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因水雷防护问题,一个月后,丁汝昌还提交过海军大队暂去旅顺驻扎的申请。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十分严重,几乎涉及方方面面。1894年7月4日未刻,丁汝昌给李鸿章去电,请求大队出击朝鲜洋面,以实现自己之前提出“整队回击”的作战思想。丁汝昌的第二次全面出击请求被否定。......
2023-09-25
日本联合舰队于8月10日的偷袭战虽然在军事上未有任何收获,但在政治上却有“意外之喜”。正是由于清廷中枢的震怒和清流党的弹劾攻击,本已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更加雪上加霜。“退缩不前,巧滑推宕”“我军之所以怯,非水师尽无用也,提督不得其人”“水陆各军莫不同声痛恨丁汝昌之畏葸无能”“始终以刘公岛为藏身之所,迨倭船扰威海、旅顺等处,犹复销声匿迹,不敢与较”[46]等各种攻讦和想象之词,铺天盖地而来。
……丁汝昌率领舰队屡次出海“寻敌不遇”,未能满足朝野的期待,遂于七月廿六日(8.26),被“革职”“戴罪自效”。[47]
1894年8月26日(光绪廿年七月廿六日),光绪帝明发上谕革去丁汝昌海军提督之职。第二日,光绪帝再下严谕,敦促李鸿章迅速遴选可胜任海军提督的人选,限当日内回复。
不得已,北洋大臣李鸿章于1894年8月29日(光绪廿年七月廿九日)上长奏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申辩,这就是著名的《复奏海军统将折》:
奏为遵旨据实复陈,恭折仰祈圣鉴事。窃臣于七月二十七日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电称,本日奉旨,现在倭船屡窥海口,海军防剿统将,亟须得人。丁汝昌畏葸无能,巧滑避敌,难胜统带之任,严谕李鸿章于海军将领中遴选可胜统带之员,于日内复奏,不得再以临敌易将,接替无人等词,曲为迥护,致误大局等因。钦此。伏读之下,惶悚莫名。北洋海军是臣专责,提督丁汝昌叠被弹劾,屡蒙谕旨垂询,当此军事紧急之时,果有迁延避敌情事,亟应随时严参,断不敢稍涉徇护。惟现在密筹彼此情势,海军战守得失,不得不求保船制敌之方,敬为我皇上详晰陈之。查北洋海军可用者,只镇远、定远铁甲船二艘,为倭船所不及,然质重行缓,吃水过深,不能入海汊内港。次则济远、经远、来远三船,有水线甲、穹甲而行驶不速。致远、靖远二船,前定造时,号称一点钟十八海里,近因行用日久,仅十五六海里。此外,各船愈旧愈缓。海上交战能否趋避,应以船行之迟速为准,速率快者,胜则易于追逐,败亦便于引避,若迟速悬殊,则利钝立判。西洋各大国讲求船政以铁甲为主,必以极快船只为辅,胥是道也。详考各国刊行海军册籍内载,日本新旧快船推为可用者,共二十一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十五年后分年购造,最快者每点钟行二二十三海里[48],次亦二十海里上下。我船订购在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尚未精造至此,仅每点钟行十五至十八海里,已为极速,今则至二十海里矣!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一船。丁汝昌及各将领屡求添购新式快船,臣仰体时艰款绌,未敢奏咨,渎请臣当躬任其咎。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臣前于豫筹战备折内奏称,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倘与驰逐大洋,胜负实未可知,万一挫失,即赶紧设法添购亦不济急。惟不必定与拚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不特北洋门户恃以无虞,且威海、仁川一水相望,令彼时有防我海军东渡,袭其陆兵后路之虑,则倭船不敢全离仁川来犯中国各口。彼之防护仁川各海口,与我之防护北洋各口,情事相。同。观于前次我海军大队游巡大同江口,彼即乘虚来窥威海、旅顺;迨我海军回防,则倭船即日引去,敌情大概可知。