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宏观政策的制定来引导、激励、保护和协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此来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强化各参与主体间的分工合作,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协同中心,营造良好的技术技能培育氛围,进而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力。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宏观层面上的协同对接,需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人的问题,即解决好职教师资制约人才培养问题。......
2023-09-23
中观层面协同对接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接,它指的是培养主体为更好地践行协同式人才培育,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所做的规划、调整甚至改革,如科学制定自身发展规划、优化机构设置、搭建协同平台等。
1.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指学校依据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学校所处环境及已有基础,确定学校在规划年限内要实现的主要发展目标,明确学校优先发展方向,形成行动方案,制定实施路径及手段,凝聚共识,挖掘潜力,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发展规划通常包括校园基本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工作、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体制建设等子规划。高职院校要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协同培育,要使本校发展规划同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协同对接,尤其注重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专业发展规划同区域产业规划相匹配,专业设置符合产业未来升级方向,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招生数量成比例。要实现人才协同培育,就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尤其是专业发展规划先行。
2.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指的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10]。组织机构是切实推动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保障,机构设置对协同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持续发展、职业培训联盟有效运行、学校生存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机构设置能够确保每个部门的工作运行顺畅,减少矛盾及纠纷,降低协调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不合理的机构设置会导致职责不清,工作不畅,人员互相推诿,矛盾摩擦增多,工作效率低下。机构设置要依据工作需要,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通常设有协调性的组织机构和具体实施性的组织机构。
3.平台搭建
平台原义指的是供使用者生活或工作的水平开放式建筑空间或建筑体,后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协同式人才培育,搭建宏观合作平台是基础,如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除此之外,尚需在中观层面上建设必要的实施平台。宏观平台能有效汇聚区域职教资源,协调各培养主体间利益,充当桥梁纽带作用。在中观层面,为使各项具体工作得以实施,需借助合适平台。如各行业协会平台、技术实训中心、职业培训联盟分中心、应用技术研究所等。
4.模式创新
模式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在协同人才培养实践中要创新协同合作模式,结合具体情况、具体事项、具体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如对区域整体资源配置领域以及区域技术技能培训,采取政府主导、学校承接、行业协助的协同模式;对某个特定行业技术技能培养,可采用行业协会牵头、学校具体组织实施、企业配合的协同模式;针对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可采用企业主导、学校承办、行业协助的协同模式;在技能竞赛开展方面,采用政府牵头、学校承办、企业参与的协同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宏观政策的制定来引导、激励、保护和协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此来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强化各参与主体间的分工合作,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协同中心,营造良好的技术技能培育氛围,进而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力。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宏观层面上的协同对接,需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人的问题,即解决好职教师资制约人才培养问题。......
2023-09-23
目前学校下设的黄酒分院、纺织工程分院、建筑工程分院、机械工程分院等均与绍兴市的支柱产业黄酒、纺织、建筑、机电等紧密相关。学校相关职能处室、培训分中心和二级教学单位分头出击,深入绍兴市及省内行业协会、企业、各中高职学校、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现有的34个招生专业,均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关联,与绍兴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紧密对接。......
2023-09-23
但整体而言,在职业人才培养实践中观层面协同对接中还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健全、专业适应力不够、平台建设滞后、协同模式单一等问题。在其他几个主体中,行业协会由于专职工作人员较少,无法配备专人负责处理中观层面协同;企业出于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抑或对此项工作的态度,只可能安排有关人员兼职承担此项工作。......
2023-09-23
通过开展基地与学校、基地与企业之间技能人才培训合作,丰富职业培训形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5.调查研究与技术服务组织开展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调查和理论学术研究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联盟成员培训单位优先为联盟企业会员提供优秀毕业生,并开展人才需求状况深度调研与毕业生质量状况长期跟踪,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2023-09-23
[24]2.关于协同育人的模式和机制的研究王晓云按照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将合作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协同方式的主建型、协同方式的联建型和合作方式的共建型。学生2年在学院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1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编制顶岗实习指导文件、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力量、质量保障上共同协作培育人才。......
2023-09-23
于是,信息服务成为“基地+联盟”的一个先行功能,进而形成其信息服务为保障的运行机制,主要以“基地”和“联盟”的网站建设为载体。其次,高校最具优势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基地+联盟”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人才服务自然成为另一主导性运行机制。“基地+联盟”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将技术服务作为主要的服务手段,进而形成了以技术服务为手段的运行机制。......
2023-09-23
学校下一步要继续引进国际高端培训项目,打造技术技能培训高地。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举办“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班,提升班组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获得相关等级证书;通过举办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班,使学员的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和强化,成为技能大师。班组长人才储备通过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举办全日制“订单班”,培养一批后备班组长,充实到技术技能型、管理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中去。......
2023-09-23
学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实现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课程体系,在机电、数控、电气三个专业率先开始实施,逐步推广。四是“以工作任务、课题为载体”的课程形态。......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