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画法及制图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画法及制图方法

【摘要】:下面介绍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表达方法。在构件断面图中,钢筋编号可标注在对应位置的方格内。⑤号是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6mm,沿梁的长度每隔300mm布置一根,共有16根。立面图中各钢筋的编号和数量可用简略形式标注,如“1N3”表示1根③号钢筋,“2N1”表示2根①号钢筋。

钢筋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桥梁工程中的许多构件都是用它来制作的,如梁、板、柱、桩、桥墩等。有关钢筋混凝土的基本知识可参阅第15.2节。下面介绍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表达方法。

1)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的图示特点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若只画出构件的形状,不表示钢筋,一般称为构件构造图,若主要是表示钢筋的布置情况,通常称为构件配筋图或钢筋构造图或钢筋布置图。绘制配筋图时,可假想混凝土是透明的,能够看清楚构件内部的钢筋,图中构件的外形轮廓用细实线表示,钢筋用粗实线表示,若箍筋和分布筋数量较多,也可画为中实线,钢筋的断面用实心小圆点表示。通常在配筋图中不画出混凝土的材料图例。当钢筋间距和净距太小时,若严格按比例画则线条会重叠不清,这时可适当夸大绘制。

2)钢筋的编号及尺寸标注

构件中的每种钢筋都应编号,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对钢筋编号时,宜先编主、次部位的主筋、后编主、次部位的构造筋。在桥梁构件中,钢筋编号及尺寸标注的一般形式如下:

其中 ——m代表钢筋编号,圆圈直径为4~8mm;

n——代表钢筋根数;

φ——是钢筋直径符号,也表示钢筋的等级;

d——代表钢筋直径的数值,单位为mm;

l——代表钢筋总长度的数值,单位为mm;

@——是钢筋中心间距符号;

s——代表钢筋间距的数值,单位为mm。

钢筋的编号和根数也可采用简略形式标注,根数注在N字之前,编号注在N字之后。在构件断面图中,钢筋编号可标注在对应位置的方格内。

3)梁的配筋图

下面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例,来说明构件的配筋图的画法特点和表达内容。

图19—9 梁的配筋图

如图19—9所示,梁的钢筋布置情况是用立面图和断面图以及钢筋详图表示的。由图可看出该梁断面为矩形,宽400mm,高600mm,梁长4500mm。梁内共有五种钢筋,其中①,②,③号是受力筋,均为Ⅱ级钢筋,直径为16mm。①号是直筋,有两根,布置在梁的底部两侧。②号是弯筋,也有两根,在跨中是位于梁的底部,两端弯起后位于梁的上部。③号也是弯筋,只有一根,弯起部位与②号钢筋稍有不同。④号是架立筋,为Ⅰ级钢筋,直径10mm,有两根位于梁的上部两侧。⑤号是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6mm,沿梁的长度每隔300mm布置一根,共有16根。在立面图中箍筋可不全画出,只示意性画出四五根即可。立面图中各钢筋的编号和数量可用简略形式标注,如“1N3”表示1根③号钢筋,“2N1”表示2根①号钢筋。

由于钢筋弯起后在梁内的位置有变化,所以画出了两个断面图,Ⅰ—Ⅰ是梁的跨中断面,Ⅱ—Ⅱ是梁的端部断面图。在断面图中钢筋的编号就标注在对应的小方格内,这样就清楚地表示出②和③号钢筋在跨中是位于梁的底部,在两端是位于梁的顶部。该梁上下及侧面的保护层厚度(净距)均为30mm。

为了便于钢筋的下料和施工,还应画出每种钢筋的详图,以充分表明钢筋的形状及各部分尺寸。在钢筋详图中尺寸可直接注写在各段钢筋旁。

一般在图中还需列出构件的钢筋表,内容包括所有钢筋的编号、数量、等级、直径、长度、质量(即重量)等详细资料,以满足备料、统计和预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