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履癸在历史上被称为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暴君。虽说是暴君,但实际上姒履癸文武双全,既懂得治理国家,又很会打仗。姒履癸统治期间,夏朝发动过很多次战争。而这也正是姒履癸在统治期间逐渐失去民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龙逄是夏朝的宰相,两朝元老大臣,常常规劝姒履癸,结果遭到了姒履癸的记恨。此后,没有了关龙逄的劝谏,姒履癸更加肆无忌惮。▼残暴的夏桀根本不把百姓当人看。......
2023-09-25
为了灭商,姬昌做了很多准备,但非常遗憾,他没能亲手完成霸业。去世之前,他给儿子姬发留了三句遗言:见善勿怠,时至勿疑,去非勿处。意思就是说,有机会做善事就不要怠慢,时机到来时不要迟疑,过去经历过错误要果断改正。三句话,归根结底就是在说两个字:果断。
姬昌死后,姬发决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伐商。于是,姬发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载着父亲姬昌的牌位,朝着商都出发了。这个时候,突然有两个老头跳出来,拦住了姬发的大军。这两个老头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发誓“不食周粟”而活活饿死的伯夷和叔齐。
说起来,伯夷和叔齐兄弟二人其实是贵族出身,他们的父亲是商朝的贵族孤竹君。商朝时候,长子继承制是被广泛承认的继承制度,但当时,孤竹君更偏爱小儿子叔齐,便动了心思打算让叔齐来继承家业。
等孤竹君去世之后,叔齐不肯听从父亲的遗愿,执意要按照正统的规定,让哥哥伯夷继承家业。可是伯夷也不愿意违背父亲的遗愿,干脆偷偷出走了。见兄长不告而别,叔齐二话不说就追着去寻找他。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的兄弟二人终于得以重聚,便决定不再回家乡,一起到周国像普通的老百姓那样生活。
伯夷和叔齐拦住姬发的军队,坚决反对姬发攻打商都。
从他们的经历就能看出,这二人都是极其恪守礼制的人,在他们眼中,规则是不容破坏的,君主始终是君主,作为臣子可以劝谏,却不该以下犯上。因此,当听说姬发要率军去讨伐纣王的时候,兄弟二人赶紧出来阻止。
遇上这么两个食古不化的家伙,姬发心里肯定不舒服,但姬发也没有伤害他们,只是命人赶走了这两兄弟。
赶走伯夷和叔齐后,姬发却叹口气,说了句:“时机还不成熟啊!”然后就退兵了。
对于这戏剧化的第一次尚未出击便退兵的出征,很多史料上的记载都将其定义为“观兵”,而不是真的出征。所谓观兵,就是军事演习。这么说也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这场针对商朝的东征绝对是周部落所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场远征,在正式出兵之前先进行演习也无可厚非。
当比干之死的消息传到周国后,姬发意识到,他一直等待的伐商时机到了。此时的商王子受已经众叛亲离,与他血脉相连的兄弟弃他而去,对他忠心耿耿的臣子被残忍处死,天下的百姓也不再愿意站在他的身后。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正式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姬发又一次率领着周军踏上东征之路,但这一次他们一路走去却频遇凶兆:大军出发前进行占卜,龟甲的卦象却是不吉;还未踏上征途,却是顿然遭遇狂风骤雨。
就在众人都惊惧不已、踌躇不前的时候,姜尚一把将龟甲扔在了地上,果断喝道:“不过是枯骨与朽草,哪里会知道什么吉凶!不要犹豫,立即出兵!”
此时,姬发也想起了父亲姬昌临终前的遗言,思索片刻之后,当即下令发兵东征,直指商都,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姜尚,字子牙。姜尚在历史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谋略家。有一句著名的歇后语讲述的就是他与周文王姬昌相遇的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据说当年周文王姬昌是在渭水遇到姜尚的,那个时候姜尚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头了,拿着鱼竿坐在渭水边钓鱼。奇怪的是,姜尚的鱼钩上没有鱼饵,而且还是直的。姬昌觉得这老头挺有意思,就过去和他搭话。这一搭话,两人顿觉相识恨晚,姜尚的才华瞬间就征服了求贤若渴的姬昌。于是,又一对明君和贤臣在历史上擦出了火花。
▼文王访贤,遇到了正在钓鱼的姜尚。
不管是武王伐纣,还是在后来周朝建立的过程中,姜尚对周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
周与商最关键的一战在牧野打响。牧野原本指的是商都朝歌郊外的一片广大区域,直到这场决定性的大战之后,牧野才成为了一个确切的地名。这片区域是一片辽阔的平原,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兵团的作战。
牧野之战是一场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据史料记载,当时周方面的兵力有戎车三百乘,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此外还有前来支援姬发的诸侯,根据相关资料来看,当时出现在战场上的诸侯确定的大约有8个,即庸、蜀、羌、微、髳、卢、彭、濮。粗略估算,周军加上诸侯的兵力,大概不会超过10万。而商军方面,据记载,兵力达到了70万之多。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本应激烈残酷的生死决战场面从头到尾似乎都没有出现。当周军呐喊着冲入敌阵后,战场上的形势随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商军几乎还没开始奋力抵抗,就已经有大部分人马临阵倒戈了。有部分商军甚至没有抵抗周军,反而调转马头充当先锋给周军开路!
