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后,日军主力舰中只有“松岛”“比睿”暂时无法迅速修复,本不是主力的“赤城”“西京丸”的损伤更是无关紧要,其余各主力舰虽然多有损伤,但都迅速恢复了战斗力。黄海海战后,鉴于北洋舰队的惨烈损失和旅顺维修进度缓慢的实际,黄海制海权已牢牢为日军所掌握,日本海军遂把防御本土的军舰也投入朝鲜西海岸执行作战任务。......
2023-09-25
17时10分,“靖远”代升提督旗收拢各舰,“靖远”“来远”“平远”“广丙”“福龙”“左一”组队重新回归战场,向“定远”“镇远”靠拢,大东沟口内的“镇南”“镇中”两炮舰和“右二”“右三”两鱼雷艇也出港汇合大队,北洋海军声势复振。
17时17分,日军本队彻底脱离与“定远”等舰的接触,黄海海战战斗结束。
17时30分,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线平行而行,北洋海军意图追击日舰。北洋舰队“‘定、镇、靖、来、平、丙六舰相距各八、九,鱼贯东行’,尾追数海里。”[45]
17时45分,旗舰“松岛”向第一游击队发出“回归本队信号”,日军收拢舰队后彻底离去。对于日军撤退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三:
1.“靖远”等舰伤势初愈回归战场,此时已属于生力军,对于与“定远”“镇远”苦斗后的日军来说,威胁较大,日军本队军舰受伤较多,尤其是“松岛”,已属重伤,再战下去,极有可能会沉没,对于已经获得大胜的日军来说,再战如有军舰灭失反而不划算,伊东祐亨遂结束战役。
2.复归战场的北洋海军阵中有鱼雷艇,夜幕已降临,伊东祐亨担心北洋海军鱼雷艇的夜袭,遂脱离舰队接触。
3.“松岛”在战役期间的惨烈战况,相当程度上动摇了伊东祐亨的斗志,使其下定了不愿再冒险的决心。
17时45分,北洋海军追击日舰未果,收队返航旅顺。
9月18日子时,“广甲”搁浅在大连湾外三山岛东阁礁[46],后丁汝昌令“济远”前去拖带不成,恰逢日军来袭,9月19日,北洋海军只好在拆除武备后炸毁“广甲”,北洋海军第五艘军舰也沉没了。
对于“广甲”搁浅事件,时任“广甲”管轮卢毓英在回忆录中有详细描述和评价:
……是夜子刻,梦中忽闻怪声,将余震落床下。余急惊起,力挣上舱,见月明如画,四顾远际,有数点灯光蘸水,似是渔舟。下视有怪石磋峨,我舟竟登其上。大愕,不知何以至此,遍询诸同事皆禁不能声。船既废,众水手虑倭舰追及,争招民船渡岸,管带不能禁,听其所为。盖吴敬荣到此又虑及临阵脱逃之罪,船炮俱各无恙,士卒又未受伤,无所藉口,故特以船触礁,冀将沉没,则无对证。不然,岂有月明之下,已至自家门外(该礁在大连湾外,离旅顺口仅十七海里,名曰金门岛),能触数亩大之礁,谓非有意而为之,得乎?……[47]
“广甲”是在“月明如画”之夜,也就是能见度十分良好的夜间,在经常航行、“闭着眼”都不会走错的“家门口”——大连湾外,搁浅在几千平方米大小的礁石上,若不是畏罪主动搁浅,殊难令人信服意外之说。船、炮、人员在黄海海战中皆无大伤,而随“济远”临阵脱逃,“广甲”管带吴敬荣临进入旅顺前,来个船炮俱毁,死无对证,使本就损失巨大的北洋舰队更加雪上加霜,其畏战、畏罪之心理昭然若揭。“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此役之表现,与北洋海军黄海海战中阵亡之管带形成鲜明对比,百年后的我们每每读到此处依旧愤懑不已。
9月17日的黄海海战,双方高强度鏖战近五个小时,为世界海战史所少见。此役,北洋海军沉没军舰五艘,其中四艘是战沉或战斗损伤沉没,阵亡四位舰长,分别是“超勇”管带黄建勋、“致远”管带邓世昌、“扬威”管带林履中、“经远”管带林永升,战沉军舰官兵大多阵亡,整个舰队的官兵伤亡在一千人左右,可谓损失极为惨重,北洋海军本不强大的战斗力急转直下。
日军舰只始终集中在一千米至四千米距离上射击,以三千米左右居多,进退自如、变阵灵动,虽有失误,但编队航速优势足以弥补。反观北洋舰队,只能整队简单右转迎敌,一旦阵型被扯乱,复不成阵,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在火力投射也相差巨大、日舰编队始终不散的情况下,北洋海军此战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若不是“定远”“镇远”凭借坚固的铁甲和顽强的斗志撑持,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定远”“镇远”在战场上的价值,当时在远东观战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有过高度评价:“(日军)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铁甲舰巍巍两大艘也。”[48]“定远”与“镇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北洋舰队的军魂,无愧于“永不沉没的战舰”的称号。
【注释】
[1]丁汝昌:《致张燕谋》,载《丁汝昌集(上)》,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47页。
[2]李鸿章:《寄刘公岛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89—390页。
[3]丁汝昌:《丁汝昌文电》,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90页。
[4][德]汉纳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78页。
[5]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56页。
[6]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57页。
[7]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80页。
[8]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58页。
[9]李鸿章:《寄大连湾交海军提督丁》,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90页。
[10]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58页。
[11]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63页。
[12][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吉辰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79页。
[13][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吉辰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79页。
[14]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58页。
[15][日]坪井航三:《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报告:九月十七日第一游击队的战斗》,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0页。
[16][日]河原要一:《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报告:大孤山海域战斗详报》,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8页。
