宣王晚年发起的那几场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