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九区域优势的高职地方特色研究成果

九区域优势的高职地方特色研究成果

【摘要】:学院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学院独特的区域优势,而这种独特的区域优势又转化为高职的地方特色。随着红三角经济联合体的诞生,红三角经济联合体也应运而生,使郴州职院具备四大地方特色。在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方面,可以通过这个红色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共同把红色德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其次,共同研究教学计划,确定开设课程、验收标准。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郴州市的东塔岭下,它于2001年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郴州商业学校和原省级重点中专郴州机电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现有教职工30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6人,双师型教师61人。现有在校学生4300人。学院目前设有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财政金融系、文秘法律系、计算机系、工业自动化系、机械汽车工程系和基础部、成教部以及实训中心等“七系二部一中心”,开办了19个高职专业。学院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学院独特的区域优势,而这种独特的区域优势又转化为高职的地方特色。

2002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出面牵头倡议建立郴、赣、韶三方联合体,以“红三角”作为这个联合体的名称,正式提出“红三角”概念,并于2002年11月23日在江西大余县召开的“红三角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正式确定成立“红三角经济发展联谊会”,由霍英东先生任名誉会长。随着红三角经济联合体的诞生,红三角经济联合体也应运而生,使郴州职院具备四大地方特色。

(一)教育跨省合作的特色

1.资源共享。通过联合招生实现三省生源共享,实现生源的合理分配;通过互联网实现三方信息共享,彼此互通情报,互通新闻;通过交流资料,实现试题库、实验数据、经验总结、管理模式等内部资料共享;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和交流教师,实现师资共享;通过交流学生,实现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资源共享;在实验室、实训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方面实现硬件设施资源共享。

2.合理分工。其一,在专业开设上,合理分工布局有序。三方在开设专业上以高职联合体为出发点而不再以各自单方为出发点,扬长避短,突出拳头专业,避免相互重复,浪费资源。其二,在科研教研上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一些大型研究课题,一院之力难以支撑,就根据各院的科研能力、学科优势、人才类型进行合理分工,各一部分,分头展开,合作完成。其三,在毕业生分配上分工协作。郴州职院负责湖南人才市场情报分析,并向赣韶两职院提供湖南就业信息,协助赣韶两职院毕业生到湖南就业,并代赣韶两职院进行追踪服务,追踪管理;同样赣韶两职院分别负责江西、广东人才市场情报,提供就业信息,协助非本职院的毕业生在赣粤就业并进行追踪管理。

(二)职院三维参照的特色

1.克服自视盲点。高职联合体为我们提供了三维参照系,正好各自有两个对象参照物,既可以照见自己的正面,还可以照见自己的背面,有利于我们发现自身问题,有错即改,少走弯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确定自身坐标。用三省联合体的坐标系统定位,犹如多了两颗“定位卫星”,可以更精确地确定自身在省内外的坐标位置。确定了自我坐标,就有自知之明,就有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可以进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佳境。

3.洞察环境变化。“红三角”联合体为我们提供了市场动态的“晴雨表”和环境变化的“风向仪”,我们可以“足踏三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以洞察环境的细微变化,掌握主动和先机,进行科学决策,与环境互动发展。

(三) 革命老区德育的特色

1.红色鲜明。赣州、郴州、韶关都曾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土地上,曾爆发过近百年来历史上最壮观最轰烈的红色风暴。赣州瑞金市是著名的“红色故都”,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赣州兴国县,是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为共和国贡献了50多位将军,称为“将军县”;赣州大余县是陈毅元帅打游击的地方;赣州也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首发地。郴州宜章县是朱德、陈毅发动湘南起义的爆发地;郴州桂东县是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地;郴州既是湘南起义之师东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途经地,又是后来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经地;在郴州职院的校园内就耸立着湘南起义纪念碑和夏明瀚烈士胞弟夏明震烈士之墓。韶关马坝是南昌起义军经过广州暴动之后分兵的地方;韶关南雄既是红军出没之地,也是后来陈毅元帅梅岭打游击时的出没之地。三地联合将被行政分割的红色资源整合成一片,形成整体,使我院红色德育的特色更加鲜明。

2.三边交流。红色德育既有三边共同的红色,又各有各的闪光点,各有各的心得体会。在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方面,可以通过这个红色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共同把红色德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通过互联网,三方都把各自区域内的红色资源图文传给另外两方,让每一方都同时拥有三地的红色资源,通过假期互派社团组织实地访问考察对方的红色资源活动,使每一地的红色资源同时为三校共同利用。通过三方共青团,组建“红色故事会”演讲团,在三地巡讲。

3.求真务实。红色德育是务实的德育,讲的是真人真事,看的是真物真迹。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每一景都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动、真正的震撼。通过这种教育,红色传统会代代相传。

4.形式多样。除传统的“听老红军讲故事”、“参观红色遗迹”、“烈士墓前献花宣誓”等等活动外,还在假期进行“重走红军长征路”、“重上井冈山”的活动,把红色故事自编自导自演成文艺节目,寓教于乐。

(四)全程产学结合的特色

1.全程产学结合的简介。首先,订单招生委托培养。真正的产学结合模式应该从招生开始,我们的做法是广泛联谊接触用人单位,争取委培订单;学院负责组织招生,委培单位参与招生面试,审定名单;签订用人方、学院方、学生方三方委培合同。其次,共同研究教学计划,确定开设课程、验收标准。主要理论课程由学院承担,部分实训课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提供实训实习场所;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第三个学期在用人单位实训,第六个学期在用人单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所有学生成绩、表现评语均送用人单位存档,用人单位参与学生期末考试监考。最后,验收就业。通过用人单位测试验收合格后,按三方合同条款,毕业生全部在委培单位就业。

2.红三角高职联合体为全程产学结合注入了新内容。其一,在招生方面,通过红三角平台,郴州地区的冶炼和采掘企业,可以委托韶关、赣州职院订单培养人才,以弥补郴州职院无这两个专业之憾。而韶赣两地的企业同样可以委托郴州职院培养财会、旅游人才,以补其工科职院文科单薄之虚。这样一来,产学结合就出现了新局面:对企业来说,每个地区都对应三所职院,有三所职院为其培养人才;对学院来说,每所职院对应三个地区,有三个地区提供生源。其二,在教学方面,以实训实习为例,韶关、赣州两职院的冶炼、采掘专业可以到郴州来实训实习(郴州有众多的冶炼、采掘企业),而郴州职院的财会专业则可以到韶赣两地区去实训实习(韶赣两职院无财会专业)。这样,每所职院都拥有了三个地区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三,在就业方面,红三角平台就提供了更多方便。每所职院都同时拥有三个对应地区的就业需求,职院的联谊就业区域,至少增长了两倍。

(郴州职院 刘扩军 徐永农 何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