[17][日]坪井航三:《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报告:九月十七日第一游击队的战斗》,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0页。
[18][日]野村贞:《第一游击队二号舰“高千穗”报告:军舰“高千穗”战斗记事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01页。
[19]宗泽亚:《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53页。
[20]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87—188页。
[21][德]汉纳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79页。
[22]李鸿章:《大东沟战状折》,载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30页。
[23]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82页。
[24][德]汉纳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补充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81页。
[25][日]尾本知道:《联合舰队本队旗舰“松岛”报告:明治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大洋河口海域战斗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06页。
[26][日]坪井航三:《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报告:九月十七日第一游击队的战斗》,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0页。
[27][德]汉纳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79页。
[28][日]河原要一:《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报告:大孤山海域战斗详报》,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8页。报告中提到,“0时45分,发现敌舰队在进行阵型变换”,以此推知北洋舰队的动作。——笔者注
[29][日]野村贞:《第一游击队二号舰“高千穗”报告:军舰“高千穗”战斗记事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02页。
[30]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200页。
[31][日]河原要一:《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报告:大孤山海域战斗详报》,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9页。
[32][日]河原要一:《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报告:大孤山海域战斗详报》,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99页。
[33]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241页。
[34]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08页。
[35]按战场态势图和战场记录,笔者推测,“致远”冲击的还是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否则从之前的日舰旋回态势来看,道理说不通,日军的态势图经常弄错北洋舰名,汉纳根的报告也只推测是本队第一群阵击沉的“致远”。在笔者看来,日军第一游击队向左旋回过来,正好在此时间段,第一游击队的编队侧面对着“致远”,故此判断,“致远”冲击的是“吉野”,而且也只有打沉“吉野”,日军攻势才能受重挫。“吉野”带领的第一游击队航速快、火力十分凶猛,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性的歼灭作用,攻击“吉野”也最符合战场实际。——笔者注。
[36][日]尾本知道:《联合舰队本队旗舰“松岛”报告:明治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大洋河口海域战斗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07页。
[37]“自行倒车驶离”的性质特别恶劣,船舶碰撞后,主动撞人一方通常要保持微速顶推状态,不能擅自倒车脱离。因为,这样会加剧被撞船受损处漏洞的进水量,会导致被撞船迅速沉没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不仅自行倒车了,而且还不施援手,迅速驶离现场,置友舰于死地,是十分恶劣的行径。——笔者注
[38]卢毓英等:《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39]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30页。
[40]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18页。
[41][美]李·马吉芬(LeeMcGiffin):《他选择了中国:大东沟海战亲历者、北洋海军洋员马吉芬传》,张黎源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115页。
[42][德]汉纳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80页。
[43][德]汉纳根:《北洋海军总查洋员汉纳根海战补充报告》,载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82—383页。
[44]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36页。
[45]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8页。
[46]李鸿章:《寄译署》,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93—394页。
[47]卢毓英等:《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2页。
[48]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27页。
有关甲午黄海海战浅说的文章
黄海海战后,日军主力舰中只有“松岛”“比睿”暂时无法迅速修复,本不是主力的“赤城”“西京丸”的损伤更是无关紧要,其余各主力舰虽然多有损伤,但都迅速恢复了战斗力。黄海海战后,鉴于北洋舰队的惨烈损失和旅顺维修进度缓慢的实际,黄海制海权已牢牢为日军所掌握,日本海军遂把防御本土的军舰也投入朝鲜西海岸执行作战任务。......
