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职业证照制度的建立正是加强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台湾科技大学专任教师305位,其中具博士学位者占87.21%,有大学生4661人,研究生2204人。......
2023-09-23
(一) 必须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地位
曾经有这样一些教育结构建构的认识误区,认为: 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取决于这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甚至还有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只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事实上,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都充分表明,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并且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也不完全依赖于这个国家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世界劳工组织提供的资料指出,在全球竞争力最强的6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即瑞士、德国、丹麦和荷兰,均得益于其发达的职业教育;而英国、捷克等国家,国民受教育的程度非常高,但是国家的竞争力却并不强。[38]这引起了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包括我国在内开始反思针对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视程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 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
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强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从早期规模很小的职业教育,到为经济发展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又伴随20世纪60—70年代传统工商业逐步被高科技产业取代,从原有职业人才无法适应产业升级的能力需求而导致技术人才的供需失调,到制订多项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策略及方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从而配合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教育结构,建立与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密不可分的完整的、贯通的职业教育体制,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培养了更多符合产业界需要的职业人才。[39]所以,过去将职业教育认为是教育层次的认识,是对职业教育的忽视,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映射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陆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职业教育必须映射沿海、中部、西部各地区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为类型的职业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针对高科技领域人才需求,在保持职业教育性质的前提下,应积极稳妥地在国家级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中探索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打造我国大陆地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二、应当建立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衔接与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是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形成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尽管这一改革主张已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台湾地区相比,内地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善,还没有构建起真正的教育立交桥。[40]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四次较为重大的变革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 第一次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职业教育中的综合型学制向单位行业学制转变;第二次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兴起,职业教育中的专科学校出现并得到发展;第三次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兴起,职业教育中的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和研究所出现;第四次是创意产业兴起,以高科技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高等技职教育重心由专科学校向技术学院、科技大学转移,使职业教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全面铺开,授予职业教育方面的学位也从副学士、学士、硕士直到博士学位,完全形成了与普通教育发展比肩的技职教育。具体见表10.2。
表10.2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发展
续 表
大陆地区已将职业教育确定为一种教育类型,即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所以职业教育的初等、中等、高等就应该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必须可以与普通教育互联互通,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可以自由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体系中选择,焕发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真正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应当形成职业教育内部及其与普通教育互联互通的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联互通,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这其中包括: 一是职业教育内部的相互衔接: ①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衔接,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中高职“3+2”接轨,学生经过3年中职和2年高职的教育取得高职的学历,而且中高职培养过程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设计; ②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类本科衔接,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制度设计,实现职业教育的体系贯通; ③职业教育类本科与职业教育类的研究生衔接。二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联互通: ①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教育的本科衔接; ②职业教育类本科与普通教育的研究生衔接; ③普通教育的本科与职业教育类的研究生衔接。这同样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设计。现阶段也是大陆沿海地区以及一线大城市进行产业升级的绝佳机遇期,职业教育必须对产业升级予以积极的响应,否则将影响产业升级的步伐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职业教育的分级制探索正是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提供最具说服力的改革方案。职业教育一般从1级到5+级,分六个级别。职业教育的1级和2级,属基础性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初、中级劳动者。职业教育3级和4级,属提高性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应用性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5级和5+级,属发展性职业教育。其中,5+级别为开放级别,对某些专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在5级之上,还可能出现6级、7级或更高级别,如图10.3所示。[41]
图10.3 终身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教育分级
四、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目前大陆地区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1996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法》、1998年制定的《高等教育法》、2001年制定的《国防教育法》等,应该说这些立法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而且还需要符合大陆地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还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细化。如前文所述,2012年台湾地区仅技职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汇编印成册的《技术及职业教育法规选辑》就包括11个大类,300余项。由此可见,大陆地区需要与时俱进地推出教育方面的法律和规范,尤其是解决教育体系的重大制度突破,更应该加快步伐。
[1]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09.
[3]③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 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 曾瀚贤.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制度研究[D].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
[7] 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的历史回顾[J].北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13.
[8] 巫铭昌,戴剑锋,谢秀珍,杨丽秀.台湾50年[J].北京: 职业技术教育,2003(12):14.
[9]④ 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0] 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1] 曾瀚贤.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制度研究[D].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
[12]③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9.
[13]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9.
