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地联盟:协同式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

基地联盟:协同式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

【摘要】: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关键。另一方面学校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讲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学、授课或做报告,带动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关键。教师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师资队伍,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看,“双师型”教师相当缺乏,而其中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就更少。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着力于加强全校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既拥有创新创业经验又勇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许多教师通过自主创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同时高职院校选派部分教师到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和培训,掌握创新创业实践的丰富素材和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学校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讲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学、授课或做报告,带动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26]

学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主要由四类人员组成:创业学院教师、二级教学单位的专业导师、思想政治指导教师、企业优秀创业导师。四类人员各具所长,各尽其能,形成创新创业工作的强大合力。创业学院教师统管创业全局,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并贯穿从入学至毕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单位的专业导师着重关注专业课程与创业内容的有效结合,为指导学生在自身专业方面创业开创捷径,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将学校的实训室变为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了解企业具体的生产模式,期间配备专业的营销方面老师提高学生的产品营销能力;思想政治指导教师重点开发学生思想方面的创业意识,并着力联系优秀的创业校友,带领学生参观校友的创业工作室,经常性地邀请校友为学生开设创业讲座,构筑学生的创业设想与架构,提高学生的创业信心,并为学生提供创业途径与相对应的创业项目;企业优秀创业导师为学生现身说法创业史,讲述自身创业的酸甜苦辣,并为初创者提供合作创业初期的项目资源,学校积极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专家库,聘请社会创业成功人士、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为兼职创业导师,对有创业意愿、创业项目、初创企业的大学生进行“1+1”指导帮扶。

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工程,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开展创业导师的专业培训,具体方式有:设立培训专项经费,根据《培训(进修)学习暂行办法》,结合学校的国培、省培,组织创业指导教师走出学校参加专业的培训,并鼓励其参加国家的创业师考证,要求教师持“多证”上岗工作;出台《“双师”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让教师走进优秀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管理模式、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运营模式,走访典型创业园、特色小镇,体会创业氛围,为指导学生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出台《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带入企业的工作氛围,将学校实训课堂变为企业生产车间;邀请政府部门高级专家开展讲座,促进教师和学生了解现有国家政策与形势,以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植力度,邀请规模企业的优秀创业企业家给学生开设更有针对性的讲座,让学生熟悉创业的基本程序构成,以缩短学生创业的历程。根据需求,学校适时的组建优秀创新创业校友宣讲团,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