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引导、推动与预警作用,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层次、规模和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具有拉动作用,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技术和人才铺垫。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这个时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

职业教育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最终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来体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通过职业院校的变革、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变化来体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引导、推动与预警作用,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层次、规模和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具有拉动作用,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技术和人才铺垫。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与特征

(一) 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朝着高服务化、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密集化方向发展。

1. 工业化前期由农业向重工业转变的产业结构升级(1958—1978)

1958年,以“大跃进”为标志,我国重工业的步伐加快,并且片面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工业发展,把工业发展简单地理解为重工业发展,而又把发展重工业简单地理解为发展钢铁工业,从而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高潮。1957年全国钢产量为535万吨,到1958年产量就达到了1866万吨。1958—1960年,重工业年均增长50.9%,1960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66.6%,轻工业只占33.4%。重工业超常发展,引起产业结构急剧恶化,农、轻、重比例由1957年的43.3∶ 31.2∶ 25.5改变为1960年的21.8∶ 26.1∶ 52.1,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同时,基本建设超过国力承受能力,财政赤字增大;消费品供应紧张,引起物价上涨。针对这种情况,1960年9月,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对国民经济结构失衡进行调整。在这次大调整中,政府资源配置机制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主要在于: 第一,大幅度削减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对在建项目进行排队清理,区分停建、缓建、续建三种情况。第二,改善投资增量结构。降低冶金、机械工业投资比重,提高支农工业、原材料工业、国防尖端项目投资比重,加强对农业的投资。第三,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强制性实行关、停、并、转。

总结分析这次结构调整,在政府机制的强制性作用下,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到1965年,这次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产业结构渐趋正常。但是,这次调整是在原有体制下进行的,深层次的体制性原因并未随之消除,而后发生的“三线”建设和大办“五小”,使大批在大调整中关、停、并、转的企业趁机复活,为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埋下了隐患。

2. 以农业迅速发展为主导的轻工业发展结构升级(1979—1990)

1979年4月,中央针对生产消费对立、人民生活消费品严重匮乏、重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状况,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主要内容是: 调整农业与工业关系,开始明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集中精力把农业搞上去;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适当提高轻纺工业投资比重;对企业项目进行调整,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通过这些措施,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我国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当然,这一时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绝对量的下降。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一种纠正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的偏差而产生的暂时现象,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少有,即使在世界各国工业史上也是少有的。

3.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第二产业结构升级(1990—2000)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开始全方位的改革进程的时期。主要针对加工工业过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原材料工业跟不上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出现了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制约,供求矛盾突出,加上农副产品的供应增速跟不上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并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现象,提出大力治理通货膨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此次调整主要是运用投资和信贷手段,在消除经济过热的同时,实行向部分企业、产业倾斜的政策,使得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等产业增加了有效供给。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3400万人,第二产业只增加2500万人,而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基本上没有变化。这个时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

从表8.4可以看出,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体变化趋势,以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迅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200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3.4%、58.5%、38.1%,2008年这一比重分别为5.6%、54.3%、40.1%;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跌破6%,第二产业的比重下落至48.2%,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46.1%,几乎与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平。

表8.4 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 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加工业为并重的二元产业结构升级(2001—2011)

从表8.5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

表8.5 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二)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的形成及其演进规律

无论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发展有共同的演进规律,所不同的是由于地区基本情况有别,在演进分叉点上具体实施手段不同,效果不同。

1. 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高级化规律

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低增值向高增值方向转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包括横向和纵向高级化。横向高级化是各产业趋向高增值化目标,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向品牌和高端化方向发展。纵向高级化是产业结构总体迁升质变,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粗加工高耗能产业向精加工低耗能产业转变,如图8.13所示。产业结构只有总体高级化,才能促进总体高增值化、品牌化。但当产业结构调整到一定阶段,产业系统的效益就取决于横向高级化。因此,高级化规律说明,纵向高级化决定横向高级化,而横向高级化又促进纵向高级化,这就是为什么发展起来的地方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原因。[7]

