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关键。另一方面学校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讲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学、授课或做报告,带动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2023-09-23
高职院校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己任。然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于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这一主要途径予以实现[7]。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技术技能人才直接对口向企业输出。企业期待就职员工能够达到无缝对接,最希望省去再培训和重新适应的环节。作为生产性部门,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不愿分出精力去承担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问题,更期望这一环节在员工的就学期间解决。因此,高职院校保持与企业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基地+联盟”这一平台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以平台来吸引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及其毕业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作为链接高职院校与企业桥梁的“基地+联盟”平台,若想获得企业的青睐,让广大的企业群体踊跃地加入这一平台,其前提是企业能够通过这一平台获得利益。通过“基地+联盟”平台,企业最为看重的是高职院校能否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甚至能够直接针对企业的特殊岗位订单式培养人才。其次是针对已有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再提升的问题,企业希望通过平台提供切实的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技能,并能通过员工的再教育过程直接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如果使企业觉得这个平台能够满足其需求,达到其预期成效,高职院校再以此去谋求相应的合作事宜就显得顺畅得多。
因此,校企合作的症结从来不是校企无法实现对接的问题,而是一切的校企合作事宜是否能使在高校获得实惠的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直接利益的问题。可见,校企合作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互惠互利的问题[8]。
“基地+联盟”的优势就在于这一平台蕴藏着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既能直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能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基地的设备条件,满足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需求。“基地+联盟”的运作采取的方式就是一方面为联盟企业优先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满足培训需求。而企业的回报方式是优先录用学校的毕业生,优先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并通过资金捐赠或无偿提供相应设施等方式,与高校开展合作共建。
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关键。另一方面学校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讲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学、授课或做报告,带动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2023-09-23
依托建在校内的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组建职业培训联盟,有利于基地与企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职业培训联盟依托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实现信息、人力、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整合和优化配置,扩大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最大效益。......
2023-09-23
几年来,基地以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平台,以“公共性、公益性、社会性、服务型”为原则,逐步成为绍兴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服务平台。基地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已与绍兴市20余家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绍兴市现代培训职业学院、越城区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绍兴市建协培训咨询服务中心等共同举办了数控车工、多媒体制作员、建筑电工、建筑焊工等培训。......
2023-09-23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实践“基地+联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式培育”模式以来,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制定各专业发展目标,实现了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委员会成员涵盖教育、经信、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兄弟院校等,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协同对接提供组织机构保障。3.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协同对接教学组织实施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2023-09-23
结合绍兴市资源与产业特点以及创业热点等,选择有创新创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或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就业实践基地。......
2023-09-23
协同构建、科学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要加强同企业、高校的协同。凡此种种,需要加强高校、行业、企业间的协同,才能切实提高职业师资的执教能力。6.学业评价协同学业评价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14]。......
2023-09-23
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政校行企人才共育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对人才培育目标的协同对接。......
2023-09-23
以自主申请、双向选择的方式,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发展方向,牵线搭桥,吸纳学生进入不同的实验实训室或者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协会。兴趣小组、创新创业协会基本上是基于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校园团体,目前建设得比较成熟。......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