伏读叠次电旨,令海军严防旅顺、威海,勿令阑入一步,又令在威海、大连湾、烟台、旅顺各处梭巡扼守,不得远离等因。圣明指示,洞烛机宜,至今恪遵办理,北洋门户庶无窜扰之虞。盖今日海军力量,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尚有余。用兵之道,贵于知己知彼,舍短用长。此臣所为兢兢焉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以求谅于局外者也。至论海军功罪,应以各口能否防护有无疏失为断,似不应以不量力而轻进转相苛责。丁汝昌从前剿办粤捻,曾经大敌,叠著战功。留直后,即令统带水师,屡至西洋,藉资阅历。及创办海军,特蒙简授提督,情形熟悉。目前海军将才尚无出其右者,各将领中,如总兵刘步蟾、林泰曾等,阶资较崇,惟系学生出身,西法尚能讲求,平日操练是其所长,而未经战阵,难遽胜统率全军之任。且全队并出功罪相同,若提督以罪去官,而总兵以无功超擢,亦无以服众心。若另调他省水师人员,于海军机轮理法全未娴习,情形又生,更虑偾事贻误,臣所不敢出也。自来用兵,谤书盈箧而卒能收功者,比比皆是。伏恳圣明体察行间情事,主持定断。臣不胜迫切悚惧之至,缘电奏未能详尽,谨缮折由驿五百里据实复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49]
奏章中李鸿章详细阐述了自己“保船制敌”的原因:
1.北洋海军舰船购买已久,当时先进的军舰今已落后,船速因“行用日久”,已远不及刚下水之时,再加上日舰大多是1889年(光绪十五年)以后建造,技术先进、船新速快,远非北洋海军军舰可及。
2.北洋海军因清廷部议停购船械,在1888年(光绪十四年)成军后就未添一舰,尤其是海上决战的关键战力——新式快船,类似于日军“吉野”“高千穗”“秋津洲”“千代田”之类的快速巡洋舰,北洋海军一艘都没有。贸然决战,恐无胜算,一旦遭受重大损失,再行购买肯定来不及,李鸿章在这里也委婉地批评了清廷中枢停购军火的致命错误和甲午战端开启后才授权北洋海军购买新舰的不可行性。
3.李鸿章认为,基于北洋海军现有军舰的实力,“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尚有余”,最可行的作战方针就是防守策略,也就是“保船制敌”思想的核心内容,“惟不必定与拚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不特北洋门户恃以无虞,且威海、仁川一水相望,令彼时有防我海军东渡,袭其陆兵后路之虑,则倭船不敢全离仁川来犯中国各口”。李鸿章的战略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战略威慑。
随后话锋一转,李鸿章阐述了丁汝昌继续留任北洋海军提督一职的必要性,笔者分析如下:
1.丁汝昌从前剿办过太平军、捻军,身经百战,积军功被授予总兵,加提督衔。换句话说,丁汝昌是见过血的,战斗意志比较坚定,不至于临阵退缩。丁汝昌的勇悍有诸多实例印证:黄海海战中,丁汝昌重伤不进舱门,坚持在甲板上激励将士;黄海海战后,丁汝昌拖着伤病的身体四处奔波,为北洋海军快速恢复战斗力而奔走;威海卫保卫战期间,面对日军的猛烈炮击,亲自登上“靖远”舰激励将士奋勇对敌,后中炮受伤被部下救回……
而北洋海军其他各高级将领,如右翼总兵刘步蟾、左翼总兵林泰曾等,虽然海军技能出众、作战思想先进,但却是学生出身;虽然操演、理论知识较好,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实战磨砺,骤然提拔至统帅之位,恐难胜任。
笔者额外介绍一下丁汝昌的出身。丁汝昌,字禹亭,安徽合肥人,早年投军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阵营,隶属程学启部,随受天福叶芸来守安庆。1861年安庆战役期间,程学启偕丁汝昌等“逾城出降”[50],投靠湘军曾国荃部,后随程学启转入李鸿章在上海创立的淮军阵营中。丁汝昌在淮军中屡立战功,“泗泾、新泾、四江口诸役,每战辄先登”[51]重创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统先锋马队三营,从剿东捻,驰驱豫、鄂、燕、齐之郊,日踔百里,拦截追奔,频获奇捷。东捻平,又从剿西捻,屡击败之”[52]。丁汝昌因先后参与平定太平天国、东捻和西捻,屡立战功,升总兵,加提督衔。这也为他日后任北洋海军提督打下基础,因为在1868年6月,丁汝昌就已经是总兵,加提督衔,虽然还不是提督,但已有提督之名。从丁汝昌的陆军从军经历可以看出,丁汝昌骁勇异常、胆大心细,绝不是胆小怯懦之辈。
