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观层面协同对接的内涵:基地+联盟实践探索

中观层面协同对接的内涵:基地+联盟实践探索

【摘要】:中观层面协同对接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接,它指的是培养主体为更好地践行协同式人才培育,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所做的规划、调整甚至改革,如科学制定自身发展规划、优化机构设置、搭建协同平台等。通常设有协调性的组织机构和具体实施性的组织机构。在中观层面,为使各项具体工作得以实施,需借助合适平台。在协同人才培养实践中要创新协同合作模式,结合具体情况、具体事项、具体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

中观层面协同对接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接,它指的是培养主体为更好地践行协同式人才培育,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所做的规划、调整甚至改革,如科学制定自身发展规划、优化机构设置、搭建协同平台等。

1.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指学校依据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学校所处环境及已有基础,确定学校在规划年限内要实现的主要发展目标,明确学校优先发展方向,形成行动方案,制定实施路径及手段,凝聚共识,挖掘潜力,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发展规划通常包括校园基本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工作、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体制建设等子规划。高职院校要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协同培育,要使本校发展规划同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协同对接,尤其注重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专业发展规划同区域产业规划相匹配,专业设置符合产业未来升级方向,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招生数量成比例。要实现人才协同培育,就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尤其是专业发展规划先行。

2.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指的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10]。组织机构是切实推动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保障,机构设置对协同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持续发展、职业培训联盟有效运行、学校生存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机构设置能够确保每个部门的工作运行顺畅,减少矛盾及纠纷,降低协调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不合理的机构设置会导致职责不清,工作不畅,人员互相推诿,矛盾摩擦增多,工作效率低下。机构设置要依据工作需要,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通常设有协调性的组织机构和具体实施性的组织机构。

3.平台搭建

平台原义指的是供使用者生活或工作的水平开放式建筑空间或建筑体,后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协同式人才培育,搭建宏观合作平台是基础,如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除此之外,尚需在中观层面上建设必要的实施平台。宏观平台能有效汇聚区域职教资源,协调各培养主体间利益,充当桥梁纽带作用。在中观层面,为使各项具体工作得以实施,需借助合适平台。如各行业协会平台、技术实训中心、职业培训联盟分中心、应用技术研究所等。

4.模式创新

模式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在协同人才培养实践中要创新协同合作模式,结合具体情况、具体事项、具体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如对区域整体资源配置领域以及区域技术技能培训,采取政府主导、学校承接、行业协助的协同模式;对某个特定行业技术技能培养,可采用行业协会牵头、学校具体组织实施、企业配合的协同模式;针对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可采用企业主导、学校承办、行业协助的协同模式;在技能竞赛开展方面,采用政府牵头、学校承办、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