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施工与防沙-固定沙漠和沙地地带的公路选线原则论证

施工与防沙-固定沙漠和沙地地带的公路选线原则论证

【摘要】:3)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原则固定沙丘地带人口相对流动沙漠密集、经济活动较频繁,公路选线一定要结合当地规划,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合理利用土地等资源,提高公路沿线和两端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能力,要有利于今后公路干线与支线的连接,有利于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才能取得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于半干旱固定沙漠和微湿沙地,其降雨量蒸发量都要优于流动沙漠,植被相对于流动沙漠要好得多,但是,植被生存条件仍然较差,生长脆弱、缓慢,一旦破坏恢复困难,公路选线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尽可能减少公路建设对植被的破坏。

1)保证行车安全原则

固定沙漠和流动沙漠一样,由于地域辽阔,人烟相对稀少,交通量较小,干扰较少,也存在汽车实际行驶速度远大于设计车速的问题,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选线时要坚持保证行车安全的原则。

2)环保优先原则

固定沙丘地带的绿色植被,是生态平衡的维护者,是保护人与生物圈生态平衡的决定因素,是防风固沙最有效的天然覆盖,同时它也是增加空气湿度、引发降水的重要物质。所以在公路选线中应环保优先,尽量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完整状况,不随意切割草场,防止公路修筑造成地下水变化,使植物枯死;对必须产生的破坏,应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并充分考虑处理好公路建成营运后人为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原则

固定沙丘地带人口相对流动沙漠密集、经济活动较频繁,公路选线一定要结合当地规划,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合理利用土地等资源,提高公路沿线和两端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能力,要有利于今后公路干线与支线的连接,有利于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才能取得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4)合理绕避病害地段原则

现场调查表明,固定沙漠地区地物和不良地质路段较多,地形地物复杂,选线设计时更应从技术、经济等以下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避让各种病害和重要建筑物:

(1)对水毁、软土带、沼泽化特别严重地段,及处理难度大、处理效果差的灾害路段要绕避。

(2)对路线前进方向遇到高大固定沙丘的,为防止路线穿越对固定沙丘完整性的破坏、保护沙漠景观,应予以绕避。

5)顺应自然地形原则

固定沙丘地貌,是自然环境长期作用形成的结果,已经稳定,为了不造成新的沙害,要顺应大自然地形设线,尽量减少大填大挖,为了满足路线平纵指标要求,允许有少量的填挖。纵断面以小于50 cm的低填土方为宜。低填土方以取自远方的风积沙为宜,同时在完成公路建设后应恢复原地貌植被。

6)利用有利地形原则

固定沙漠的有利地形主要是植被覆盖度类型差、分布稀疏的坦缓沙地和荒漠地及丘间平地。

路线通过固定沙丘地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地形,将路线多以直线方式通过固定沙丘的平坦低地、植被覆盖度稀疏的坦缓沙地为宜。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通过公路修建优化生态和恢复新建环境工程。

路线通过重要生态和自然景观时,应和谐通过,不宜破坏或采用不协调的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