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于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这一主要途径予以实现[7]。“基地+联盟”的优势就在于这一平台蕴藏着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既能直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能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基地的设备条件,满足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需求。“基地+联盟”的运作采取的方式就是一方面为联盟企业优先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满足培训需求。......
2023-09-23
在大学这个场域中谈及文化,相信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大学文化。这是文化在大学中最具识别度的形式。然而,大学文化是什么?大学文化源自大学的传统积淀及其现代创生[24]。
大学传统除了历史的因素之外,强烈依存“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这里的“人”指代的是历史名人。翻开有关大学文化的著录,一所大学的文化陈述无不高度依赖于名人的轨迹,甚至一定程度上大学的文化就是在这所大学上过学或工作过的“人”的文化。如言及北大文化,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名人的言行事迹扑面而来,这就是一所大学文化表意的最鲜活的形式。名人是一所大学“活的文化”,可以无限地延伸和衍生,托起了一所大学的所有典故和传奇。“物”指代的是承载大学文化的器物、标志性建筑、场所等,如南开大学的校钟、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它们是“死的文化”,却或因器物蕴藏的价值取向被视为文化内核的标志[25],或被名人这一“活的文化”不断演绎得几近神话。这些撑起了一所大学的文化,更使得大学文化具备可感知性和可触摸性。
大学文化的现代创生源自当代人的努力。尽管一个富有魅力的领导者可以在短期内让一所大学成就颇丰,甚至将大学的面貌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一定能够创生一所大学的文化。首先,大学文化的现代创生高度依赖于大学的文化传统,大学的面貌可以迅速改变,但是却难以割裂传统去创造另一种别样的大学文化出来。大学文化的现代创生必须在大学传统的基石上发扬光大良好的文化因子。你可以去芜取菁,但不能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所以,当代公认是创生了现时态的大学文化的,大多被认为是对这所大学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良好继承。大学文化的现代创生一般会源自一位富有作为的大学领导者,以及培养出一批代表当代文化科技水平的社会精英,取决于将传统因素与当代情境的完美契合。
2.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切入点
在文化传承创新成为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后,高等教育机构都在大谈文化的问题,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在这一场喧嚣的文化建设大潮中,高职院校建立起了自己的大学文化了吗?答案是含糊的。
如以大学文化发展的两大标准来衡量,高职院校发展不过三十余年,传统积淀远远不足,历史的印记还来不及在一个人或某一物上刻上自己的标记。唯余现代创生的空间,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久居底层,贸然暴发,于生存中左冲右突,尚来不及去创生一种文化形态。所以,高职院校遑论大学文化的生成,大可慢慢来,逐渐形成,一朝得就。不过,高职院校虽自身文化底蕴不厚,却不可避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为,后者是它的职能,有如义务,不可推卸。文化传承创新题目甚大,且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可以做,人人都可以去承担。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位阶,并借助这一明确的定位逐渐生成独属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来。校企合作给了高职院校一条文化传承创新的道路,也就是借助校企合作这一路径寻求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进而生成一种紧密结合产业文化形态、契合企业文化氛围、服务学生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化进程的文化生态[26]。
3.校企合作隐性对接视角的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与方式
高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中的中心,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自然是其题中之意。在大学发展的前期形态中,大学甚至是以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为中心的,而培养职业性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等功利性指向的任务只是附加,甚至被完全排斥。尽管大学与社会接轨,而应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器”是趋势也是必然,大学不应囿于“象牙塔”中,只是培养“绅士”,张扬起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但也可见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职院校素以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一直以“就业为导向”,文化职能向来未构成高职院校的职能重心。然而在长期就业为纲的导向中,特别是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也日渐意识到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除了人才培养中一般性的素养培育的内容之外,与企业和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及其企业文化熏陶等成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文化烙印。而要真正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能够迅速融入职业化生存环境的人才,高职学生生活和学习场景的企业文化意蕴也显得更为必要。因此,在组织机构层面,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及其新的高职文化生态的创生成为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形态及其定位所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密切性超过了任何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校企合作内容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通常体现在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上的合作共建、校企双方的师资力量在课程教学上的密切配合及其直接的师资进入企业一线触摸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在就业前提前进入企业的相关岗位熟悉岗位的流程与操作的内容等。这些主体性的做法无一不是物质层面的对接,而心理和文化方面的熏陶作为物质层面对接的前提,是其黏合剂和润滑剂,自然应该先行,并且渗透在所有的环节中。文化方面的对接不会成为教学上的正式的一课,也难以成为实训仪器设备上的某一个可触摸的部件,多以隐性的形式出现,我们视之为“隐性对接”。
这种对接过程,一方面需要努力做到将企业的文化移植进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交融在兼具校园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影子的文化氛围中,从而起到企业文化影响学生职业素养、驱动学生的职业化进程的作用。然而,作为社会的“中心”,高职院校亦是社会价值观的“中心”,作为文化和价值的创造者和主导者,高职院校在这一文化的对接过程中不应处于被动状态。高职院校还需借助自身的文化生产性和创造性,向企业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当然其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主体不再是大学本身,而是学生,即借助高职学生的就业及其将来的职业化过程去反向影响企业的文化及其价值观。[27]
然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于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这一主要途径予以实现[7]。“基地+联盟”的优势就在于这一平台蕴藏着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既能直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能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基地的设备条件,满足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需求。“基地+联盟”的运作采取的方式就是一方面为联盟企业优先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满足培训需求。......
2023-09-23
三个层次,由浅入深,构成了校企文化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1.泛化:企业风采的巡回展示企业文化影响高职教育最常规的做法是通过宣传和展示的方式,让企业理念层面的内容泛化到大学文化中。技能文化节同样是一个企业广泛参与、企业文化深层渗透的舞台。更进一步的措施是,通过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良好对接、融合,创生出一......
2023-09-23
[24]2.关于协同育人的模式和机制的研究王晓云按照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将合作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协同方式的主建型、协同方式的联建型和合作方式的共建型。学生2年在学院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1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编制顶岗实习指导文件、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力量、质量保障上共同协作培育人才。......
2023-09-23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按照“企业冠名培养、校企互为基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35家知名企业、幼儿园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与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戴卡学校”,与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北京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电信发展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办冠名班。......
2023-10-26
高职院校是承载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最主要载体,其主要功能除人才培养外,更侧重于社会服务的功能。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基地+联盟”平台,就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可以将高校的四大功能视作大学这个大系统的四个小系统,相互之间构成一个循环;而四个小系统内部,也由四大功能形成的小循环构成。再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是高校作为文化机构的题中之意。......
2023-09-23
通过开展基地与学校、基地与企业之间技能人才培训合作,丰富职业培训形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5.调查研究与技术服务组织开展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调查和理论学术研究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联盟成员培训单位优先为联盟企业会员提供优秀毕业生,并开展人才需求状况深度调研与毕业生质量状况长期跟踪,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2023-09-23
从这一定义出发,笔者主要从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及评价与监控体系四个方面对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进行阐述。其次,每个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随着校企合作的进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2023-08-19
于是,信息服务成为“基地+联盟”的一个先行功能,进而形成其信息服务为保障的运行机制,主要以“基地”和“联盟”的网站建设为载体。其次,高校最具优势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基地+联盟”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人才服务自然成为另一主导性运行机制。“基地+联盟”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将技术服务作为主要的服务手段,进而形成了以技术服务为手段的运行机制。......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