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丁汝昌第二次出击被否决,甲午黄海海战浅析

丁汝昌第二次出击被否决,甲午黄海海战浅析

【摘要】:以至于因水雷防护问题,一个月后,丁汝昌还提交过海军大队暂去旅顺驻扎的申请。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十分严重,几乎涉及方方面面。1894年7月4日未刻,丁汝昌给李鸿章去电,请求大队出击朝鲜洋面,以实现自己之前提出“整队回击”的作战思想。丁汝昌的第二次全面出击请求被否定。

1894年6月29日(光绪廿年五月廿六日),李鸿章意识到议和恐怕不成,日本大肆购买英国在东海附近的大轮船,并尽可能雇佣东海附近所有能用的轮船以运兵、运军用物资等,日本准备开战的迹象十分明显。李鸿章担忧在仁川港的舰队安全,急切地要求丁汝昌派鱼雷艇和水雷等器材协助林泰曾防守。

……林镇廿三日电,仁港泊船,战守均不宜,拟以一二船驻仁探信,余船驻牙备战守。请速派雷艇三艘来牙,并派弁兵带水雷五十个、药线、电机,一切由商船速装来牙云。与尊电前所拟调度稍异。威防但令雷艇、炮船辅炮台太单,但牙防“镇”“济”等船,若有大雷艇防护,能否得力?路远是否能去?关东电仍未通,恐龚道尚未得信,殊焦急。望妥筹见示。鸿。[16]

这段电文凸显北洋海军驻防仁川、牙山的尴尬:朝鲜的仁川港不适合海军驻防作战,须移至附近的牙山驻守备战,而牙山本身没有防御能力,相比威海卫军港可以依靠鱼雷艇、炮舰和港口炮台来防守都觉得力量薄弱,那牙山驻军若有大型鱼雷艇防护能不能行?李鸿章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这就显示出李鸿章在海军使用的错误性,海军是进攻利器,是一种攻强守弱的军种,在军港和驻地驻防时,它的战斗力几乎就是零,只能依托港口防御和辅助舰只保护,自身仅能作浮动炮台聊以支援。驻防牙山已成鸡肋之举。

1894年6月30日(光绪廿年五月廿七日)辰刻,丁汝昌复电给出了答案,电文云:

林镇要艇雷,已分电张道、龚道,惟龚尚无复电。“镇”“济”等牢住牙山,纵备艇雷,万一失和,日必要截,音信、煤粮中阻,必被所困,兵分力单,两难济事。前请调“镇”“济”“丙”回防,奉谕恐示弱,故未敢渎请,只得照林议筹备。愚见,水陆添兵,必须大举,若零星调往,有损无益。现拟仍申前请,将三船调回,与在威各船齐作整备,候陆兵大队调齐,电到即率直往,并力拼战,决一雌雄。倘蒙允可,艇雷暂可留威。请示遵办。[17]

丁汝昌这段电文的回复,展现出了其很高的海军战斗思想,是真正业务能力强的体现,凡是质疑丁汝昌不懂海军的读者,可以好好地看看这段话。丁汝昌在电文中表达了如下思想:

1.“镇远”等舰孤悬朝鲜牙山港,一旦中日开战,日舰必定封锁港口出口,这在后来的威海卫保卫战日俄战争的旅顺要塞攻防战中都已得到了证明。牙山港没有成体系的防御工事,舰队一旦被封在港内,煤、粮、弹等补给就无从谈起,必败无疑。

2.北洋海军本不多的兵力被分成威海一波、牙山一波,兵分力单,两头难以兼顾。

3.解决困境的办法,就是在朝鲜海陆并进,同时大举进攻,而不能零星调往,添油战术,有损无益。

4.实际操作方案:将“镇远”“济远”“广丙”三舰调回威海,和在威海的大队舰艇合军,共同做战前准备,待陆军准备好,则海军大队并运输船带陆军大队同赴仁川、牙山,与日军决战,一决雌雄。

丁汝昌的四点意见,远见卓识,非常符合海军作战实际,体现陆海两军联合作战的先进思想,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可惜北洋大臣李鸿章无此魄力。

此外,丁汝昌还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水雷,威海卫也严重不足。水雷、鱼雷的生产基地在旅顺,因产能和运输的问题,威海卫的现有水雷都不足以封锁港口周边的要道。以至于因水雷防护问题,一个月后,丁汝昌还提交过海军大队暂去旅顺驻扎的申请。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十分严重,几乎涉及方方面面。

1894年6月30日(光绪廿年五月廿七日)辰刻,李鸿章在收到丁汝昌报告不久,就同意调回“镇远”“济远”“广丙”三舰,但几天后的事实证明,这是李鸿章“避战保船”思想的体现,待丁汝昌要实现自己作战思想的后半部分,整队攻击决战时,李鸿章就断然否决了。同日申刻,丁汝昌给李鸿章去电,“镇远”“济远”“广丙”“康济”四舰陆续从牙山出口,取齐后开回整备。

1894年7月4日(光绪廿年六月初二日)未刻,丁汝昌给李鸿章去电,请求大队出击朝鲜洋面,以实现自己之前提出“整队回击”的作战思想。电文称:

初十内征船齐,整备周妥,拟请带“镇”“致”“靖”“经”“来”“济”“乙”“丙”八船,探巡汉江、外冰洋、大同江一带,五六日回威。可否请再电龚道,添派“福龙”、“右一”来威,拟两随队,两留威。均候示遵。汝昌叩。[18]

李鸿章当日申刻即回电丁汝昌,称:

兵船时时要整备。汝拟初十内带八船操巡汉江、大同江一带,五六日即回,此不过摆架子耳。诸船驻仁、牙两旬,竟不敢分一船往大同。据袁道电,闻大同有日兵船常巡驻,确否?大同江是我将来进兵要口,既往巡,即须在彼妥酌布置,备护陆军。同去同回,有何益处?人皆谓我海军弱,汝自问不弱否?龚俟“镇海”由旅载弁兵赴沽驾练“福龙”,似难克日就绪,汝自与龚商办。鸿。[19]

此电,李鸿章对丁汝昌的“冒进”已经很是恼火了,大发脾气,李鸿章认为兵船应当时时整备、以待命令,而不是总抱着巡海决战的思想不放,认为是徒劳无益、摆架子之举,坚决不同意丁汝昌的巡海计划,这就使北洋海军彻底失去了以整体打击日舰部分的机会与可能,也给日舰在大同江一带布置水雷创造了条件,为后来的平壤之战埋下祸根。正是由于大同江内遍布水雷等障碍物,使清军的增援部队无法在海军的掩护下,由大同江直接登陆平壤附近,而只能劳师远征,绕道大东沟、九连城一线支援,贻误了兵机。电文中,作为安抚,李鸿章同意丁汝昌从旅顺龚照玙处调用“福龙”一等鱼雷艇,以供差使。丁汝昌的第二次全面出击请求被否定。李鸿章不明白,正是由于己方海军与日军比相对薄弱,才更需要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以达到削弱对手、为日后战略决战创造条件的目的。按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只能是等着日军联合舰队一字平推,而北洋海军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如此糟糕,如何在日军全部主力面前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