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设计色彩:实践研究与基础写生

设计色彩:实践研究与基础写生

【摘要】:课题1:色调的魅力(第一周)设计色彩研究是从光色关系入手,从感性色彩研究逐步进入理性研究的过程。色调的分析、研究、训练是设计色彩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设计色彩基础训练的有效途径。一幅画面的总体色彩倾向称为色调。这种色彩组合关系比单一的色彩有更强的表现力。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表达方法和表达方式,掌握色彩写生的规律。因为色彩的明度较

课题1:色调的魅力(第一周)

设计色彩研究是从光色关系入手,从感性色彩研究逐步进入理性研究的过程。色调的分析、研究、训练是设计色彩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设计色彩基础训练的有效途径。色调是画面给人的一种总的感觉与印象。“色”是指颜色,“调”是指调子,“色调”就是指由某一种颜色或多种颜色所形成的画面最基本的调子。就固有色而言,可分为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红色调等。按冷暖来分,主要为冷色调和暖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等几个方面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还有一种定义方法是,如果一幅画的明暗对比很强烈,就叫长调子,如果明暗对比较弱就叫短调子,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灰调子。一幅画面的总体色彩倾向称为色调。它是色彩的复合体,其中包括明暗变化、色彩对比和色相上的微妙差异,只是在总体上形成了统一的基调。这种色彩组合关系比单一的色彩有更强的表现力。

色调的魅力(主讲:朱华欣教授)

对色彩的分析、色调的把握还要注意互补色的规则,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遵守这个规则便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

色调训练的目的是使设计者掌握色彩的大关系,提高设计者对色彩的敏锐感受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以便在实际中根据设计对象的功能和审美要求加以灵活应用。可以让学生先做抽象性课题作业,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深入学习。

(1)色调训练1:灰色调系写生和暖色调写生。

(2)色调训练2:同类色比较写生和纯色系写生。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接受大学教育,应通过课堂教学纠正学生以往阶段较为粗浅的观察方式和有概念性倾向的绘画方法,从简单的考前短期训练过渡到深入的研究性作业训练,因此作业上不宜安排较难的内容。要求学生准确地表达对象的色彩,色彩不求过分丰富,甚至有意要求单纯。对物体不要过于刻意塑造,因为对单一物体的造型过于关注会影响色彩关系的表达,而色彩关系正是这个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色彩规律中的色相、冷暖、色调等方面也应在教学中按不同阶段的要求逐个重点解决。

重点:强调色彩知识的共性特质,要求扎实地掌握色彩规律基础知识,系统讲解光色原理与绘画技巧。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表达方法和表达方式,掌握色彩写生的规律。

作业安排:

(1)课堂一周内完成一组8开纸色调训练作业,每组4幅。

(2)课外完成2组8开纸色调训练作业,每组4幅。

学生课题作业:图2-43至图2-46为抽象的色调表现。

图2-47作品分析:让学生用Photoshop改变作品的色调,使之变暖、变冷、变暗(重)、变亮(轻),体会色调的魅力,这四幅作品没有改变室外场景的构图,而是通过主观意识来改变色相,强调了色相的属性,让人们一眼就可以分辨春、夏、秋、冬四季,色调效果明显,主题也有了不同的变化。

图2-48作品分析:一组典型的色调训练作业,画面色彩效果鲜明,主色与副色分明。在相互对比中色彩冷暖倾向明确。上面两幅作品倾向于暖色调,右图相对于左图来说显得更暖些,这是作者经过对比传递出的视觉反差。重点强调了色相的属性。可见,静物构图不变,通过主观意识改变色调,主题也都有了不同的变化。

图2-43 抽象的色调表现(一)

图2-44 抽象的色调表现(二)

图2-45 抽象的色调表现(三)

图2-46 抽象的色调表现(四)

图2-47 色调训练(环艺专业)

图2-48 色调训练课题作业

课题2:色彩的协调(第二周)

课程要求:

色彩协调的目的,是使画面的色彩更加清晰、有序。其原理是根据眼睛的生理需要,即只有色彩作品中具有充分的补色关系,视觉才会平衡,明确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程设置:

由简单的色块开始,慢慢发展成内容较为复杂的构图,以训练学生处理多种画面要素的能力,从实践中掌握各种色彩协调的方法。色彩协调实践的具体方法有:

(1)对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的共性进行协调。

(2)通过对各种色相之间面积变化的尝试,体验由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视觉效应。

(3)利用中性色来缓冲对比过于强的色彩,使原有色彩组合具有更为清晰的秩序感。

作业安排:

(1)课堂一周内完成一组4开纸色调训练作业,每组4~6幅。

(2)课外完成2组8开纸色彩协调作业,每组4幅。

作品赏析:图2-49为《玛丽莲·梦露》(美国 安迪·沃霍尔 1967年)。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画家故意将印刷过程做两部分展现:右半边是印刷的第一道黑线效果,左半边是用丙烯色套印的彩色效果,并仿效廉价印刷品的低质量效果,使镂版定线不精确,造成套色错位。画家借用这种手法来说明,此类大众趣味正像他这幅画一样,在大批量地被制造出来,直至你感到厌倦为止。

学生课题作业:

图2-50为抽象的色彩协调。

图2-51为色彩调和课题作业(2013级工业设计班马鑫),基于一朵月季的启发完成。

图2-49 《玛丽莲·梦露》

图2-50 抽象的色彩协调

图2-51 色彩调和课题作业

课题3:色彩的变调(转调)训练(第三周)

变调练习:

一组静物画,第一张为客观色练习,要求刻画深入,空间层次明确,画面完整;第二张和第三张以主观色为主,根据第一张作业预先设想色调,把同一种颜色在色相上做偏暖或偏冷、对比上做强对比或中对比、明度上做高调或低调处理(即纯度上高低调整),要求不能完全脱离对象,必须根据对象适当调整色彩。色调变化练习要有主观控制色彩的能力。

通过色彩变调练习,控制画面色彩的和谐,加强学生感受色彩的能力,并形成色调意识。这种作业要求较高,学生很难控制画面效果,但同学们通过多次练习可以有明显的进步。

课程要求:

(1)理解色彩变调的意义。

(2)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各种色调,扩展其色彩应用的空间。

(3)掌握色彩协调的方法,强调综合运用各种协调方式。

(4)强调色彩协调、色彩变调与特定主题之间的紧密关系,逐渐熟悉对各种色彩构图的运用。

(5)熟悉各种色彩的组合,自主运用各种色彩的特性。

作业安排:

课堂一周内完成一组4开纸色彩的变调作业,每组6幅。

课题作业展示:

图2-52为色彩变调课题作业。

图2-52 色彩变调课题作业

图2-53作业评语:画面运用中、高明度色彩进行装饰效果的表现。因为色彩的明度较高,且色块比较单纯,因而营造了画面宁静、明亮的色彩氛围,体现作者对色彩的感性认识。正因为色块单纯,团块状的花朵、向上伸展的花,这些形状使画面视觉丰富而洁净,这也不失为一种对色彩本身的补充效果。色彩的协调并不是简单地利用类似的颜色来建立画面。色彩的对比通过某些共性进行协调,从而既有明确的对比,又有较为统一的色调,此作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特性。

图2-53 花的变调练习课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