2023-09-25
丰岛海战的发生与结果,直接震怒了清廷中枢,清廷一面指责北洋海军作战不力,督促李鸿章、丁汝昌尽快对日决战,一面于1894年8月1日正式下谕对日宣战。我们可以看出,丰岛海战后,清廷中枢仍无意识与能力,促令南洋海军主力舰北上参战。但此时,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清廷中枢主动允许北洋海军购买新舰。......
2023-09-25
北洋海军因舰艇速力的原因,导致追击对手追不上,后退拉开距离又退不了,处处被动。北洋海军舰艇上唯一的优势,就是“定远”“镇远”两铁甲舰的装甲防护比较优良,在海战中表现就是“定”“镇”两舰抗击打能力超级强,苦战五个小时,未受到致命伤害,仍能做到屹立战场不倒。[21]这一点在黄海海战后的世界军舰装甲发展上有了重要的依据,时人得出结论:……......
2023-09-25
1894年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的全部主力舰和大部分其他战舰云集威海卫,意欲引北洋海军主力出港决战,并趁隙攻占威海卫,以一战而定黄海制海权的归属。……九日上午九点十五分,母舰山城丸率水雷艇队先发向威海卫。事实证明,单靠海军舰艇是难以攻下一座要塞的,这在几个月后的旅顺之战、威海卫保卫战以及十年后发生在日俄战争期间的旅顺要塞攻防战中皆得到了验证。8月10日这次威海卫偷袭战的细节,日军详细记录如下:……......
2023-09-25
相比于同时期以马汉等人为代表的世界海洋战略理论的风靡,中国清廷高层对海洋与海军的认知却极为有限。此举意味着清政府下令有钱也不允许为海军购买新军火,等同于宣布停止北洋海军的装备发展。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清廷高层对海洋与海军的认知跟不上世界潮流。清廷这种“事出反常必有妖”式的决策,现今有多种版本的解读,但在笔者看来,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清廷高层对海洋、对海军认知的肤浅。......
2023-09-25
12时55分,日军第一游击队的旗舰“吉野”,在与北洋海军右翼“超勇”“扬威”近三千米距离时,右舷炮位开始射击“超勇”“扬威”,紧随其后的第一游击队另外三舰依次轰击“超勇”“扬威”。“超勇”“扬威”奋勇向前,勇敢地冲向了第一游击队日军最新锐的四艘快速巡洋舰。同时,“扬威”舰也中弹起火。“超勇”“扬威”已燃起不可控制的大火,彻底丧失战斗力,日军第一游击队随即与“超勇”“扬威”脱离接触。......
2023-09-25
[33]丁汝昌等北洋海军官兵终于盼来了等待已久的全面出击命令,但李鸿章担心丁汝昌浪战损船,在电文中也明确跟丁汝昌提出“相机进退”“保全坚船为妥”的思想。北洋海军官兵就带着这个枷锁,出击巡航了朝鲜汉江外海洋面。北洋大队巡海历时三天,未遇日舰,于7月29日返回威海卫军港。这是北洋海军在丰岛海战后的第三次出击。......
2023-09-25
10月24日上午8时,日本第二军在花园口开始登陆,未遇清军抵抗,日军随即向水文条件更好的貔子窝前进。1894年11月7日,日军第二军抵达大连湾,赵怀业部老龙岛炮台开炮轰击,待看见日军联合舰队进入大连湾,赵怀业当即率军逃往旅顺。至此,日军第二军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攻克了金州和大连湾,旅顺的陆上屏障完全失去,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旅顺形势已经危如累卵,尚在旅顺港内维修补给的北洋海军面临巨大危险。......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