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积累为基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建设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体系应与产业体系融合发展。......
2023-09-23
(一) 政治背景
自1993年开始,中国的政治开始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从内到外发生巨大的变化。
1. 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对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抓大放小”的改革。
2. 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文革”后改革开放前,国家鼓励发展非公经济成分,与此同时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起初的改革只是放权让利,利改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实施,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并进行公司化的管理,允许国有企业进行出售、转让、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和清算等企业行为。1994年,国家又颁布了《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全国18个城市进行国有企业破产试点。从1993年起,国有企业开始有了破产、倒闭和被兼并等情况。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国企要同私企一样采取优胜劣汰的生存方式。国企改制中部分国企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变成非公性质,其职工也改变了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同国企一样被转换为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工。据2001年3月19日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国有企业的破产研究》中的数据,试点中的破产国企的数量在1996年达到约1100家,涉及68万名职工,430亿元债务和100多亿元的呆坏账核销指标。1998年国企改革走向深入,对全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 参与到全球经济体系中
1988年国家确立了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法律地位后,我国就开始引进外资。自1991年开始,我国引入的国际直接投资,总体来看呈现不断上升的特征。目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在全球名列前五名。外资主要来自东南亚、东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如美、德、日。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和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如制造加工业的服务外包,但这种转移到20世纪末已经告一段落。自21世纪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更多向服务类部门集中,进行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跨国投资和跨国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向发展;由国际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延伸,即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资本流动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加剧、新的资本流动趋势,给我国的第二、三产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国际经济贸易中,我国利用人口红利所带来的长期贸易顺差致使发达国家对我国产生误解,制造贸易壁垒,甚至政治事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快发展速度,加入发达国家行列,与其进行平等的贸易往来。目前我国除少数工业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外,大量的工业和制造业、金融和保险等服务行业都还比较落后,我国需要发展壮大第二、三产业。
(二) 经济结构变化
1. 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
1984—2011年,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分别发生在1984年(增速为13.7%)、1987年(增速为9.8%)、1992年(增速为12.8%)和2007年(增速为11.4%)。每一次经济快速增长的拐点与国家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相一致的。
1997年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变得相对平稳,1997—2007年间,全国的GDP以12%的平均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却以19.5%平均增长速度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国家有着更多的收入。
2. 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1992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思路》,国家开始注意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也注重发展第三产业。由此带来了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经济成分构成也日益多元化。
在产业构成上,第一产业的总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1993年时第二产业在总GDP中的比重由46.6%上升到1996年的47.5%。1998年因国企改革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开始下降, 2002年为此期间最低值即44.8%,然后又逐年上升,目前约占GDP的48.6%。第三产业则由1993年的33.7%开始逐年上升,目前约占GDP的40%。相应的第一产业则由1993年占GDP的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约10%。这意味着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小,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将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流动。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第二、三产业发展中的地区间不平衡依旧明显,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除此之外,我国的第二、三产业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目前除了石油开采业、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钢铁行业和纺织工业这五个行业处于世界前列,其他行业还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目前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但所获得的只是整个国际价值链最末端部分,目前还要面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我国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业化水平,需要大量的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3. 经济成分更加多样化
非公经济在整个经济成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不但缓解了城镇失业压力,而且还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在1998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4%,在全部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5%,其中: 国有企业增长7.2%;集体企业增长15.8%;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增长19%。
国家放手让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和私营企业、个人兴办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发展。1993年以后,城镇的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三) 劳动力供需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走向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在1993—2011年之间,国家的劳动力供需关系相对紧张。
1. 劳动力供应量大
1993—2002年期间,我国的劳动力的供给主要来源是新增的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国有企改革过程中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等。在供给方中,新增的就业人口中,一部分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1995年,普通高等教育普遍扩招,到1999年新增的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日益增多。1998年国企改革,部分国企职工纷纷下岗,此时还有社会没有消化的旧的失业人员。这两个群体呈现年纪大、知识技能水平低的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沿海发展工业,从内陆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1998年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贸易,1997—2002年间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的人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于是,劳动力市场中就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就业一时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
自2003年以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通过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逐渐被消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国家经济发展开始由单纯的贸易加工转向工业制造,新增的大学生和技术工人拥有了就业机会,供求之间的紧张局势才有所缓和。但是,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一次给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冲击,目前有所缓和。
2. 劳动力需求由数量转向质量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些地区开始发展乡镇企业,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当时国家期望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农村的城镇化,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外资进入、中国加入世贸等发展而迅即受挫。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工人等生产要素都远远落后于市场需要,其产品很快就没有市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逐年下降。
城镇企业的发展虽然提供了大量的新增的就业岗位,但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大的内陆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这些新增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需要受过高等院校教育的专业人才,另一个方向就是几乎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技能的廉价劳动力。但是,自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增加,更重要的是第二、三产业的转型,对知识密集型的人才需求变大。这里不仅仅指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更重要的还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工程师和能够改变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产业工人。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的就是供求不匹配的状态,若不改变我国目前人才培养体制就无法解决此问题。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状况
