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德国队著-上海万国商团文献两种

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德国队著-上海万国商团文献两种

【摘要】:1891年6月16日,工部局批准了这一提案,德国队正式成军。这一“战绩”为德国队赢得了“美誉”。1898年春,万国商团德国队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的检阅。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万国商团德国队随即被解散。1917年3月3日,万国商团为德国队一名死去的队员举行一场军事葬礼,在他墓前齐射3枪,此亦代表了对“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德国队”的正式告别。

上海历史上曾历经几次“动荡”,而外侨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德国人此时总会挺身而出,协助当地的外侨社团。但直到1891年江南教案发生期间,工部局命令万国商团动员出防,上海的德国人才通过他们的驻沪代理领事冯·勒尔(M. Von Loehr)先生,正式向工部局提出拟建立一个由德国陆军海军退役老兵组建而成的“德国连队”。1891年6月16日,工部局批准了这一提案,德国队正式成军。次日早上6点,60名德国队新兵在位于福州路的总巡捕房(Central Police Station)集合,在院里操练起来。带队的是莱曼(Lehmann)上尉,他是德商瑞记洋行(Arnhold,Karberg & Co.)的合伙人,曾是德军军官,并在土耳其和中国做过军事教练。

租界警报解除,但德国队并未解散;相反的是,德国队队员们再向工部局提议,希望能在现有万国商团体系中成立一个完全由德国人组建的民族连队,作为永久建制。1891年11月26日,工部局再次批准了这一请求。万国商团德国队作为一个单独连队,可以采用德国军事操典,经工部局的允许,还可推选自己的连队军官,而武器、弹药、装备等皆由工部局供给。

万国商团德国队第一套制服与德国正规陆军制服极为相似,深蓝色军装配之以红色肩带,后来由于缺少材料,肩带改为了浅蓝色,并标记“G. C.”[55]两个大写字母,军帽镶有黑、白、红三色的徽章。随后几年中,连队制服根据当地条件做了改款。1896年,德国队肩章改成了德军汉萨步兵第76团(Hanseatic Infantry Regiment No.76)的样式,白底之上印有“D. K.”——德语“德国队”大写首字母缩写。

1897年春,上海发生小车夫抗捐事件,万国商团德国队首次动员出防。4月7日,他们第一次值勤是前赴云南路与洋泾浜处的桥头堡驻防,与“甲”队毗邻。万国商团受到小车夫们的石块攻击,他们的反应行动被认为是“必要”的。

万国商团德国队1名士官带领6名队员穿过桥去,在河的另一侧击溃了抗议中的“暴民”,逮捕了一些“流氓”。[56]他们中很多人后来都表示了悔意。这一“战绩”为德国队赢得了“美誉”。

1898年春,万国商团德国队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的检阅。他高度评价了德国队的贡献,并准许这支队伍将他名字的首字母镶嵌在制服肩章上。德国队名字因此改作“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德国队”。为了纪念此事,随后几年中,每逢海因里希亲王生日,德国队都要举行列兵检阅活动,庆典晚宴会特别选在位于外滩的最初那座“伊尔底斯”号遇难者纪念碑(old Iltis Memorial)前举行,以示庆祝。在海恩(Heyn)上尉的领导下,连队不断进步,甚至还组建了一个老兵后备连队,以备不时之需。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上海局势并不安稳,万国商团参军人数有大规模提升。德国队规模也有扩充,加上后备老兵,人数超过100名。他们可以装备3个小分队同时演习和操练。

德国队战力提升的一个最大动因,是来自义和团运动期间德国陆军和海军抵达上海。万国商团德国队与这些德国正规军开展联合演习,从中获得大量实战经验,促成这个“海因里希亲王”连队变为万国商团中最有战斗力的作战单位之一。1900年9月,万国商团德国队接受了德国海军中将西摩尔(Seymour)、本德曼(Bendemann),以及陆军元帅格拉芙·冯·瓦德西(Graf Von Waldersee)的检阅。

1905年大闹会审公堂案中,德国队动员计有125名队员,在队长舍尔霍斯(Schellhoss)上尉指挥下,参与了镇压行动。这一事件再次印证了万国商团和其德国队存在的“必要”。

自那时起,在精明能干的舍尔霍斯队长的带领下,德国队参与了万国商团的种种操练和动员,与其他作战单位一起,时刻准备着守卫公共租界居民的利益。

德国队队员们参与了万国商团所有的野战演习、一年一度的复活节野营和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大大提高了连队声望。当时的万国商团团长彭司上校和白雷上校都对德国队的出色表现称赞有加。

德国队为应对1911年辛亥革命在上海所引发的紧张局势做好准备。1913年“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各派武装力量在龙华和吴淞口等地发生冲突,德国队再度被动员起来,做好了必要预防措施,以防止中国军队进入上海外国租界。1913年7月23日,万国商团再度动员。4时之前,他们都进驻了预定位置。但此时动荡发生在闸北,那里的中国商人向公共租界工部局请求军队入驻,维持秩序。万国商团进驻闸北的几个重要区域,随后由租界巡捕换岗。但巡捕的武装实力不足以控制闸北,因此7月29日,万国商团再次接到命令,替换巡捕,进驻闸北。德国队队员遇到了起义者的袭击,成为万国商团中唯一一支真正遭遇炮火抵抗的部队。幸运的是,他们没有人员伤亡,顺利夺取了预定位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队现役和后备两队中计有65人加入驻守在青岛的德国军队,而仍有2名军官、2名士官和85名队员在队长布利科勒(Blickle)上尉的带领下,分作2个小分队,留守在万国商团编制之中。1914年底,万国商团团长白雷上校在回国参战之前,于跑马厅中检阅了德国队。

随后几年,德国队和新成军的奥匈队几乎没有参与万国商团的任何活动。仅在1915年,中国巡洋舰“肇和”(Tchaho)号起义时,德国队才又被动员过一次。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万国商团德国队随即被解散。1917年3月3日,万国商团为德国队一名死去的队员举行一场军事葬礼,在他墓前齐射3枪,此亦代表了对“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德国队”的正式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