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同时期以马汉等人为代表的世界海洋战略理论的风靡,中国清廷高层对海洋与海军的认知却极为有限。此举意味着清政府下令有钱也不允许为海军购买新军火,等同于宣布停止北洋海军的装备发展。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清廷高层对海洋与海军的认知跟不上世界潮流。清廷这种“事出反常必有妖”式的决策,现今有多种版本的解读,但在笔者看来,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清廷高层对海洋、对海军认知的肤浅。......
2023-09-25
11月6日(十月初九日),金州失守、大连湾受到日军攻击,前线溃散的士卒蜂拥而至旅顺,旅顺顿时震动异常,军心、民心再难稳固。旅顺守军已一片混乱,此前一直协调各方的旅顺前敌营务处龚照玙,以筹粮、搬援军为由,乘鱼雷艇离开旅顺至烟台、天津,更加加剧了这种混乱,旅顺失守已不可避免。丁汝昌本想与陆军协商共同对敌,奈何陆军将领战斗意志消极、答复敷衍、无法统一。此时,旅顺船坞的维修人员也开始大面积逃亡,北洋海军伤舰的维修工作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
鉴于此,1894年11月6日(光绪廿年十月初九日)丑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旅顺基地给北洋大臣李鸿章发去了一封具备历史意义的电报,文中明确申请北洋舰队撤离旅顺,电文称:
船坞工匠人纷纷告去,不日恐有停工之势。水师在旅亦有三难:一、湾有失,敌必扑旅后路,我师船在口内,不能施展,无以为力;二、敌船来攻,口门窄小,不能整队而出,且“定”“镇”必须俟潮,若过急,冲出不易;三、口外寄泊敌艇过多,夜间来攻,我船又少快炮,实难防备。请示遵行。昌叩。[35]
丁汝昌申请海军大队离开旅顺基地的理由有三:
第一,大连湾若失守,则日军必定猛扑旅顺陆上的后路,舰队在港内,火炮射程达不到距离,根本帮不上忙。
第二,日本联合舰队必定会封锁出海口,旅顺航道出口狭小,一旦被封堵,则整支舰队将不得出,困死港内。而且,“定远”“镇远”因为吃水较深,每次进出旅顺港都必须乘潮水才行,若战事紧急,必须出口时,恰逢落潮期,则“定远”“镇远”就不可能冲出去了。
第三,日军舰艇云集旅顺口门外后,夜间定会派鱼雷艇进港偷袭,北洋舰队速射炮少,难以防备。
李鸿章当日辰刻即回复说:“……旅本水师口岸,若船坞有失,船断不可全毁。……”[36]李鸿章让丁汝昌相机行事,但“船断不可全毁”的指令,也表明了李鸿章默许的态度。
丁汝昌当机立断,决定撤离旅顺。丁汝昌的决定是负责的、专业的,且丁汝昌的撤离行动也是十分正确的。十年后的日俄战争,同样发生在旅顺的要塞攻防战,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在旅顺全军覆没,印证了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判断力。待11月21日(十月廿四日),日军攻陷旅顺后,并未大喜,因为第二军和联合舰队未能实现歼灭北洋舰队于旅顺的目的。随即,日军再次远征山东半岛,战法与登陆花园口和金州、旅顺战役如出一辙,清军陆军再次被登陆的日军击溃,日本联合舰队封锁住了威海卫出海口,威海卫保卫战全面爆发。北洋舰队在没有陆军有力支援的背景下,困死于刘公岛,终致全军覆没。
有关甲午黄海海战浅说的文章
相比于同时期以马汉等人为代表的世界海洋战略理论的风靡,中国清廷高层对海洋与海军的认知却极为有限。此举意味着清政府下令有钱也不允许为海军购买新军火,等同于宣布停止北洋海军的装备发展。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清廷高层对海洋与海军的认知跟不上世界潮流。清廷这种“事出反常必有妖”式的决策,现今有多种版本的解读,但在笔者看来,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清廷高层对海洋、对海军认知的肤浅。......
2023-09-25
12时55分,日军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吉野”,在与北洋海军右翼“超勇”“扬威”近三千米距离时,右舷炮位开始射击“超勇”“扬威”,紧随其后的第一游击队另外三舰依次轰击“超勇”“扬威”。“超勇”“扬威”奋勇向前,勇敢地冲向了第一游击队日军最新锐的四艘快速巡洋舰。同时,“扬威”舰也中弹起火。“超勇”“扬威”已燃起不可控制的大火,彻底丧失战斗力,日军第一游击队随即与“超勇”“扬威”脱离接触。......
2023-09-25
[33]丁汝昌等北洋海军官兵终于盼来了等待已久的全面出击命令,但李鸿章担心丁汝昌浪战损船,在电文中也明确跟丁汝昌提出“相机进退”“保全坚船为妥”的思想。北洋海军官兵就带着这个枷锁,出击巡航了朝鲜汉江外海洋面。北洋大队巡海历时三天,未遇日舰,于7月29日返回威海卫军港。这是北洋海军在丰岛海战后的第三次出击。......
2023-09-25
10月24日上午8时,日本第二军在花园口开始登陆,未遇清军抵抗,日军随即向水文条件更好的貔子窝前进。1894年11月7日,日军第二军抵达大连湾,赵怀业部老龙岛炮台开炮轰击,待看见日军联合舰队进入大连湾,赵怀业当即率军逃往旅顺。至此,日军第二军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攻克了金州和大连湾,旅顺的陆上屏障完全失去,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旅顺形势已经危如累卵,尚在旅顺港内维修补给的北洋海军面临巨大危险。......
2023-09-25
下文笔者简单分析一下从战前到战中,南洋海军参战的可行性。清廷有四大海军,分别是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笔者认为,南洋海军至少有六艘军舰可以北上参加主力舰队的决战,南洋海军可以参战的主力舰,详见表9。所以,南洋海军是完全可以抽动机动兵力北上的,从而弥补北洋海军因黄海海战损失而丧失的部分战斗力。......
2023-09-25
清廷甚至还有人认为,海军平时出航训练、巡弋是浪费经费、浪费军舰燃煤、导致军舰老旧之举,应当平日在港湾停靠,战时出海迎敌,以保证舰船的性能不受使用年久的影响。这种思想在北洋海军中也有体现,黄海海战时的“扬威”舰帮带大副郑文超,战后给清廷中枢的禀帖中,称:一,战舰专为海战之设,宜以保重为要。......
2023-09-25
黄海海战爆发初期,北洋海军展开战斗队形的同时,提督丁汝昌下达了三条作战原则:第一,各自以二艘同型舰或类似舰只作为一伍,共同进退,相互救援;第二,舰首向敌为第一要旨;第三,各舰的运动要遵照提督的旗舰运动。[36]黄海海战北洋海军的战术原则之所以是这样,不是丁汝昌不懂业务所致,而是舰队自身特点和“硬件”条件所决定的。......
2023-09-25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使用的炮弹主要是实心弹,辅以开花弹。日军的开花弹,内装火药是1893年正式开始使用的“下濑火药”,其主要成分是“苦味酸”。这对于黄海海战中内壳和装饰是以木材为主的军舰来说,是相当危险的物件。此外,北洋海军与日军在炮弹发射药上差距也十分明显。综上所述,北洋海军舰船等技术装备成军后长期得不到更新,至甲午战前已彻底落后日军近一代之多。......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