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南宁市出台《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2013年出台《南宁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随着历史建筑保护相关法规的颁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定及修缮利用,南宁市更大范围内的更多历史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将更有利于发掘其历史意义和价值。表3.1.1南宁市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存在问题。目前,南宁历史建筑保护法规对不法分子的约束力不强,对一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依然缺位。......
2023-09-22
苏氏民居位于江南区白沙村白沙一队,为清代举人苏元初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所建,于200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正屋、侧房、天井及后院组成。正屋为三进二天井的传统式样,一、二进保留清代建筑原貌,为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盖小青瓦,叠瓦屋脊,青砖地面,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正间立边贴式梁架两排支承屋面荷载,梁下砌砖分隔出厅堂与耳房,耳房四面砖墙,窗户细小。一进设双开大门,门上悬挂“文魁”匾。民国十七年(1928年),苏氏后人苏诚任广西公路管理局局长后,将原第三进拆除改建为三层硬山式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外墙面抹灰刷白灰水,双开玻璃窗,设有悬挑阳台。室内地面铺红色地板砖。该楼平面布局与二进基本相同,内外装修具西欧建筑风格。正屋左侧由南至北有侧房一列,砖木结构,建筑较为简陋,作厨房及杂物房之用。正屋与侧房之间为1.5米宽的通道,直通后院,于天井处开门出入。后院宽大,深28米,筑有3米高的围墙,将整个宅院组成一个封闭空间(图1.6.76、图1.6.77)。
苏氏民居门匾上的“文魁”两个烫金大字,是清代道光皇帝赐予苏氏祖先苏元初的。苏氏民居世代居住着苏家的子孙,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乱,其中的很多文物已经流失,但苏氏民居仍然屹立不倒。到20世纪90年代,苏氏宗族子孙各自成家,才陆续搬出苏氏民居。
图1.6.76 苏氏民居主入口
图1.6.77 苏氏民居建筑细部
有关南宁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的文章
2000年,南宁市出台《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2013年出台《南宁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随着历史建筑保护相关法规的颁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定及修缮利用,南宁市更大范围内的更多历史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将更有利于发掘其历史意义和价值。表3.1.1南宁市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存在问题。目前,南宁历史建筑保护法规对不法分子的约束力不强,对一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依然缺位。......
2023-09-22
那朗村地处南宁市雁江镇东南部,距南宁市区100余千米,总面积约200公顷。那朗村属于局地小平原地貌,区域水系发达,水体从北、东、南三面环绕,西侧与良田接壤。那朗村始建于明代末期,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为汉壮文化交会地带,现存天井院式明清住宅50余栋。图2.3.107那朗村空间格局建筑特征。图2.3.108那朗村传统民居图2.3.109那朗村传统民居剖视图2.3.110那朗村传统民居剖面图2.3.111那朗村传统民居立面图2.3.112那朗村传统民居平面......
2023-09-22
南洋建筑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地建筑风格与岭南建筑风格的融合,它是欧亚混杂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②在吸收了部分南洋建筑的结构形制与布局手法的同时,又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对建筑进行大胆改良。骑楼是岭南地区商业街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受南洋建筑风格影响的城市建设历史,成为城市中富有个性的人文景观。表1.1.1历史建筑调查对象列表续表......
2023-09-22
坛洛老街始建于明代末年,历史悠久,一条街记录并传承了这一方土地所滋养的文化,真可谓“江水聚灵气,老街存古风”。坛洛老街曾是一条商业长廊,也是文明的传送带,当年古镇的大部分商店、客栈等都集中于此。图2.3.101坛洛老街空间格局图2.3.102坛洛老街街道空间图2.3.103坛洛老街传统民居剖视图2.3.104坛洛老街传统民居立面图2.3.105坛洛老街传统民居剖面图2.3.106坛洛老街传统民居平面......
2023-09-22
缸瓦窑村位于南宁市良庆区,与风景秀丽的青秀山隔江相望,邕江从村边流淌而过。历经清代的“那黄窑”,民国的“缸瓦窑”,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缸瓦窑村”,该村逐渐发展壮大。缸瓦窑村因陶而兴,村落大多建于山坡上,顺应地势层层而上,功能上生产与居住有机结合。图2.3.95缸瓦窑村空间格局图2.3.96 缸瓦窑村传统民居图2.3.97缸瓦窑村传统民居剖视图2.3.98缸瓦窑村传统民居剖面图2.3.99缸瓦窑村传统民居立面图2.3.100缸瓦窑村传统民居平面......
2023-09-22
笔山村属于丘陵地貌,全村总面积约700公顷。村落整体风貌保存较好,有以“花屋”为代表的清代民居群落,居民均为李氏家族。图2.3.13笔山村鸟瞰村落格局。图2.3.14笔山村空间格局图2.3.15笔山村空间序列建筑特征。走廊及屋顶围栏均用砖石搭建,采用“十”字镂空砌筑。图2.3.16笔山村宗祠图2.3.17笔山村传统民居细部装饰图2.3.18笔山村传统民居剖视图2.3.19笔山村传统民居平面图2.3.20笔山村传统民居立面图2.3.21笔山村传统民居剖面......
2023-09-22
持续更新,延续风貌。同时,保护非物质因素的稳定与延续,引导村民在生活生产方式、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等方面延续传统、传承文化,并积极汲取新的养分,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规划设计部门要主动调查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并在规划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开发商要保证村民在保护性的开发中受益,或者补偿他们由于保护传统聚落与历史建筑而丧失的机会成本。......
2023-09-22
图2.2.1芦圩古镇鸟瞰南街格局采用传统仿生造物法则,整个形态与龙相似,龙头在北,龙尾在南,分头铺、二铺、五铺等,各个铺段就像龙的身节,各个巷道就像龙爪,由北向南蜿蜒伸展,气质古朴。图2.2.2芦圩古镇空间格局图2.2.3芦圩古镇街道空间建筑特征。芦圩古镇传统建筑以黄氏古宅为代表。......
2023-09-22
相关推荐