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路基施工与防沙:沿线就近取沙,检验合格后使用

路基施工与防沙:沿线就近取沙,检验合格后使用

【摘要】:③沙区路基施工以沿线两侧就近取沙为宜,取沙以沙丘为主,弃沙以沙窝为主。②拟填筑路基风积沙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沙漠地区修筑公路,以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一方面,沙漠地区特殊的环境和气候对风积沙路基施工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风积沙属于无黏性材料,且颗粒细小、天然含水量小、饱水性差。从材料本身来看也有其特殊性。这就注定了风积沙路基的施工机械、工艺等有其特殊性。

6.1.6.1 路基施工基本要求

(1)在流动沙漠地区修筑施工便道,不仅加大工程成本,且一般施工车辆难以通行。因此采用“递进式”施工方法,以保护沙漠中脆弱的生态环境,降低对原始地貌和植被的破坏。

(2)沙漠地区的公路工程应采用机械化施工,由于风积沙松散无黏聚性,受风影响频繁,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抓住有利施工季节,优化组合,连续施工,一气呵成。对劳动力和机械调配与各种材料的采集供应,均需妥善安排,各项工程要分头并进,其工序应紧密衔接。

(3)沙漠地区路基工程应遵循边施工边防护的原则,集中力量完成一段、防护一段,以防风沙对路基的风蚀与沙埋。

(4)沙漠公路路基施工应尽量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植被地貌,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5)沙区路基施工应尽量以挖作填,减少土地占用。

6.1.6.2 路基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1)路堑开挖

(1)挖方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

图6-6 沙基挖方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方法。

①施工前,应复核原地面和土方调运表,进行测量放样

②风积沙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和超挖,积沙平台宽度≥3 m,路堑上边坡不陡于1∶4。

③路堑开挖,沙漠中一般采用横挖法,即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有利用方时,同时进行路基填方作业。推土机推筑风积沙路基时,高大沙丘处应从上向下施工,低矮沙丘及平沙地应多台推土机并排推沙以提高功效。

④开挖时,采用4~5台D8N推土机按上述方法进行推沙,为第一作业梯队;第二作业梯队1~2台推土机进行路基积沙平台、上、下边坡的整修、初平。在恢复路基中线和测量打灰点之后,推土机配合。平地机精平,整形断面,压路机碾压直至符合要求。

2)沙基填筑

(1)沙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7。

图6-7 沙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方法。

①对拟填筑用沙进行试验检测,风积沙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应不少于1次/km;施工中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随时增加检验频率,以控制施工质量。

②根据恢复的中线,分层填筑的宽度按设计宽每侧宽出50 cm,边坡按1∶3测量确定路堤坡脚桩,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分层填筑标志。

③沙区路基施工以沿线两侧就近取沙为宜,取沙以沙丘为主,弃沙以沙窝为主。路线两侧取沙时,其宽度尽可能控制在路基两侧20 m平整带范围内,并与平整带施工相结合,当取沙较多时,其宽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路基两侧40 m的范围。

路线两侧取土坑深度在1 m以内时,可将路堤边坡延伸至取土坑底,并尽可能填挖平衡,减少土方量,保护原地貌,利于防沙。当取沙坑深度大于1 m时,应在路堤坡脚与取土坑之间设置宽度不小于3 m的护坡道,护坡道应整平,其外侧应修成缓于1∶3的缓坡。尽可能以挖作填,减少弃方,确需废弃时,应纵向就近弃于路线两侧低洼地,并予以整平。

④进行沙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在松铺厚度≤50 cm的前提下,测定不同压实机械的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和所达到的压实度,从而确定压实工艺。主要采用两种压实机械:一种是推土机排压,93、94区排压3遍,95区排压4遍;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93、94区振动压实2遍,95区振动压实3遍。

⑤风积沙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50 cm。

⑥采用推土机,将推至填方路堤的风积沙进行初平(高差应小于10 cm),推土机排压或压路机碾压,速度2~4 km/h,分层施工至路基顶面。按断面(直线20 m弯道10 m)操平打灰点,用平地机精平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至符合压实度要求(路床下0~80 cm压实度应≥95%,80~150 cm压实度应≥94%,150 cm压实度应≥93%),压实度用浸水环刀法检验。沙基交验时应同时交验路基积沙平台、上下边坡及路容。

3)远运风积沙填筑路基

(1)远运风积沙填筑路基工艺流程见图6-8。

图6-8 远运风积沙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方法。

①根据恢复的中线,分层填筑的宽度按设计宽每侧宽出50 cm,边坡按1∶30测量确定路堤坡脚桩,在边桩处设置明显的分层填筑标志。

②拟填筑路基风积沙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填方地段清理完原地面后,应整平压实,确保地面以下30 cm范围内的压实度大于93%,方可进行填方作业。

④沙区内,通往取沙场的道路须铺土工布和天然砂砾,整平、洒水、压实。

⑤在确定的风积沙料场,装载机配合挖掘机给自卸汽车装沙。风积沙运至填筑地点后,调头卸至指定地点,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压路机跟着碾压。

⑥在风积沙路基运沙汽车行驶范围内,必须洒水保持经常湿润,否则汽车运输不能进行。

4)路拱整形:路拱精平(初平已在路基填筑和路堑开挖时完成)

(1)沙基碾压。原地面清理整平→推土机或压路机碾压→分层推运填料→整平→推土机碾压。

①用全站仪测定路线中桩、边桩,分别在中桩、边桩处用水平仪测量,打出设计灰点(中桩:直线段20 m,弯道段10 m)。

②平地机根据灰点进行整平,直至符合要求。

③压路机在精平好的沙基上进行碾压,直线段由路基边缘向内逐轮碾压,弯道由内侧向外侧碾压,至压实度符合要求为止(≥95%)。整平、碾压应反复进行,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边坡整修。