2.丁汝昌虽是骑兵出身,但他从事海军事务近十八年,从1877年12月被李鸿章中意留在直隶以待日后统帅北洋水师开始,至1895年2月威海卫保卫战失败自杀止。就算从1879年11月,丁汝昌实授“督操北洋水师炮船”一职开始算起,也有近十五年半的时间统帅北洋。这样的海军履历,说丁汝昌不懂海军业务,殊难令人信服,笔者恰恰认为,丁汝昌是陆海两军皆通晓,并且还有血战经验的难得人才。
在坚船利炮时代,骑兵、铁甲舰和后来的坦克皆有相通之处。骑兵是快速机动和远距离打击力的兵种;铁甲舰也是披坚执锐、大规模快速火力突击的平台;坦克作战方阵实际上就和骑士时代的骑兵突击原理一样,几种不同作用的坦克混编成基本作战单位,颇似以骑士为中心的基本作战团队。从原理上讲,铁甲舰、坦克皆与骑兵作战原理有一定的渊源,骑兵将领历经磨砺成为海军统领,反而便于将骑兵的优秀理论带入海战中来,更有助于陆海两军协同作战的理解性与执行力。
从以上角度来说,李鸿章所说的“目前海军将才尚无出其右者”确是实情。
3.丁汝昌很受北洋海军官兵爱戴、拥护,他被罢免的谕旨下达后,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等高级军官集体联名通电申述就是一例。李鸿章认为,提督无罪被罚,执行相同任务的其他同行人员反被升任提督职,难以服众,于军、于战无益。
4.若另调他省水师人员充任北洋海军提督职,新人对北洋海军舰船的机械、轮机、理论、操作方法等都不熟悉,人员之间又未长期共事,必然是混乱不堪,战力无从谈起。且晚清的四支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水师、福建水师,体系森严、互不统属,贸然从北洋海军外调入人员任职高位,必然难以御众。战事已开,临阵换将,还是换体系以外的,李鸿章实在是不敢出此令。
罢免丁汝昌海军提督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慈禧太后亲自过问了此事,才有了最终定论。8月30日,清政府收回前命,下令丁汝昌戴罪立功“暂免处分”。[53]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的临机专断之权与北洋海军海军提督丁汝昌被弹劾问责,时时刻刻战战兢兢,诸事不能做主,日常战守皆受制于清廷、直隶及各种后勤保障部门,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丁汝昌的海军业务能力,从前文的一系列往来电文和分析中,我们没有看出问题,反而看到了在夹缝中的海军提督对海军作战的精准理解,一名被苛责多年的英雄人物跃然纸上。
黄海海战失利及威海卫保卫战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丁汝昌的作战指挥问题不大,错并不在他身上。1895年2月12日(光绪廿一年正月十八日),丁汝昌自杀殉国,他被清廷当成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罪人,不但没有任何抚恤,反而被抄家、棺材加三道铜箍捆锁、黑漆涂之以示戴罪、不得下葬,直至1910年,清廷才下旨为丁汝昌昭雪。
笔者对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进行这样的评价:
黄海大海战,丁汝昌并没有指挥失误,面对清廷对北洋海军经费的限制,军舰买不了、锅炉换不了、大中口径速射炮不给配,就是现有架退炮的大口径进口开花榴弹也太少,国产开花弹质量不合格、数量也不足,煤炭用的是最差的,两艘军舰临阵脱逃……这种情况下,黄海海战打成那样已经非常不错了,黄海战败非丁汝昌之罪!丁汝昌名为提督,以上提出之事他都无权决定,处处被掣肘,再加上清廷和李鸿章的命令相左且经常朝令夕改、贻误战机,最后责任都推到不能说话的死人身上,何其可笑!丁汝昌等北洋海军官兵大多数都是英烈,大多数管带(相当于舰长)都履行了“舰在人在,舰亡人亡”的誓言,真英雄也!