(一) 职业教育思想
1. 职业教育开始关注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职业教育也开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的力量开始受到重视。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要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调整和完善城市职业教育规划。通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城市培养大量初、中级实用人才,有条件的可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另外,各地方应依据《企业法》、《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使企业举办职工教育和职业教育,企业应“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的制度。
2. 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主题。高等教育已进入政府、理论研究界的视野。
1994年我国举行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领导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明确的指示。江泽民主席指示“要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李鹏总理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适当扩大规模的重点是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李岚清副总理强调“高中后的分流要多样化,培养更多的工艺型、应用型人才”。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为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995年国家教委专门成立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协调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的相关行政问题,自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渐走向系统化改造。1995年12月国家教委颁布《成人高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对成人高校开办高等职业教育推行明文的规范。
3. 职业教育进入法制化建设
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正式法源,其中规定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方法途径,设定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和准入条件。该法第12条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更加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该法制定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标准,构建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桥梁。自此之后,高等职业教育渐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其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一致持续至今。
4. 重视内涵建设
伴随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日益重要。其中,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备受关注。
这一思想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继承,又契合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具体而言,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与高等学校联合举办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应依托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此外,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继续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可以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
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2009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职业教育思想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由改革开放初的重数量开始转向重质量,由中等转向高等,由政府力量办学开始转向市场力量参与。目前,职业教育研究最关注的就是学校对市场如何强化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两者的直接对接。职业学校对内如何改变目前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竞争劣势,吸引到好的生源和师资,以改变其教育市场的劣势。
(二) 职业教育制度
1993年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93—1998年是进行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1999—2002年是发展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至今是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管控。具体政策文件见表9.6。
表9.6 1993—2010年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规定和发展特征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1. 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
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时期的主要政策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年)、《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1998年)、《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
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主要明确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如在学校类型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我国职业教育分为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部分。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
1999年1月11日,教育部、国家计委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由达到相应的国家规定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包括有六种类型的学校,分别是短期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极少数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达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的成人高校。
2. 发展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
自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有条件的可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起,职业教育由中等向高等发展成为一种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日益成为主体则是从1999年开始的,相关的政策文本有《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2002年)等。
在这个阶段中,国家和教育部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符合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鼓励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发展。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来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明显的进步。
3. 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管控
随着职业教育数量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发展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管控成为目前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政策文本包括《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04年)、《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年)、《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2004年)、《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等。这些政策目的是使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并向特色化阶段发展。
200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的决定》: 确立职业教育采取“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确定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市(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指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三) 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情况
1993—2010年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3—1997年,第二阶段为1998—2010年。
1. 中、高等职业教育都有所发展
据目前所收集的数据来看,最近十年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比以前都有较大的增长。高职教育也由无变有,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接受高中教育的人数增长,普通高等教育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自2004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以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而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则以每年接近三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这种发展结构是符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的。具体数据见表9.7。
表9.7 2000—2011年中等职业与高等职业学校数量情况表
注: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3093所,招生813.8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8.89%;在校生2205.33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06%;专任教师88.19万人。此外,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比上年增加34所。