①路堑积沙平台和上边坡的初步整修已在路堑开挖时完成。在此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精平积沙平台和上边坡,使之平整、顺适和美观。保证积沙平台宽度不小于3 m,坡度不陡于1∶4。

②路堤下边坡及取土坑、弃土堆整修。采用推土机整修路堤下边坡,必要时平地机配合整修,由坡顶向坡底推出多余的填沙,保持下边坡不陡于1∶3,并使坡面平顺、直线顺直、曲线圆滑,取土坑、弃土堆平整、顺畅、无阻沙现象。

6.1.6.3 土工布铺筑

1)土工布的类型、规格

通过试验分析,考虑到经济性等因素,阿和沙漠公路采用聚丙烯编织布。材料进场后必须按规定频率检验(1万m2/次),并符合表6-14技术要求。

表6-14 土工布技术要求

聚丙烯编织布外观应质地均匀,不得使用缺经少纬的次品;土工编织布应放于阴凉室内或土埋储藏,不允许在阳光下长时间储存;其储藏期从出厂日算起,不得超过18个月。

外观质量要求如下:

(1)经纬密度偏差,在100 mm内与公称密度相比不允许缺2根以上。

(2)断丝,在同一处不允许有2根以上;同一处断丝2根以内(包括2根)100 m2内不超过6处。

(3)蛛网,不允许有大于100 mm2、小于50 mm2的蛛网,100 m2内不超过3个。

(4)布边不良方面,整卷不允许连续出现大于2 000 mm的毛边、散边。

2)施工工艺

(1)做准备工作。沙基经振动压实后,用平地机整平,使路基宽度、路拱、标高等满足设计要求。

(2)铺设土工布。沿路线走向,将成卷的土工布铺在整平的沙基上。可以人工或机械方式展铺,每段长度宜为150~200 m。土工布要拉紧展平,铺好后派专人检查,残缺处应以另一块土工布(长宽等均比残缺处多20 cm)覆盖。为防止被风掀起,可在其边缘、搭接处等撒少量风积沙或天然砂砾将其压住。在土工布的接头处要采用重叠式搭接,横向搭接宽度不应低于30 cm,纵向搭接长度不应低于50 cm,并用细铁丝或延伸率较小的尼龙绳缝织,缝针间距应小于30 cm,也可用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连接。

(3)振动碾压。土工布展铺好后,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一遍。这样既可使土工布与沙基紧密结合,又可使沙基表层进一步密实。

(4)摊铺天然砂砾。有两种方法:①自卸车调头倒车(拉料车不得将车轮直接压在土工布上),卸料在作业面稍后的砂砾层上,空车离去后,用装载机将砂砾料摊铺到土工布沙基上,再用平地机精平。②运料车向前,使头部靠近作业面,停车卸料在已初平的砂砾层上,装载机将料打开,使空车能倒出返回,然后用装载机将砂砾料摊铺到土工布沙基上,再用平地机精平。

(5)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①必须保证良好的搭接,应派专人检查巡视。

②为避免把土工布顶破,天然砂砾层施工时,应按规范要求把料中的大于37.5 mm的颗粒检出。

③平地机作业时应谨慎小心,避免刀片把土工布划破。

④铺设的土工布必须当天覆盖,以避免暴晒造成强度损失。

6.1.6.4 质量控制

1)沙基标高控制问题

前已述及,松散的风积沙表层难以压实,再加上受风蚀风积作用的影响,沙基标高控制难度较大,很难达到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要求的路基高程允许偏差±50 mm,路床偏差±20 mm。在最初完成的2 km先导性试验路段上,沙基标高经检测,平均偏差±370 mm,远远超过规范要求。后经施工单位努力,将此偏差稳定在不大于±100 mm范围内,并将此作为临时性控制标准执行。阿和沙漠公路建成后进行的标高检测表明,高程允许偏差填方地段宜在±100 mm内,挖方路段宜在±80 mm内。

2)路基边坡质量控制问题

设计路基边坡多为1∶3,质量问题主要是几何尺寸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原因一方面是路基施工时,未能同步进行边坡整修;即使整修了,也会因防沙工程不能及时跟上而被风蚀风积弄得面目全非。另一方面,为了保护路基,防沙工程(常由另一单位施工)往往等不到修整边坡就要实施,两个施工单位在此问题上难以协调。解决的办法是将边坡整修划入防沙工程,则可在边坡整修后立即进行防沙工程施工。这样既能保证边坡质量,也提高了防沙工程效果。

3)路面结构层之间的夹沙问题

路面结构层之间的夹沙,可导致结构强度下降,使路面出现面层推移、裂纹等,甚至造成较大面积的破坏。产生积沙的原因主要有:

(1)防沙工程未能及时跟上,沙基本身抵抗风蚀的能力差。

(2)道路两侧路肩未能及时整形,在路肩上遗留部分弃方等,造成积沙。

(3)因无施工便道,过多的车辆、机械等在成型的基层上行走,导致基层表面产生坑槽、搓板等,易于积沙。

(4)不同结构层之间的施工间隔过长,积沙越来越多。

(5)风沙天气作业时,积沙难以避免。

因积沙难以彻底清理干净,故在施工时应衔接好上下工序,尽量缩短间隔时间;保持路肩平整,不能长时间堆放物品;防沙工程要配合沙基施工,并最好能与沙基施工同步进行;有可能的话,施工应避开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