战战兢兢、兢兢业业、竭尽全力、无可奈何、心有不甘,这些都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真实写照。虽是骑兵将领出身,但近二十年的海军历练,说他不懂业务是怎么也不会令人信服的!清廷中枢“抬湘抑淮”、处处限制北洋海军的政策,再加上糟糕的军事与政治体系,北洋海军焉能不败?相比于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伊东祐亨的专断之权,丁汝昌连军械和煤炭补给之类的事情都没有决定权,只能到处求人支持,战败怎能怪丁汝昌呢?
【注释】
[1]陈悦先生在《海军故实——北洋海军的成军日期是哪一天》中提到:1888年9月30日,总理海军衙门大臣奕譞将几经修订的《北洋海军章程》文本奏呈清廷,等待国家批复意见。10月1日,主持国柄的慈禧太后下谕,首先对章程的编定工作表示肯定和满意,称阅览章程过后,感到其内容“巨细毕赅,有条不紊,洵为经国要图”。10月3日,慈禧太后颁谕旨,正式批准了《北洋海军章程》,这一天,才是北洋海军成军的准确日期。
[2]《丁汝昌集(上)》,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前言第3页。
[3]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六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9页。表中数据若有出入,以本书表1中的数据为准。
[4]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六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0页。
[5]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六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0页。
[6]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六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0页。
[7]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5—36页。
[8]李鸿章:《定期巡阅海军折》,载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06页。
[9]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36页。
[10]李鸿章:《定期巡阅海军折》,载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06—707页。
[11]丁汝昌:《禀筱帅》,载《丁汝昌集(上)》,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15页。
[12]卢毓英等:《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2—13页。
[13]李鸿章:《寄刘公岛丁军门》,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58页。
[14]李鸿章:《寄袁道》,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58页。
[15]李鸿章:《复刘公岛丁军门》,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59页。
[16]李鸿章:《寄刘公岛丁军门》,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59—360页。
[17]丁汝昌:《丁军门来电》,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1页。
[18]丁汝昌:《丁军门来电》,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3页。
[19]李鸿章:《复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3—364页。
[20]李鸿章:《寄议署并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6页。
[21]李鸿章:《寄刘公岛丁军门》,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6—367页。
[22]“来”为笔者添加,《丁汝昌集(下)》的打印稿漏掉了“来”字,即“来远舰”。——笔者注
[23]丁汝昌:《丁提督来电》,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7页。
[24]李鸿章:《复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7—368页。
[25]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
[26][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吉辰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页。
[27]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19页。
[28][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吉辰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79页。
[29]文中为农历年,公历为1894年7月25日。——笔者注
[30](民国)参谋本部第二厅第六处编:《甲午中日战争纪要》,陈悦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页。
[31]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修订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268—269页。
[32]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修订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页。
[33]李鸿章:《寄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69页。
[34]丁汝昌:《丁军门来电》,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70—371页。
[35]李鸿章:《寄刘公岛丁军门》,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73页。
[36]李鸿章:《寄刘公岛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75页。
[37]“王”应为“皇”。——笔者注
[38]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
[39]李鸿章:《寄丁提督》,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77页。
[40]丁汝昌:《丁提督威海来电》,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79页。