图8.13 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高级化模型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升级。由于立足区域经济,随着产业升级,职业教育随之向高级化方向发展。首先是高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提高,从一线实际操作应用型人才到创新应用型人才转变,所以从高职层次的需求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和课程也随着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向高端和精品方向发展。

2. 我国各区域产业和职业教育扩散化规律

产业扩散化规律是伴随产业高级化而出现的,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时间 地差异性,这种产业结构升级的时间差异是产业扩散的动因。如图8.14所示,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把产业扩散分成三个类型: 一是资源加工导向型产业扩散,即由某一资源加工技术优势的地区向其他地区特别是该种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二是消费组装导向型产业扩散,即拥有某种中高档品加工技术的地区,为便于占领市场而将产业转移到市场国或地区,产品用于本地消费或出口;三是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导向型扩散。

图8.14 各个区域产业和职业教育扩散化模型

从图8.14可以看出,随着产业从发达区域向次发达区域的扩散,职业教育随着产业扩散也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区域扩散。具体表现在,次发达区域学习模仿发达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发达区域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从而起到了职业教育扩散的效应。

3. 我国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同化规律

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扩散化,随着我国各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完成,将使越来越多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差异为主向趋同为主转变。通常,农林牧渔矿业和初级加工业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而加工制造、服务等高中技术产业的地域差异性很小,现代制造、现代服务、品牌加工等产业的地域差异更小。当然,趋势是同构化,目前,还有一个相当长时期仍以地域差异为主。[8]

图8.15 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同化模型

4. 我国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变化趋势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始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行产业区域转移,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扩散出去,以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如图8.16所示。

图8.16 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变革趋势

随着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向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专业转变,办学体制机制上向市场化转变、办学层次逐渐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生层次转移,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较发达地区,由于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其固有的区位劣势在不断弱化。外加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正处在飞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是大规模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想区位,同时加速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以替代落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如图8 17所示。

图8.17 较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变革趋势

较发达区域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速由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转移,一些新兴产业正在兴起,一些落后的产业正在升级,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办学层次和体制机制正在学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做法。专业和课程都是和工业化进程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在随着较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而变革。

在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利用本区域农业和资源发展农业和重化工业,这些地区的工业是由发达区域在欠发达地区直接投资设厂形成的,从该区域的支柱产业来看,主要是第一产业和工业中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9]所以职业教育的办学、专业设置和课程也具有本地区支柱产业的特点,如图8.18所示。

欠发达地区从人才培养上是适应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专业和课程设置是为该区域的农业种植加工、能源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加工服务的。

图8.18 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变革趋势

当然,无论是在发达区域还是在欠发达区域,职业教育都是随着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作用模型

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以东部沿海大中城市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由于已经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所以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这些人才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所以,需要大力发展以普通高中教育为入学基础的高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生、本科层次)。

以中部地区为代表的较发达地区,由于处于第二产业过渡期,处于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转型期,它的突出特点是技术密集。但是,当前产业工人队伍与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在专门人才数量不足,技术工人队伍出现断层,工人岗位转移能力差,在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人欠缺较多。所以,中部地区需要大力发展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为入学基础的职业教育。

以西部地区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处于农业、重化工业为主的时期,它的突出特点是劳动密集,但当地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较低,从事一线的技术工人较少,所以欠发达地区需要大力发展以中小学为入学基础的中职教育。

(一)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作用模型

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定会对职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量主要包括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扩散、产业集群,职业教育变量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层次、专业结构/转移、专业升级和专业群四个变量。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职业教育在各个层面的发展,如图8.19所示。

图8.19 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模型

1. 多种模式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渠道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是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工学交替模式,学生两年在校完成有关教学内容,第三年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二是项目化教学模式,学校负责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将培训场所设在学校,负责对学生培训生产技术,并为学生推荐就业。三是“2+1”订单培养模式,学校教学内容按企业要求设置,教学环节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学生一、二年级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达到企业录用要求的,由企业录用。

