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坚持面向“三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探索总结出了农业职业教育五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2023-09-23
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面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担负着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的使命。所以,较发达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以人才培养支撑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办学层次、专业与课程设置逐步转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一) 较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与职业教育需求
较发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要重点发展较发达地区的农业,推进农业向基地化、专业化、特色化和绿色方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较发达地区在农业上主要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农业的总体竞争力,以巩固国家重要农业基地的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农业领域,主要是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农业大规模生产需要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肩负着为较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合格职业教育人才的任务,提高较发达地区农民的普遍素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针对农业的发展状况,较发达地区振兴规划提出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即依托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加强对较发达地区农民工和农户的培训。
(二) 较发达地区支柱特色工业和职业教育需求
较发达地区要发展自身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目前,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已经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国家振兴较发达地区政策的实施,较发达工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恰逢世界经济正在掀起以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为主的新一轮世界产业升级浪潮,对较发达地区钢铁、能源、机械、电力等重工业的拉动力增加,都会产生资本流入效应。在这种形势下,现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因此,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直接为生产、建设一线提供合格人才的教育,较快地培养出与企业要求相适合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 较发达地区服务业特征和职业教育需求
较发达地区制造业已经具备比较优势,但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发挥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来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目前较发达地区服务业对中、高等职业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是十分明显的。据调查,需要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行业主要是农业、水利、林业、能源、信息产业、交通、通讯、房地产、旅游、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业等。需要的专业主要是市场营销、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财会、商务英语、旅游服务、物业管理、农业经营管理、环境建设与保护、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应用技术、建筑施工技术、社会工作、康复服务、殡葬技术与服务等。
(四) 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逐渐升级,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格局
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从以初等职业教育为主向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转变,并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高等职业院校。以2011年为例,中部地区的初等职业教育已经越来越少,只有1703所,在校生297.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共6701所,招生规模为299.77万人,在校生数量为426.63万人,分别占全国的41.51%、40.72%和41.19%,均超过了该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37.11%)。但是,高职教育占比较小,高职院校475所,在校生数量126.19万人,如图8.23所示,高职发展速度较快。
图8.23 2011年中部地区各种层次职业教育比较
二、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典型案例分析(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 服务于商丘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定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创特色,建名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一体化产学结合,注重学生技术和技能两方面培养,依托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结合部的区位、交通、产业三方面优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123”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商丘,着眼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结合部的区位、交通、产业优势,培养高技能人才,创办一流职院”的办学定位;坚持“德能并举,学做合一,能力为本,理实一体”的教育理念;创建了一体化产学结合培养模式;严格依法自主办学,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激发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机制,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河南省及豫鲁苏皖结合部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 依托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
商丘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良好,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山羊板皮、优质桐木、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永夏煤田是我国六大优质无烟煤基地之一。商丘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农业已由小农经营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型发展;以农业、食品加工、煤电、铝业、轻纺、机械、电子、制冷、酿酒等为龙头的第一、二产业基础良好,发展迅速,成为商丘的支柱产业。
为了服务于商丘及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了14个大类,60个专业,见表8.8。
表8.8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
续 表
续 表
从表8.6可以看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专业包括了食品加工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广告设计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建筑工程技术等60个专业,专业涵盖了商丘地区及周边的主要支柱产业。
(三) 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适应农业需求的行业引导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
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村劳动力,而农业发展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较发达地区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在农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要普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让中等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较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经营方式的转型,较发达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较少,特别适合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发展大农业。所以,需要适合规模化经营的人才,那么就需要在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人负责,都要有懂得管理的人才。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这就需要有懂得操作机器的现代农民。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针对以上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具有鲜明的农业调整,如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一大类的专业就是农业专业。
2. 适应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工学耦合模式的建立
根据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较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从人才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来看,第二产业要重点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他们具有基本技能、专门技能、特殊技能、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能力、技术攻关和工艺创新能力及指导培训与技术管理能力。
从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数量已经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趋势。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缺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要密切关注第二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就要建立一套适合较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3. 适应服务业需求的场境实操模式的建立