[41]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53页。
[42]军机处:《军机处电寄丁汝昌谕旨》,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81页。
[43][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吉辰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78页。
[44]李鸿章:《北洋大臣来电二》,载《丁汝昌集(下)》,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76—377页。
[45][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吉辰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78—179页。
[46]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
[47]《丁汝昌集(上)》,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前言第3页。
[48]“二二十三海里”为印刷错误,此处应为“二十三海里”。——笔者注
[49]李鸿章:《复奏海军统将折》,载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22—723页。
[50]戚海莹:《北洋海军与晚清海防建设——丁汝昌与北洋海军》,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8页。
[51]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12》,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81页。
[52]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12》,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81页。
[53]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此处下谕日期为1894年8月30日(光绪廿年八月初一日)。——笔者注
有关甲午黄海海战浅说的文章
以至于因水雷防护问题,一个月后,丁汝昌还提交过海军大队暂去旅顺驻扎的申请。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十分严重,几乎涉及方方面面。1894年7月4日未刻,丁汝昌给李鸿章去电,请求大队出击朝鲜洋面,以实现自己之前提出“整队回击”的作战思想。丁汝昌的第二次全面出击请求被否定。......
2023-09-25
丁汝昌第三次全面出击请求被否决是最可惜的一次,李鸿章的朝令夕改导致痛失战机,前后矛盾的命令让丁汝昌苦恼不已。可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上报李鸿章的出击请求,被李鸿章一次次驳回,李鸿章以和谈大局为重,致使错失先机,后果十分严重,无论是朝鲜战场上,还是黄海战场上皆是如此。......
2023-09-25
图1-27 对防护工具进行检测2.屏护屏护通常是指使用防护装置对带电体所涉及的场所或区域范围进行防护隔离,防止电工操作人员和非电工人员因靠近带电体而引发触电事故。若材质为金属材料,则必须采取接地(或接零)处理,以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通常室内围栏屏护高度不应低于1.2m,室外围栏屏护高度不应低于1.5m,栏条间距不应小于0.2m。......
2023-06-22
图4.28运动装置的选择具有主要功能性组件的动力装置通常为简单的调节控制元件,如气缸或简单的旋转装置。主要功能可变的运动装置可进一步分为手动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动力装置。它们用于在对人类有直接风险的情况下执行人类运动,或用于增强人类能力。图4.29显示了空间中的运动由不同的动力学阶段组成,这些阶段可能会影响机械手,如前所述。图4.29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加减速运动轨迹在传感器对运动序列的影响方面,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3-06-15
第55章权力3.0:更善良、更柔和、更好我曾认为领导能力意味着权力,但当今却意味着与人们和睦相处。根据凯尔特纳的观点,对权力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1.“权力等同于金钱、选票和强权”并非事实。凯尔特纳以这样一个深入地思考结束:社交行为受社会期望支配。不必让人容忍,而要使用权力3.0来诱惑人们。......
2023-12-02
在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因此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留有必要的功能性开口,如层门开口,检修门、活板门开口,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以及井道和机房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等。当检修门和活板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并锁住;检修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使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2023-07-01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尊重下属,对下属多善念少责难,不是在委上司在委曲求全,而是在寻找一个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不仅工作可以顺利完成,而且还会获得下属对上司更多的尊重。因此,上司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待下属要多善念少责难,而对下属多善念少责难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下属以尊重。企业基层一线管理人员更应如此。......
2023-12-02
1888年10月1日[1],《北洋海军章程》颁行;1888年12月17日,丁汝昌正式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北洋海军的巡航范围如下:除日常性的训练外,北洋海军主要舰艇每年会在中国沿海巡弋。当春天北方冰雪消融之际,北洋海军主力舰队即如同候鸟一般从南方北归,往往会顺道前往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等地巡防,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水师/北洋海军曾于1886、1891、1892年三次编队访问日本。[7]北洋海军的定期巡航,突显了海军存在的价值。......
2023-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