2. 产业升级推动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层次提高

产业升级是指产品从低增值向高增值方向转变,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转变。产业升级包括从农业向第二产业升级,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同时包括各个产业内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产业的升级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同时由于各个产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层次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应该从培养技术工人、技师向技能大师转变。

产业升级产生人才需求的人才规格高格化,这就推动职业教育层次的多样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岗位划分日益细分化,不同的岗位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有明显的差异。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不够发达,职业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以中等为主,面对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层次的职业教育显然已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由于各产业对技术的不同要求及科技成果在各行业的使用程度不同,在实际的社会需求中,存在着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不同要求,反映在对人才的需求上是各种不同层次技术的兼容及需求量的不同。实践证明,经济建设既需要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高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需要高、中、初等层次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3. 产业转移推动职业院校进行学制改革以适应对劳动力再培训的需要

产业转移包括地区间转移、同一区域内各个地域内转移。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沿海大中城市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需要大力发展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为入学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较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产业,所以,职业院校的专业也在进行专业结构和专业转移的调整。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把科学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手段等与产业密切的实际技术,能够把宏观的经济与管理理论转化,能够为行业、企业或个人应用的微观经济手段和管理方法。这种人才既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又要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有较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工作的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类人才的培养必须由职业教育来承担,必须通过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来完成。

这就决定了劳动力在生命周期内要接受多种技能的岗位和职业转变,所以当产业工人队伍与产业结构的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时,如表现在专门人才数量不足,技术工人队伍出现断层,工人岗位转移能力差,在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人欠缺较多。[10]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设立的灵活的学制,满足劳动力生命周期内接受多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要。

4. 产业扩散推动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转移、专业升级、专业群建设

职业教育专业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专业的设置应该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应以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特别注意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根据它的变化要求设置专业。

(1) 专业结构协调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适应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职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专业设置应围绕产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从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地区产业、企业的特点,在培养人才规格、内涵、功能上反映和满足社会需求,使专业设置趋向于与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相协调,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2) 专业设置市场化。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需求型教育,应以培养为生产、管理服务的各类层次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其发展规格和速度既受到社会的推动又受到社会的制约。面对高科技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面对计算机以及科技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状,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设置专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3) 专业内涵合理化。职业教育的专业构成内容要与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相适应,在专业的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构成要体现合理、对应、实用、快捷等特点,避免普通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中常常存在的“按要求设置课程”、“因人设置课程”、“因条件所限设置课程”等弊病。

5.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

增强专业教育的知识含量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课程、教学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毫无疑问会对成人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产生影响,并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实用化转变。

(1) 课程内容综合化。社会和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决定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条件。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包含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方面,是以科学知识与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建设对人才规格质量的要求为依据的,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的培养目标,按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本要求,有机合理地综合成若干门主干课程,突出重点,重于应用。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须反映出综合化这一特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应单纯强调门类化、系统化,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并不是原有数门课程知识内容的简单迭加或拼凑,而是把各类知识有机地、合理地并符合教学规律地综合、贯穿在一起,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强调相关课程的衔接,形成一门或几门能反映该专业特征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

(2) 课程内容实用化。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其课程内容除了必要的规律、概念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应从提高综合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加以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强化实践性教学。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联系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企业生产力状况和装备水平,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针对企业的需求现状,拓宽与培养目标相关的知识面,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总之,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要健康地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适应高科技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适应本地区产业结构对各类人才规格的需要,只有主动适应市场,不断调整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内容,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 职业教育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模型

为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层次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然而,职业教育发展也拉动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人才培训、劳动力技术更新、技术服务、专业设置从而拉动产业结构的产品升级、激发企业的潜在需求、新技术的应用,其作用模型如图8.20所示。

