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更新海洋战略理论,重要性与甲午黄海海战

更新海洋战略理论,重要性与甲午黄海海战

【摘要】:但丧失海权,又往往意味着财富和资源的逐渐枯竭,最后严重影响陆权的发展。[2]黄海海战前,清廷高层不懂“以海养海”,在海洋战略蓬勃发展的年代,清廷高层却对海战战略理论的更新懵懂无知。

对于陆海兼具的国家来说,由于历史上来自陆地的威胁一直远大于海上,因此陆权思维深入骨髓,在海上利益急速增长并需要保护时,国家战略和政策常常在陆权与海权之间左右摇摆,造成顾此失彼,或者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局面,最终,往往是陆权没有发展好,而海权又丧失殆尽。[1]

我们看到了陆海兼具的国家陆权思维的强大,国家政策与统治阶层关注海洋时,则海洋力量蓬勃发展,“一年抵十年”,但国家政治一转向大陆之后,海洋力量就迅速枯萎,大起大落。笔者强调,对于陆海兼具的国家来说,陆海摇摆的问题,其实质是“海权持久性问题”。因为,对于陆海兼具的国家来说,不可能不受大陆上这个传统威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最触动人的敏感神经的。依赖国家高投入发展起来的海洋力量,必须得走“以海养海”的路子;必须得充分发展海洋经济,获得海洋利益;必须得发动民众投身于海洋事务之中。只有这样,国家的财政负担才不至于过于沉重;只有这样,发展的海权才具有持久性。否则,国家目光一转移,海权就瞬间崩塌。

因此,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一定要使自己的陆上利益和海上利益均衡发展。否则,如果政府陆权思想过重,就会在陆上过于疯狂,从而严重损害国家的海上利益。因为,军舰海军是用来进攻的,是用来拓展海上战略空间和保护海上贸易的,政府过于偏重陆权,海上力量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就会被缩减,以腾出经费支援陆权的发展。但丧失海权,又往往意味着财富和资源的逐渐枯竭,最后严重影响陆权的发展。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对于陆海兼具的国家,如果过于强调海权而削弱陆权,也很容易招致陆上威胁而中断海权的发展。[2]

黄海海战前,清廷高层不懂“以海养海”,在海洋战略蓬勃发展的年代,清廷高层却对海战战略理论的更新懵懂无知。把继续向海军投入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在海军发展最需要国家支持的时候,出台“停购海军军火二年”令,直接葬送了北洋海军的优势地位,并直接导致了北洋海军悲惨结局的发生,这是非常短视的战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