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甲午黄海海战:作战客观性简析

甲午黄海海战:作战客观性简析

【摘要】:北洋海军火炮射速慢、黑火药威力小、发射药烟大、实心弹居多、开花弹不足,尤其是大口径开花弹不足的实际情况,严重束缚了北洋海军官兵技战术的发挥。但战斗了近三个小时,己方阵营突然出现逃兵,扯乱了阵脚,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

第一,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出现了战术上的混乱,但其依托战舰性能的优异能及时调整,开队攻击与保持战斗队形都容易得多。反观北洋海军,不敢贸然敌前变阵,雁行横阵尚未完全展开就已接敌,若再变阵,鉴于我方的慢船速和火炮配置及发射特点,混乱几乎就是确定的事情。非我方不想,而是实不可为。

第二,日军中距离大口径速射炮的威力巨大、射速高,开花弹燃烧猛烈、军舰速度快。北洋海军火炮射速慢、黑火药威力小、发射药烟大、实心弹居多、开花弹不足,尤其是大口径开花弹不足的实际情况,严重束缚了北洋海军官兵技战术的发挥。

第三,除了“济远”和“广甲”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外,其余军舰作战英勇非常,尤其是“定远”“镇远”“致远”“超勇”“扬威”“经远”“平远”“福龙”等舰艇表现优异。但战斗了近三个小时,己方阵营突然出现逃兵,扯乱了阵脚,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

综上所述,黄海海战,北洋之败,确非战之罪也!

【注释】

[1]“廿”即为“二十”之意,以下表述皆同。——笔者注

[2]避免混淆公历和农历之分,本文以公历纪年,毕竟甲午年黄海海战爆发日期的公历、农历相差无几。在括号前的日期为公历年月日,括号内为农历或者明治年月日,以下皆同,不再赘述。

[3][美]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安常容、成忠勤译,张志云、卜允德校,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美]乔治·贝尔:《美国海权百年:1890—1990年的美国海军》,吴征宇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5][美]乔治·贝尔:《美国海权百年:1890—1990年的美国海军》,吴征宇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6][美]乔治·贝尔:《美国海权百年:1890—1990年的美国海军》,吴征宇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54页。

[7]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

[8]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9]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3页。

[10]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 (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11页。

[11]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42页。

[12]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 (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23页。

[13]“徵”应为“澂”。——笔者注

[14]卢毓英等:《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页。

[15](民国)参谋本部第二厅第六处编:《甲午中日战争纪要》,陈悦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

[16]按文意,“界”应为“届”。——笔者注

[17]卢毓英等:《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

[18]卢毓英等:《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

[19](民国)参谋本部第二厅第六处编:《甲午中日战争纪要》,陈悦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16页。

[20]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21]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7》,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86—287页。西方人士对中日战争的评论之二《评马吉芬黄海海战述论》。

[22]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7》,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87页。西方人士对中日战争的评论之二《评马吉芬黄海海战述论》。

[23]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7》,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86—287页。西方人士对中日战争的评论之二《评马吉芬黄海海战述论》。

[24]李鸿章:《海军拟购新式快炮折》,载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05页。

[25]李鸿章:《海军拟购新式快炮折》,载张明林主编:《李鸿章全集(第二卷)》,西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705页。

[26]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

[27]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139页。

[28]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页。

[29]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79页。

[30]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76页。

[31]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100页。

[32]张翼,字燕谋,时任开平矿务局总办。

[33]丁汝昌:《致张燕谋》,载《丁汝昌集(上)》,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40页。

[34]丁汝昌:《复张燕谋》,载《丁汝昌集(上)》,孙建军整理校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244页。

[35]陈悦:《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第29—30页。

[36][德]威廉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关于黄海海战的演说》,载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7》,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2页。

[37]陈悦:《甲午海战》,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