图8.20 职业教育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模型

1. 地方政府统筹管理是职业教育拉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与准确定位。确立这种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各类学校和专业的合理布局,促进多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体现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办出区域职业教育特色。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变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职业教育事业对地方经济及产业结构支撑度的提高,势必影响地方政府对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决策,从而促进或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2. 职业院校利用专业调查与分析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和调整频度往往由区域内的经济、产业、科技和就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具有对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敏锐的觉察力和快速的应对力,必须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要主动开展劳动力及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围绕学生就业、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取得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紧贴地方经济动脉,保证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保证较高的就业率。例如,浙江今后10年将重点发展两大产业带: 一是标志性产业带,包括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五大标志性产业集群;二是成长性产业带,包括交通运输、制造、新型金属材料、纸制品、家用电器及设备、食品加工等制造业产业集群。除此之外,浙江的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传统产业无论在内向和外向竞争中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构成了浙江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浙江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要求来设置、开拓新专业,对现有的相关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进行适应型变动,并密切关注两大重点产业带对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与结构,人才需求的职业层次与专业知识要求,职业岗位群与职业技能等,从而为浙江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为了加强信息对接,国外或以院校、研究机构、行业为单位设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研究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使院校了解市场的需求,教学人员也了解所设专业的目的与发展前景,了解以该专业为中心的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3. 职业教育通过不断丰富教育层次满足不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才需求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各产业对技术的要求不同以及科技成果在各行业的应用程度不同,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产业分工将日益细化。对此,根据人力资本的产业需求特征,职业教育通过科学规划人力资本结构,以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产业内部岗位结构的要求为前提,有预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培训,构筑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层次多样化的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职业教育人力资本保障体系,由此实现职业教育的稳定与发展。

4. 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动通过超前性的专业设置拉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区域职业教育结构总是通过前瞻性的专业设置引领人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人才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保持同步的趋势。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有周期性的,职业院校不能等到产业提出某种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时才开始进行人才培养。如果等到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时才开始培养人才,就会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就会拖产业结构调整的后腿。所以,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通过适当前瞻性的专业设计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为,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如我国河北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前瞻性的专业传统强势专业是汽修、摩托车维修、机电技术和机械加工,至90年代后期,这些专业对应的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从而拉动了河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5. 职业教育通过主动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拉动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依托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培训服务,尤其是针对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行业遇到的技术问题,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建立技术、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职业学校通过定期走访合作企业,派遣相关教师定时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跟踪生产全过程,主动介入企业技术和工艺改进、新技术应用等环节,解决了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时的实际需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应用型技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人才。

三、结论

(一) 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的形成及其演进是有规律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的形成及其演进是有客观规律的。具体表现为,随着我国各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各个区域的职业教育也逐渐升级,办学层次、课程设置、专业设置随着产业升级而跟着升级;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不均衡,所以存在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扩散。当一个产业在发达地区被淘汰的时候,在欠发达地区却刚刚兴起。职业教育也存在这种产业扩散效应,当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在发达地区淘汰的时候,在欠发达地区却正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也存在这种效应,这就使欠发达地区有机会学习和模仿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随着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逐渐趋同,所以各个区域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设置也逐渐趋同。

(二) 职业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最为直接和紧密

通过职业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拉模型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职业教育通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将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适应产业结构要求、产业升级的职业人,将以体力劳动和运用经验技能为主的简单劳动力变成脑力劳动和运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复杂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智能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产业升级和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

同时,由于职业教育学制、授课周期的灵活性等特点,满足了劳动力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更新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劳动力在接受职业教育时可以不脱离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时基于工作的学习提高劳动者技能,劳动力在职业教育和工作之间自由流转,从而可以对需要接受再教育的劳动力随时进行再教育、再加工。所以,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比普通教育更密切,因而在劳动力再培训中比普通教育有着更大的优势。

(三) 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根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的决定作用通过人才需求来起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以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为主渠道,产业升级推动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提高,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同时决定了面向市场办学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断推动专业升级和课程内容改革以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四) 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上述分析表明,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结构调整最紧密、最直接联系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是以地方政府的统筹管理为主要路径的;职业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来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职业教育通过超前性的专业设计满足企业产业调整时的潜在需求,人才培养是有周期性的,职业教育不能等到产业人才需求是才开始培养,而要适当超前于企业的需求。最后,职业教育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从而拉动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