2. 职业教育类型增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我国职业教育分为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部分。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1999年1月11日,教育部、国家计委印发的《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由达到相应的国家规定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有六种类型的学校,分别是: 短期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极少数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达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的成人高校。俗称职业教育的“六车道”。
自1993年以来,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都得到了发展,目前占主流的则是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内设立的二级学院。当然,这一时期民办高校、短期大学和成人高校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3. 农村职业教育由壮大变萎缩
1993—2000年,职业教育在农村得到了较快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则相对萎缩。
在20世纪由于全国实施“燎原计划”和“燎原计划百千万工程”计划,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农村职业中学,全国约有3亿多农民接受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文化技术教育。农村还建立了县、乡、村的成人培训网络,全国有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经济发达地区几乎是百分之分地建立了成人学校,对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
但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向城镇转移,农村日益变成一老一小群体,农村经济面临发展困境,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需要根据劳动力流动特征变革,即对新生代农民进行流动前专业技术培训和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以提升其流入城镇后的竞争实力。
4.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文革”后和改革开放前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那时的教育更多是在弥补“文革”所造成的基础教育和低端教育技术的空白。随着学校教育体制的恢复,新生的劳动力和在职者所缺乏的不再是基础的文化知识。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低端的专业技术也无法满足当前先进的生产和服务技术,职业教育向高端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自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追求职业教育的高端化,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以对其进行相对高端的科学技术的培训。
除此之外,职业教育还加强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把培养、就业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1世纪初,国家就要求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对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评析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自“文革”后至今都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新时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自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顺应了经济体制的变化。中职教育在20世纪末期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顺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些地方还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创办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市场力量逐渐渗透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从而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不断提升。
自1993年至今,职业教育体系呈现的三个主要特征如下。
(一) 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自1993年至今,我国的中等专业学校平均数量达到3700所,在校学生人数约571.81万人。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也由1047所增加到目前的1280所。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为我国经济腾飞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二) 职业教育的内涵日益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教育事业的改革,职业教育顺应形势,开始从着重数量、单纯依靠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发展模式转向市场、引入市场力量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开始重视校企合作,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等发展指标,开始根据科技技术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学历层次,满足经济发展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
从表9.8[10]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自1993年至今呈现有升有降的状态。1993—1998年,职业教育呈现上升的趋势,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1999—2002年,职业教育跌入低谷,然后自2003年以后逐渐上升,2010年达到顶峰。自2011年后又开始下降。需要再次指出的是,正如上文时代背景所述, 1998年,国企改革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的冲击最大,职业教育失去了传统依靠政府力量办学校的优势,受市场冲击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数量增多,对人才的需要带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时而生,因而自2002年以后又逐渐上升。但2011年以后,职业教育的新时代来临。在欧洲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的产业获得了发展机遇。国家产业机构转型,基本义务教育普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时代来临。
表9.8 1993—2011年中等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情况表
续 表
有关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的文章
以课程积累为基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建设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体系应与产业体系融合发展。......
2023-09-2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性化、法治化要求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立法支撑,政府调整职能,介入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理性设计应坚持适应并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原则。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支撑体系,加强立法和法律的实施,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制度变迁。而我国目前仅有的《职业教育法》等法规制度采用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运行方式。......
2023-09-23
英国政府多年来着力对各种类型的资格进行整合,然后按等级区分各类资格证书,再将职业资格与教育资格纳入到同一资格框架体系中,并在其间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建立起国家资格框架。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从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与劳动就业的结合问题,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
2023-09-23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第二节构建现代能源储运网络统筹推进煤电油气多种能源输送方式发展,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多能互补、外通内畅、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储运网络。第三节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提高可持续自适应能力。......
2023-12-06
在联邦德国的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国掀起了对职业教育体制的新一轮改革。德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德国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
2023-09-23
印度工人的失业状况极其严重,偏重人文特征的印度教育受到抨击。独立后的印度职业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期间,“中等教育委员会报告”对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2023-09-23
21世纪伊始,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启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推动上海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上海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时期的重大任务,通过产业结构、经营方式和市场主体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更具活力的形态。202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15%左右,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2023-07-25
[48]发掘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规律,探讨其特点,无疑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图3.4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特点 严谨性每一部法案的出台,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超前性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又一鲜明特点是未雨绸缪,做到防患于未然。 公平性追求公平,特别关注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是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一个突出特点。......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