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实现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课程体系,在机电、数控、电气三个专业率先开始实施,逐步推广。四是“以工作任务、课题为载体”的课程形态。......
2023-09-23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5]。学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实现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程开发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政、校、企多元主体共同开发。课程开发小组由来自于相关政府管理人员、有代表性企业的在本领域熟悉本行业生产、管理等过程,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学人员共同组成。例如,分别从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洋电缆有限公司、绍兴通力机械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中聘请了企业专家,在不同的专业成立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小组,组建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按照实训基地的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着眼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具有定向性、组合化、模块化的实训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实训项目,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最优化。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课程体系,在机电、数控、电气三个专业率先开始实施,逐步推广。
该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系统格局。在不同阶段,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但技能培养主线不变,实践教学核心不变。校内实训基地实训项目的教学内容安排,始终紧紧围绕“学生学习”这一核心。实训的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具有任务明确性、训练全面性、内容生产性、产品应用性的实践特点[16]。每个实训项目除了包含相应的专业知识外,也包含过程管理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
二是阶梯式推进的设计思路。把技能培养为主的课程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培养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围绕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等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做进阶式编排,课程按能力传递方式相互衔接[17],满足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到创业能力训练的需要[18]。
三是着眼于证书融通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围绕考证条件,设置不同的考证目标。推进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的双证、多证教育,实现课证融合,拓宽专业面和就业渠道。如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除必须考取中级证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课程学习考取钳工、数铣、加工中心、CAD等工种的中级证书,以及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书,较优秀的还可以申请考取普车和数车的高级证书。
四是“以工作任务、课题为载体”的课程形态。力求在一切可行的课程和环境内推行任务型、课题型课程建设,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淡化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的类型界限,将知识与技能、研究与学习融合进任务课题之中,让每一个学生对工作任务、课题项目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为学生提供表现其脑力和体力方面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一项项具体的、形象的工作任务、课题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实现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课程体系,在机电、数控、电气三个专业率先开始实施,逐步推广。四是“以工作任务、课题为载体”的课程形态。......
2023-09-23
通过开展基地与学校、基地与企业之间技能人才培训合作,丰富职业培训形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5.调查研究与技术服务组织开展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调查和理论学术研究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联盟成员培训单位优先为联盟企业会员提供优秀毕业生,并开展人才需求状况深度调研与毕业生质量状况长期跟踪,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2023-09-23
信息化办公栏目实现一站式服务,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好参与公共实训的各类手续。且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并非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方面的“孤军作战”,而是联合联盟企业和公共实训签约单位共同参与网站的建设,切实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基地+联盟”成员提供富有价值的增值性信息服务。2.会议与专项活动作为以网络化信息服务为主体的补充,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信息服务的另一种可资依赖的信息供给方式。......
2023-09-23
于是,信息服务成为“基地+联盟”的一个先行功能,进而形成其信息服务为保障的运行机制,主要以“基地”和“联盟”的网站建设为载体。其次,高校最具优势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基地+联盟”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人才服务自然成为另一主导性运行机制。“基地+联盟”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将技术服务作为主要的服务手段,进而形成了以技术服务为手段的运行机制。......
2023-09-23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实践“基地+联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式培育”模式以来,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制定各专业发展目标,实现了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委员会成员涵盖教育、经信、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兄弟院校等,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协同对接提供组织机构保障。3.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协同对接教学组织实施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2023-09-23
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政校行企人才共育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对人才培育目标的协同对接。......
2023-09-23
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关键。另一方面学校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讲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学、授课或做报告,带动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2023-09-23
结合绍兴市资源与产业特点以及创业热点等,选择有创新创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或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就业实践基地。......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