较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为了支撑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的配套。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科学性和道德心理素质等素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第三产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以外,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即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二产业来说,理论知识要求的程度相对较低,实践要求的程度相对较高。因此,第三产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
三、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评价
(一) 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
办学规模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并能向发达地区转移技能型人才。2011 年较发达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27.11%,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31.19%。2011年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数量将近1000万人,除了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外,还能向发达地区转移200万人左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 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 较发达地区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于发达地区
目前人们受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在较发达地区的社会认可度仍然较低,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职业院校,大部分家长也反对子女报考职业学校,造成学校普遍存在着生源质量差和生源不足的现象。而且,由于在较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出路和社会需求相对发达地区狭窄。所以,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主动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少。许多学校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特意组建专门的招生队伍到各地蹲点招生,大量发布虚假宣传广告,向初中学校的老师支付高额的介绍费进行有偿招生,甚至给本校老师下发招生任务。这种非理性的招生方式给职业院校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师资数量不足,师资质量和结构有待提升和完善
自2000年以来,由于较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在校生数量迅速增长,导致师资缺口越来越大。2011年该地区共有教职工36.70万,专任教师18.47万,生师比为28.51,比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生师比高12.51。此外,2011年该地区兼职教师占教师队伍总量的比例为13. 19%,也大大低于教育部下发的兼职教师达到30%的目标。这表明较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数量和兼职教师数量都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教师的学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以本科和专科学历为主,高学历和低学历的人数较少。教师的职称结构也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即中级、初级和副高的人数较多,而正高和无职称的人数较少。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最多,达到了41.38%;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30.89%;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比例相对较低,只有17.64%;无职称的教师比例为9.16%;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比例最低,只有0.94%,见表8.9。
表8.9 2011年较发达地区专任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状况 单位: %
(三) 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虽然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后,较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调整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高峰,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依旧比较低,要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对较发达地区崛起的作用,需要实施下述三项策略。
1.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改变大家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
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但是学历教育体系并不齐全,基本还是以中专和专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很少,硕士和博士教育甚至没有,这对职业教育本身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无形之中会使人们产生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等的念头。同时,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集中体现在第一产业类比例过低。此外,还要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孤立的局面,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方面相互衔接与融合,逐渐改变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普遍较低、就业岗位的社会地位也普遍较低的现象。
2. 要稳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提升教师素质和优化教师结构
较发达地区的师资队伍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问题,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素质与实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拓宽渠道,专兼结合,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此外,还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导向,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师资结构方面,需要增加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的数量;大量增加实习指导教师,适量增加专业课教师,而文化基础课的教师数量可适量减少。针对较发达地区部分师资力量较弱的特点,可以整合区域职业教育优势资源,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流动实行师资共享。
3. 要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
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的问题。目前较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园面积、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图书资源和生活设施等基础办学条件急需扩张,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为较发达地区的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关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的文章
同时,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发达区域的职业教育通过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已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从绝对量的统计指标上看,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院校发展、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快发展。......
2023-09-23
(一) 政治背景“文革”结束后的1987—1992年,中国结束了政治运动,开始进行体制改革。1978—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以15.5%的平均速度增长。相应地,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1992年间几乎都是上升的,由1978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5%。......
2023-09-23
英国政府多年来着力对各种类型的资格进行整合,然后按等级区分各类资格证书,再将职业资格与教育资格纳入到同一资格框架体系中,并在其间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建立起国家资格框架。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从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与劳动就业的结合问题,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
2023-09-23
在联邦德国的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国掀起了对职业教育体制的新一轮改革。德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德国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
2023-09-23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开始萌芽并逐步前进的。从现代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同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全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300多万人。......
2023-09-23
经济发展水平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所以,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实际操作型人才,没有这些人,再好的技术都无法应用。......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