一场规模浩大的生死决战,据说不到一天就尘埃落定了。商军一击而溃,姬发入主朝歌。当然,这些史料的记载难免存在夸张的成分,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纣王是有多么不得民心。
有学者认为,按照当时商朝的情况来看,商军一直忙着征讨东夷,大部分兵力在东部战场上,因此对抗周军的不可能有70万兵力,最多不超过17万。
还有学者表示,当时面对来势汹汹的周军,商军是仓促应战,准备不足也很正常,而且商军中参战的大多是奴隶和俘虏,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平时就受尽折磨,对子受和商军都痛恨不已,早就想推翻商朝,才会临阵倒戈,让商军变得不堪一击。
无论如何,商王子受失败了,和当年的姒履癸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亡国暴君的名声。
有关中国通史(第1卷):少年简读版的文章
姒履癸在历史上被称为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暴君。虽说是暴君,但实际上姒履癸文武双全,既懂得治理国家,又很会打仗。姒履癸统治期间,夏朝发动过很多次战争。而这也正是姒履癸在统治期间逐渐失去民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龙逄是夏朝的宰相,两朝元老大臣,常常规劝姒履癸,结果遭到了姒履癸的记恨。此后,没有了关龙逄的劝谏,姒履癸更加肆无忌惮。▼残暴的夏桀根本不把百姓当人看。......
2023-09-25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旅顺之战1894年10月,日军侵占金州、大连湾,休整10天,做好了进犯旅顺的准备。丁汝昌深知李鸿章“保船制敌”的观点,在其“保船为要”,有北洋舰队在便有克敌制胜资本的观点影响下,丁汝昌于11月7日,即日军侵占大连湾的当天下午,率北洋舰队驶离旅顺口。翌日,丁汝昌从威海卫致电李鸿章,说明撤出旅顺口的原因。[2]此时,李鸿章对旅顺守御已完全失去信心。......
2023-11-28
最终证明,对于卡尔十二世来说,纳尔瓦取得的胜利比他遭遇的数次失败危害更大。在纳尔瓦被占领之后,卡尔十二世蔑视俄罗斯人。在纳尔瓦战役之后,彼得大帝立即采取行动,表明他是多么清楚地了解形势。然而,1702年春,彼得大帝回到利沃尼亚,并同时蹂躏......
2023-07-16
几千年来,我们与其他物种形成的联盟关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人口不断增长,人工种植的谷物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而靠野外采集却无法给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中东地区的繁育中心出产的小麦促进了人口激增。如果我们想象一下,要是没有驯化培植的物种,将会发生什么,也许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它们对人类进化历史进程的影响。当然,我们无法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历史的另一张面孔。......
2023-10-31
软件测试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1.测试执行者在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常存在软件开发者和软件测试者两种角色。一般来说,开发机构负责对软件产品进行单元测试,而系统测试则由专门的测试机构或独立的测试人员进行。......
2023-11-18
拔都率军围攻基辅前,曾派遣蒙哥率领先遣部队,侦察城外周边地势。是年冬,等第聂伯河冰封后,拔都率领蒙军渡过河面,后勤战士将攻城器械运往城外,又围筑长堤,准备对基辅发起强攻。蒙军利用这一机会,抓紧发起猛攻,一时扭转战机,于十二月六日,攻入基辅城内。基辅城内的守军,冒着石林箭雨,抢修豁口,但没有成功。1240年底,基辅沦陷后,斡罗斯的政治中心开始向莫斯科转移。......
2023-09-19
我认为让学生养成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中接受、分析信息,是人生成功的基本素养,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应该引起重视。所以倾听一般指细心地听取,它是一个习惯。综上所述,孩子要学好,学会倾听是关键,那么怎样做,才会让学生用心倾听呢?学会了默默倾听,他们就会仔细思考,深思熟虑后,才会努力去做。倾听,不仅使他们获得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因此,学会倾听,将会受益一生!......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