[14]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9.
[15] 郑旦华,于超美.今日台湾教育[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 梁燕,徐兵.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改革成就与现实困境[J].北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52.
[17]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9.
[18] 何晓韬.大陆与台湾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职业教育.科教文汇[J],2006(5): 7 8.
[19] 梁燕、徐兵.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改革成就与现实困境[J].北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52.
[20] 叶琴.台湾高等技术及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研究[D].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2006.
[21] 王丽娅.台湾职业教育综述[J].北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0): 32 33.
[22] 杨启栋.二十世纪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贡献[C].台湾: 教育改革、师资培育与教学科技: 各国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1999.12.
[23] 叶琴.台湾高等技术及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研究[D].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2006.
[24] 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5] 何晓韬.大陆与台湾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职业教育[J].科教文汇,2006(5): 7 8.
[26] 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的历史回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15.
[27] 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长春: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8): 29.
[28] 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9] 陈鸿助.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和经验.2007年中国(哈尔滨)国际职业教育论坛.www.360ve.com/ly_2007zt/y_4.htm2007 10 10 百度快照.
[30] 林东.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职业教育之比较[J].北京: 教育与职业,2007(12): 34.
[31] 叶明非.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14): 55.
[32]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3] 梁燕.台湾地区技专院校评鉴现况述评[J].北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14): 47 56.
[34] 林聪明,巫铭昌,郑美君,黄惠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制度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31 38.
[35] 李隆盛.技职教育评鉴的展望[J].教育资料集刊,2004(12): 327 340.
[36]② 李志峰、严新平、江征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研究[J].武汉: 理工高教研究,2002(3): 119 120.
[37]② 李志峰、严新平、江征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研究[J].武汉: 理工高教研究,2002(3): 119 120.
[38] Dr.J.Sung and Pr of D.Ashtonpresentedby Trevor Riordan Manager,ILO/SKILLS-AP:Innovativeskillspolicyreforms: Sector-basedapproachestoskillsdevelopment: ASKILLS-AP Discussi on Paper.
[39] 张东风.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借鉴性研究.www.xmevs.com/page/view.aspx?id=1. zhifeng.2012.3.4.
[40] 王先玲.台湾职业教育特色及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J].潍坊: 教育学院学报, 2009(3): 18.
[41] 北京试水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中国教育报[N].2011年9月11日第3版,摘编自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课题组《职业教育分级制度》书稿.
有关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的文章
在台湾,职业证照制度的建立正是加强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台湾科技大学专任教师305位,其中具博士学位者占87.21%,有大学生4661人,研究生2204人。......
2023-09-23
日本将此称为“演习”,同时,为了适合日本国民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日本对Seminar教学法作了一定的改动。对日本的Seminar教学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下列特点。从上文演习课程的模式介绍中可以发现,Seminar教学法具有规范的教学制度。其四,Seminar教学法的灵活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2023-12-04
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反腐败困境及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冉刚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2011年4月以来,印度爆发一系列反腐败绝食抗议活动,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研究印度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对正确分析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做好国内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日益严重的腐败引起了印度国内的普遍担忧。......
2023-11-28
通过对洛桑模式和理诺士模式的解读,我们发现,虽然瑞士的酒店教育体制有其历史的原因,主要侧重于职业化教育,但是,瑞士酒店教育也在与时俱进,在培养适合当今产业要求的人才方面还是居于世界前列。当前我国酒店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023-11-27
芬兰高中的经济课教学,让学生参与模拟炒股,自己买入卖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芬兰高中课程方案提出,即使在高中阶段,也有必要形成学生对自我就业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的能力和态度。法国高中课程设置非常多,如同一个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
2024-01-31
准确的定位是旱灾保险发展的前提。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农业(洪水)保险发展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定了专门的农业(洪水)保险法律法规,将农业(洪水)保险发展政策目标和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法律的层面予以明确。政府的支持是旱灾保险发展的基石。以西班牙为例,随着政府保费补贴比例的上升,投保面、保险金额及赔付总额均获得了更大幅度的提升。多方的参与是旱灾保险发展的关键。......
2023-07-29
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式成立的隶属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估专业机构有江苏、广东、上海三家。从根本上看,成立教育评估专业机构并非是政府评估职能的“转移”,而应是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
2023-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